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书记载,凡心术不正者最易招惹妖邪鬼魅,因此师傅教导修道者务必要正心仁善,否则极容易受蛊惑堕落成妖,万劫不复。
“你说什么!”宋俪满面怒容,奋力的试图扑向女道。
可牢笼阻隔宋俪的冲击,接连发出砰砰地撞击声响,而笼外的清渊却岿然不动毫不畏惧。
反倒是女官吓得不轻,后退数步惊叹:“道师、宋妃娘娘好像变得更可怕了。”
“嗯。”清渊的视线落在宋妃越发庞大的狐身骨架,甚至发现她的利爪和獠牙仍在不停的生长,这样下去她会变得越来越像一头妖兽。
直至她完全成为一只失去人性的狐狸,那她就永远都变不回来了。
自幼苦读道书多年,清渊一直都只是听闻这等妖术,却不曾想亲眼所见竟然会如此震撼。
人与妖,往往只是一念之差,故修道,乃修心也。
当初听闻师傅说起时,清渊还颇为不解。
人就是人,妖就是妖,二者怎可同为一体转换呢。
可现下清渊审视着宋妃,却没有半点办法,本以为修道治妖凶险艰难,没想治人似乎比治妖更难。
“宋妃娘娘越是愤怒嫉恨,体内妖术就会越发容易控制身体血肉,这样只会害了你。”清渊皱眉提醒。
“嗷!”满是不甘的宋俪拼尽全力撞击牢笼,直至力竭才消停些许。
庞然大物般的身躯蜷缩佝偻成一处,宋俪满是无助的发现自己竟然不知怎么开口说话,惶恐不安的抽泣。
抽泣声凄厉地响彻地牢时,清渊见宋妃逐渐恢复些冷静,视线落在她稍稍消退恢复的面容,心有不忍的移开目光。
一旁的女官被宋妃刚才凶悍可怕的模样吓得还没回神。
“道师,现下估计盘问不出什么东西,不如先离开吧?”女官担心牢笼有些不牢固,小声的说着。
“好。”清渊回神应。
两人一道从地牢出来,外面光亮颇为刺眼,清渊微眯着眼感受到些许暖意。
“啾啾!”突兀一声清脆啼叫声响起,随即响起扑闪翅膀的细索声响。
清渊看着飞落自己肩颈的红尾胖绒鸟,有些意外它的出现唤:“小喇叭,你病好了?”
这几日里小喇叭一直不声不响,更不像从前那般爱跟随自己出门凑热闹,清渊都以为它是病的太严重了。
红尾胖绒鸟傲娇的将毛绒绒脑袋避开清渊探来摸摸的手,激情抗议的叫唤:“啾啾、啾啾!”
昨夜里历经生死逃脱狐妖追捕,红尾胖绒鸟立即去找清渊,谁想到她不在屋院。
而且屋内竟然有一只跟自己一模一样的鸟!
当时红尾胖绒鸟就对着那只鸟狠狠打斗一番,便飞出屋想找喜新厌旧的清渊算账。
结果西梁宫廷太大,红尾胖绒鸟找了好久,所以这时候才找到清渊。
许是啼叫声过于中气十足,一旁的女官实在有些受不住叫声,抬手捂着耳朵退避的说:“道师、这声音如何受的住啊?”
这只鸟的叫声尖锐而透亮,而且气息很长,简直跟喇叭有的一比。
难怪道师会给这只鸟起名为小喇叭,简直是再合适不过了。
清渊习以为常的无奈笑了笑,抬手从袖袋取出小块糖递到红尾胖绒鸟面前讨好的出声:“来,吃吧。”
红尾胖绒鸟吃软不吃硬,这才停了叫声,慢吞吞衔住小块的糖含在嘴里,摇头晃脑的表达喜欢。
女官见此叹道:“它,可真像个小孩。”
清渊没好说小喇叭的岁数比两人加起来还要大,掌心继续喂着它又吃了一些,见它肯让自己摸摸,才松了口气。
小喇叭生气是常有的事,不过一般都很好哄的。
两人一鸟离开内司府,有宫卫上前向女官递上信道:“大人,方才收到太后娘娘飞鸽传书的信。”
女官闻声,抬手接过信,挥手示意宫卫退离,方才细细观看。
清渊肩上的红尾胖绒鸟好奇的探着头脑偷窥,女官偏头对上毛发靓丽的鸟头,只见它若无其事的转过脑袋,全然没有半点尴尬。
这只鸟,有时挺古怪瘆人的。
“怎么了?”清渊见女官看着小喇叭,出声问。
女官将信收起应:“方才收到信,太后娘娘听闻女皇陛下遇刺决定提前回宫。”
看来是昨夜西梁宫廷种种变故,让宫外的辛太后觉察到不安全了吧。
女皇陛下遇刺一事,若背后有朝堂势力图谋不轨,那必然会招来一场血雨腥风。
清渊并不懂宫廷风云,顾自移开目光看向内司府牌匾出声:“那太后娘娘会怎么处置宋妃?”
“这就很难说了。”女官思量的应答,“宋妃母家在朝堂势力不小,其祖母又身居宰相要职,辛太后应该会酌情考虑。”
只是这等骇人模样,通常为避免丑闻,大抵会被终生关押拘禁吧。
虽是可怜,不过若是换作旁人与妖邪沾染关系,那定然是会被处死以安民心。
当然这些话,女官适当的隐去了。
“那就好。”清渊回过头,心想如果方才宋妃所言非虚,那真正的狐妖仍旧藏匿在西梁宫廷伺机而动。
不过现下清渊实在是想不出什么法子,更何况还有诊治都城百姓治蛊的要事需要分心。
西梁国乱象频出,实在是超出清渊的设想。
但愿狐妖能够暂时收敛,不要再做伤天害理的事。
至于黑雾大妖,清渊还没有探查到半分存在的迹象,不由得怀疑或许早就离开了吧。
这般相安无事的过了几日,从避暑行宫回都城的辛太后,因行途缓慢,所以耽搁些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