表姑娘生存实录(134)
裴霁回道:“时间紧急,如今大理寺的文书和那陈罪信还没从到上京,若是到了上京,圣上无论如何也会将你父亲的封号收回,立案子探访详查,到时候......”
到时候,便是忠士蒙冤受审,这罪名一旦背上,审理的时间短则半年,这半年里,有多少的众口铄金?志怀霜雪,忠果正直之人,不该在他失踪后,被迫走这一遭。
“我明白。”她轻声道。
“我今日来寻你,不单是为了此事,先前我给你都护司记册的名单,我的人从未松懈,今日清晨,有信鸽送到,其中一人的家眷亲属,突然满门被灭。”
他声音有些发冷:“我想你应该熟悉这人,他唤顾均。”
顾均是父亲身边另一位近侍,为了护父亲而死。
当年她离开安州的时候,去慰问了顾均一家的老弱妇孺,留下了足够温饱的钱财,如今......人都没了?
顾清宜身形一晃,男子连忙伸手扶住了她,他手臂环扶住她的这姿势极为亲密,可当事的两人却无人在意,只被屋外候着的半冬和幸栖收入眼中。
“......大表哥,若是你的暗哨送一封信去安州,再带着账簿和一位皇商回来,最快多久能到?”
她心里有直觉,这事绝对不能去城西找龄安来办。
“单是带物件,三日,带人,需五日。”
“......好,既然如此,表哥可否能等我一会儿,我需要写一封信。”
“可以。”裴霁回看着她佯装镇定的清眸,有些心软的移开眼。
她起身去了另一侧的书房,裴霁回出了屋中,在廊外等候。
夜风微凉,不知什么时候,廊下的昙花花苞好像绽了些。
“去给你们姑娘拿身披风。”他沉冷的视线看了眼身侧的半冬,语气发冷。
半冬回神:“是。”
她转身暗暗斥责自己的失职,还要大公子提醒才想起来。
没过片刻,书房就传来动静,顾清宜拿着一封信走了出来。
上面写着:“霍夫子亲启。”
“霍夫子?”
顾清宜回答:“是我在安州的老师,如今替我守着顾家家宅,她是我娘的手帕交。”
是比龄安还可信的人。
“大表哥,劳烦了,此恩我定铭记。”
裴霁回嘴唇微动,最后只看着她清亮的眼眸,在灯下似是含了水雾,他说:“我会让幸桥亲自去一趟。”
第64章 林水告发
夜色渐浓, 明月高悬,今日难得是个无云的夜晚,满天星斗。
顾清宜在寝被间翻了个身, 脑袋很昏胀疲倦, 却实在难眠。
透过薄薄的纱帐,还能瞧得见园子里小亭里挂着昏灯, 顾清宜起身披了件外衣。
借着透过窗的清亮月光, 轻声出了屋子。
廊下的白昙不知什么时候已经迎着月光舒张了花朵, 半人高的花株, 朵朵竞开,都道昙花一现, 瞬息浮生, 能有这样对月观昙的时刻, 倒是不枉这寸光阴。
可惜......
“吱呀.......”偏房的雕花门被轻轻的打开, 半秋有些睡意朦胧, 在看清顾清宜之后也清醒了:“夜深了, 姑娘竟还没睡, 可是又难眠了?”
“......吵醒你们了?我只是心中牵挂担忧。”
担忧什么, 半秋几人也清楚。
那茶盐案是圣人下令严查的大案, 先后派了两拨钦差, 如今又专门设了督查官, 都是为了这背后的茶盐案。
可现在, 安州和父亲被有心人牵扯其中, 哪怕没做出贪污之事,也会惹了一身腥。
“我知姑娘心中挂念, 奴婢们也是跟着紧张,但姑娘不信别的, 还不信大公子吗?大公子身边的幸桥那是何等人物,有他亲自前往,定能办成。而且霍夫子心中挂念姑娘,也会全力帮姑娘的......”
顾清宜没接话,她怕的不是裴霁回不尽心,也不是霍夫子不肯帮忙,她怕突然有什么意外。
毕竟顾均叔叔一家老小,莫名遇到了灭门之灾,究竟是谁,妇孺老弱能知道什么,能挡了谁的道,这般残忍,目的是什么?
半秋看着顾清宜月光下也盈白侧颜,犹豫了一瞬,问道:“其实奴婢在想,姑娘让大公子帮忙,没有去寻龄安,是因为顾叔一家吗?”
她被问得一愣,旋即如实回道:“不错。”
顾均本不姓顾,是跟在父亲身边出生入死,之后随顾姓。
而且,龄安最初便是被顾均捡回的,伺候自小就跟着在军中历练,顾均与龄安算得上养父子,但刺史府的人都明白,顾均对龄安分外严苛,因此关系不算亲厚。
“奴婢不明白姑娘为何将顾叔一家的灭门想到龄安身上,但姑娘既然这样想,一定有姑娘的道理,奴婢们都支持姑娘。”
顾清宜摇摇头,昨日龄安还与她写信,说是安州一切正常,但据裴霁回的暗哨回报,顾均一家被灭门是三日前。
龄安岂会不关心顾叔一家,既然知道了,又为什么将这事瞒下?
“这昙花真好看.....”半秋轻声感叹。
顾清宜看着这昙花出神,良久无言。
翌日,天色蒙蒙亮。
顾清宜没睡多久便起身了,今日是初一,需要去长华堂和松柏院问安,她换了身浅荷色的衣裳,带着丫鬟率先去了长华堂。
但还不等走进长华堂院中,就被老夫人身边的丫鬟拦下:“表姑娘,今日老夫人说她有些倦了,便免去今日小辈们的问安了。”
“今日初一,怎么......”即便老郡王妃也有免了问安的时候,但从未在初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