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姑娘生存实录(136)
文姑接过茶水:“郡王妃莫急,这看不上的丫鬟,再寻几个好的给大公子自己选便是了。”
可李娥却发起了愣。
虽然林水走了,但李娥的面色不见丝毫松懈,文姑明白,即便眼看着林水此言有假,却在郡王妃的心里种了个怀疑的种子。
就比如此时,顾清宜才进了堂屋,李娥就上下打量了她一眼,微微愣神不知在想什么。
浅荷色的衣裙穿在她身上,也未将那清冷出尘的气质折损了半分,饶是李娥也不得不承认,她相貌是极为出色的,甚至比她的汐儿还多了两分引人的气质。
当初李婵就遗传了云姨娘的容貌,如今她也似她母亲。
“姨母,今日清宜除了来向姨母问安之外,还有一事相商。”顾清宜起身道。
李娥回神:“何事?”
“我打算几日后,便启程回安州。”
这话一出,别说李娥了,就连跟在顾清宜身后的半秋也惊了。
半秋神色讶异:“......姑娘?”
“安州早已无人,这是何故?”李娥追问。
顾清宜抿唇,言语中有些郑重:“十月便是家母的忌日,先前我苦无依靠,来了上京投靠姨母,虽也呆在屋中为母亲守孝三年,但却未曾在坟头和灵位前上柱香,我如今已出孝期,便想提前回去,祭拜母亲。”
她跪地,轻声道:“还求姨母应允。”
“这......”李娥一时愣住,不知如何回话。
一边的文姑连忙扶起顾清宜:
“哎呦,表姑娘要尽孝,郡王妃岂会不同意?但如今才八月初一,中秋快到了,表姑娘怎么也得过完中秋再走不是?要是中秋团圆日就表姑娘孤零一人赶路,别说郡王妃了,连老奴都担忧牵挂呐。”
顾清宜抿唇,她本想着等父亲账簿一事解决便走,但若是过了中秋,不知安州那边还来不来得及。
她昨夜想了许久,将事情全部交给龄安,不如她亲自去安州一趟。
而且,她当真想家了,想母亲,想父亲,想霍夫子,想从小长大的顾府。
第65章 受伤
顾清宜向李娥问安之后便没有再呆在松柏院, 直接回了溪萸阁,茱萸树枝叶繁盛,再过一月便挂满了朱红的小果, 可惜今年她应该没有机会再瞧了。
才进了堂屋, 半夏半冬这两个丫头就凑到了顾清宜面前:“姑娘,您要会安州?!”
“是, 还没来得及告诉你们, 我是想了一夜决定的。”
半春端着茶水进屋, 也顿住了:“可姑娘不在上京解决老爷的案子吗?”
顾清宜微微摇头:“在上京如何解决?如今这情况看来, 安州的案子线索多在安州,
而且, 我当初来上京的原因, 是为了完成婚约, 有个依靠, 如今我早已想通, 婚约一事强求不得, 我离开安州已经太久了, 是该到了回去的时候了。”
半秋半冬心性成熟些, 听着这话微微一怔, 姑娘这话, 怎么听着好像是解决了安州的案子便再也不回上京了?
“我好未曾问过你们, 你们虽然自小跟着我, 但我并非就要拘着你们一辈子, 你们想不想与我一同回安州,若是你们想留在上京, 我会为你们每人置办宅子,供你们容身之处......”
“姑娘说的什么胡话?”半冬几人佯装怒道:“奴婢们跟姑娘一样, 本就是安州的人,有幸在这上京呆了三年,既然姑娘想回去,奴婢们肯定也是追随姑娘的。”
顾清宜点点头,“我知道你们的心意,既然如此,这几日就开始着手回安州的事宜罢,那些银子能换成银票的便换成银票,务必以轻简为主。”
几人点点头,顾清宜看着众人四散,难得有些怅然,昨日开的昙花花朵已经有些焉巴了,顾清宜去针线篮里拿了把剪子,认真的修建了起来。
这时,院里的半春突然扬声道:“姑娘!大公子来了!”
顾清宜手一抖,剪子一不小心的划破了她另一只手的手掌。
“嘶——”
血珠像是才反应过来,缓缓的渗了出来。
听见男子沉稳的脚步声和玉环声,她马虎的将绢帕塞进掌心握着,堵住了伤口。
裴霁回才下了早朝,身上是那身她见过几次的绯色文鳐纹样朝服,如今引着晨光而立,面如冠玉,长身玉立不外如是。
他长的冷峻并不女气,但站在顾清宜精心照顾的花圃中,竟连那些争艳繁花的颜色都压了下去。
“大表哥,怎么过来了?可是有什么消息了。”
说话间,她下了回廊的台阶。
溪萸阁的小院子中间有处六出翘檐的观景亭,半冬将热茶搁在小亭中的石桌上便轻声退下。
裴霁回看了眼她,将手上拿着的小竹筒递给她:“幸桥连夜出发,估计也要今日深夜才能到安州,这消息是都护司暗哨送来的。”
顾清宜手上快速的接过,正要打开,却忘了自己掌心的伤口,扯得忍不住轻轻抽气一声。
血迹透过掌心握着的绢帕洇了出来,裴霁回神色一顿。
她的手骤然被男子握住,掌心温烫有力,让她挣扎不得半分。
“大表哥......”
“手伤了怎么不处理?”
他的语气沉了几分。
顾清宜咬唇,抬眼看他,那抿起来的薄唇透出男子几分不悦。
“......方才我想着修剪一下开败的花,不小心被剪子扎到了,还没来得及去处理伤口。”
顾清宜咬唇轻声解释。
但不知男子听没听进去,钳着她手腕的温热手掌未曾松懈半分,知道他不悦,顾清宜也不敢挣扎,竟就这样由着他握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