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欢宠田园,农女太子妃(949)

作者: 湘紫 阅读记录

宋义铭一听,下把这里打量了一下,道:“柳姑娘,你说你把这里包了?”

柳雅很认真的道:“是啊。一路风尘仆仆的回来,挺辛苦的。我正好刚刚泡过,特别舒服。你看看意哪一间,随便泡。”

宋义铭“呵呵”地笑了两声,道:“之前见你是个山村的小丫头,不过听说你们柳家是屏山村的首富,应该是有些家底的。没想到你还这么大手笔,居然跑到城里来包澡堂子了。”

马六在一旁听了想笑,他差点想告诉这位看着凶猛、彪悍的汉子,这里不只是柳雅包的,这里根本是她的生意。

而且这样的生意,已经在好几条主要的官道、商道都在筹划、开建了。

估计不出三年,全国的大城小镇、官商要道,只要是有商机的地方,会有一间这样的铺子。

而这些铺子里的柜台,一定会悬着一块写着“雅”字的小木牌。这也是柳雅吩咐下来的。

她告诉马六,以后凡是着手开建的商铺,叫什么店名无所谓。

但凡是她出资、出人的铺子,都要在柜台放悬挂一块木牌,面写着一个“雅”字。

这算是一个标志,凡是有这样牌子的商铺,都可以当作探子的落脚点,并且要为探子们的行动和隐蔽提供必要的帮助。

不过,柳雅不说、马六不说,宋义铭认为是柳雅这丫头很会享受。

宋义铭是个爽直的汉子,在军营也没那么多罗哩叭嗦的规矩。既然有人付钱,还包了这么好的一间澡堂,那不洗白不洗了。

因而柳雅说完,他大大方方的往里头走。还一边问马六道:“你是这里的管事?那我不客气了。”

“好,客官尽管舒舒服服的泡澡。您是柳姑娘的朋友,是我们的贵客。”马六帮柳雅做戏,也不叫“主子”而是叫“柳姑娘了。

柳雅又道:“宋叔,我还有事,先离开一会儿。你泡好了,留在马六哥这里。我办完了事过来,咱们一起吃顿晚饭,算是我给您接风的。”

宋义铭答应着,已经进了其的一间大水池。

宋义铭可不像是柳雅那么讲究,会挑一间装饰环境好,又有氛围的。

他自诩是个糙汉子,因而选了一间用青砖理石铺的大水池,说了一声:“这样才舒服”,直接跳了下去。

“扑通”一声水花四溅,宋义铭从水里冒出来,抹了一把脸的水,才开始脱衣服。

马六在外面问道:“这位贵客,还有什么需要吗?我派人送一坛子好酒?还是送一个帮您搓澡、擦背的姑娘?”

“这姑娘不用了,叫个有力气的伙计来给我擦背行。酒嘛,晚再喝。我要和那姓柳的丫头好好的喝几杯。”宋义铭说完,把湿漉漉的衣服拧干了水,随手往水池旁边一搭,又叫道:“那个管事的,麻烦你再帮我买一套衣服回来,我身这件脏了,也湿了。”

“是,去了。”马六答应一声,吩咐人去准备了。

宋义铭则是美滋滋的在这里泡着澡,后来泡到舒服了,还在里面“咿咿呀呀”的唱了一段家乡的小调。

柳雅则是回到城里,按照计划去查看她的生意。

先是去和同利银庄对账,这些日子柳雅花销的银子倒是不多,是走的路远,花销的地点也分散,因而一时间没法把各地的账目汇总到一起。

不过柳雅也不是特别在意账面的数字,只要够她周转资金,能够维持正常运营行了。

其实不看不知道,光是安济城的这几桩生意的进账,足够柳雅衣食无忧的过几辈子了。

然后柳雅又去了一趟安和堂,和程泽程先生见了一面,主要是说说柳达成的腿疾。

柳雅自然是表示感谢,要是没有程泽定时给柳达成针灸,柳达成的腿不会保持的这么稳定。

程泽却更是感谢柳雅,在他看来,柳雅留下的药方或是针灸图,他都如获至宝。感觉看一遍会受益良多。

又聊了一会儿,柳雅再次拜托程泽帮助柳达成治疗。并且根据她之前检查的结果,又重新画了一张针灸图出来。

程泽看过了,惊讶道:“柳姑娘的医术,在下已经是望尘莫及了。最近几次针灸,我也发现令尊的腿部筋脉通畅许多。但通却未顺,还需要加以调整。只是我苦思了整整三日,也没有想到究竟要调整那几个穴位,才能对这种症状加以改善。现在看了这张针灸图,真是茅塞顿开。”

