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姑娘生存实录(232)
佟德光越往下念,顾清宜的神色越冷,天下从来没有白得的好事,更何况是精于算计的帝王家。
“好了,清平县君,接旨吧。”佟德光收了圣旨,对上裴霁回那幽凉的目光,他一抖,看向顾清宜的轻声道:
“清平县君,这是好事。”
见顾清宜伸手接过,佟德光顶着裴霁回的目光也不敢多逗留,吩咐人将赏赐都放好,带着人匆匆进宫复命了。
......好事?
这当真是好事吗?
顾清宜垂眼,看着的手上捧着的圣旨,仿佛有千斤一样压着让她快拿不稳。
眼前伸来一只好看的手,裴霁回拉着她起身,顾清宜打量了眼裴霁回的神色,从方才佟德光过来,直到她跪地接旨,他始终很平静,甚至有些了然。
顾清宜微怔,像是想起什么:“大人,你早就知道了?”
“嗯。”裴霁回看向她。
“那你说,今日我父亲为什么进宫,我不想什么事都被瞒着。”她语气有些低落。
裴霁回双唇紧抿,想了想如实道:“幼安,你还记得一月前的上元节吗?”
“记得。”也是那日,父亲才正式接纳裴霁回。
其实那日顾阑不仅考量裴霁回这未来女婿,更是将打算早已告诉他,这也当初顾阑那么着急给顾清宜相看人家的原因。
“可是,父亲为什么这么着急,明明我们父女二人才团聚没多久......”
说完这话,她却率先沉默下来。
她有裴霁回,有好友,而父亲在上京除了她,再无熟识,这是母亲当年伤心背离之地,父亲也不想多呆。
昔日海阔天高的将军,如今双腿不良于行,被困在上京这四方天地,要忍受别人对他的草莽出身、对他手脚不良的指指点点,还要与母亲相隔千里......
父亲辞官,是在成全她和裴霁回,也是在成全他自己。
今日下聘的激动和喜悦沉定下来,顾清宜此时却不知道如何开口,也沉默了下来。
“我该明白的......”她喃喃自责。
裴霁回轻轻揽过顾清宜,五指轻轻梳了她身后的青丝,轻轻的安抚她。
“他独身一人在上京,我应该多陪陪父亲的,应该多陪陪他的”
“......幼安,我们都会长大的,顾大人心中有沟壑,不会限于上京城,你长大了,我们会有自己的生活,植诸空山中,日来而月往,这也是你父亲所期望的。”
她声音微哑:“我知道的......”
下一瞬,顾清宜将脸埋入裴霁回的胸膛,泪水无声滚落,静悄悄的洇湿了他的衣襟。
她只是......只是不想那么早与父亲分开,父亲是她唯一的家人了,他们团聚尚无半年,她从未想过,别离来的这么快。
裴霁回垂眼,将下巴轻轻搁在她的头顶,手上缓缓的拍了拍她,亦如那日上元节一样,亲昵,怜惜。
... ...
顾阑被裴平留下饮了些酒,等被近侍扶着回到正院,已是午后申时。
今日没靠拐杖走了一趟金鸣殿,如今坐下,剧痛顺着膝盖传了上来,让疼得顾阑脸色狰狞,冷汗直冒。
“老爷,姑娘来了!”小厮的话音打断顾阑。
他立马收敛了神色,正要抬着衣袖搽去冷汗时,顾清宜率先递了块绢帕过来。
顾阑手一顿,顺着看向顾清宜,脸上带着淡淡的浅笑,神色如常。
“父亲还不接,那女儿帮你搽搽。”
顾阑一手拿过,“少贫。”
顾清宜转身坐到一侧的官帽椅上的拿着茶盏饮了口,想咽下强压的苦涩。
“......圣上传旨了?”顾阑打量了眼顾清宜,语气有些试探。
“嗯,中午的时候来的。”
顾阑搓了搓手指,想进一步问的时候,半秋的声音打断二人,“姑娘,您吩咐厨房煮的醒酒汤好了。”
“端进来吧。”
“什么醒酒汤,我这酒量还需要喝这个?”顾阑嘴上这样说,手却接的很快,到底是女儿细心。
“父亲打算什么时候回安州?”顾清宜抬眼,突然出声。
“咳咳——”顾阑一呛,却见顾清宜的神色不似玩笑,他悻悻:“幼安,你都知道了。”
“......等七月你完婚了,我就回安州陪你母亲去。”
她指间一颤,脸上如常笑道:“那挺好啊,到时候安州成片成片的桂花开了,到时候父亲可要给我酿好两坛桂花酒,等我和表哥回去的时候取来喝。”
顾阑看着她,父女俩罕见的沉默下来。
“父亲可别多想,你看我到时候成亲了,您回安州我还放心些,安州民风和顺,也利于您养病,你瞧,我现在也是个大姑娘了,还有什么让你担心的,倒是您的身子,可得让人一直在身边伺候着,切记不可逞能,每半月都要让大夫诊脉,切不可马虎......”
明明分别还有五个月,顾清宜却忍不住轻声嘱咐,念念叨叨的。
温馨的场景,却又有两人心照不宣的离愁。
第112章 处斩
阳春时节, 众多学子步入了春闱的考场,与春闱并行的,是去年腊冬就被收压的宣安王候审一案。
年节已过, 宣安王和世子裴九竹的审理很快就被提上日程。
这日, 顾清宜换了身紫色绣辛夷的齐腰长裙,与裴汐相邀到了云阳茶馆。
包厢在二楼, 顾清宜提裙上了木楼, 在青莲阁门前顿住脚步, 正要敲门, 明风就将青莲阁雅间的门打开,
“顾姑娘来了, 方才我家姑娘就说这脚步声一定是您的, 顾姑娘快请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