柳雅一笑道:“其实程先生是太过保守了。有些病例与常见的针灸手法、用药方式都不同,换一个大胆的想法,能够有新的突破了。”

第1291章 七娘重病

程泽听了柳雅的话,笑着点点头,继而又摇了摇头,道:“柳姑娘你是神医的弟子,自然是艺高人胆大。许多的偏方你敢用,我却未必敢了。”

这话很有道理,柳雅得了神医竹心叟的亲传,更加竹心叟还涉猎江湖,对于蛊、毒、巫等都有研究。

而医术是如此,博大精深、博采众长,在许多领域都有涉猎,才能把眼界拓宽。这是程泽无论如何也及不的。

柳雅还要继续拜托程泽给柳达成诊治,因而多讲了一些关于医术方面的疑难问题,也算是一个答谢吧。

程泽极其认真的听着,一再的说:“真是受益匪浅”。

最后柳雅要走的时候,程泽还让掌柜的取出一根好的血参相赠。

柳雅推拒。程泽道:“柳姑娘真是客气了。你身为医者,应该知道医者最宝贵的是经验。你今日讲给我的这些问题,对于程某来说可能是一生都难以企及的。送一支血参,实在不算什么,只能当作与柳姑娘做个人情吧。”

柳雅见程泽真心实意的想送,也收下了。

离开安和堂,柳雅只剩下南岭的印书作坊和红袖坊那边还没去。

写书、印书的事情已经步入正轨,不需要柳雅过多的操心了。一切都是按部班的进行,银子也会定期存入同利银庄的账户。

所以柳雅去了,南岭只是对这段时间的计划加以详细的说明,其实变化不大,是几本新书的销量不错,说是还要雇佣人手。

柳雅便道:“技术的活,我不懂。你看看把现在作坊里的人手都用在技术方面,雕版、印刷什么的一定要仔细,用料也要好。至于剪裁、修边、装订这种简单的工作,你估计一下大概有多少个空缺,回头我调人手过来。”

南岭道:“按照现在的速度来看,咱们这作坊至少还需要六、七个手脚勤快又耐得住性子的人来做这些简单又腻烦的工作。那些年轻气盛的小伙子都只想要学技术,谁也不爱一整天都坐着装订,东家,你是要雇什么样的人来呢?很会干活吗?”

柳雅笑着道:“我想要雇佣一批了点年纪的老人,另外还会叫一些半大的孩子来做学徒。老人本来找不到合适他们做的事情,咱们城里又没有地可种,所以只能整日在家闲着。如果让他们来做装订这样的重复工作,还有工钱,他们会非常乐意的。”

南岭一听笑了,道:“主子的想法还真是怪,没听说过还特意雇佣老头儿、老太太的。不过,了年纪大人确实稳当,能安心坐的住,而且还较细心,应该还是可以的。”

柳雅道:“那这样,我安排十个身子骨硬朗、手脚灵活的老年人过来,不会给作坊添麻烦的。这十个人未必都能够干的好,但只要有耐心又勤快,估计有八个最后留下来,抵得六个做工的小伙子总没问题吧。”

南岭道:“装订也不难学,是要整天只摆弄那些个纸张和麻线,挺让人腻烦的。八个顶六个,自然是没问题。”

这边把事情安置好,柳雅故意避开了飞鸿坊不提。她估计古尚卿肯定不会这么快回京城,所以自己只要和飞鸿坊搭个头,古尚卿必定又会追着过来。

柳雅不是在乎多一个哥哥,实际柳絮儿和小树儿跟她没有血缘关系,柳雅都觉得一样的亲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