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酒娘子(714)

“小九儿……”萧骋笑笑。这个小女子有意思。来到京城之后,虽然是呆在灵化寺,但也经常可以听到有关杜九的事情,有趣的紧。

小豆子尽职尽责,打听到杜九跟着家人吃过午膳之后,就会回去,杜九妹最喜欢吃一道清炒豆芽。

在灵化寺的观音殿,女眷们烧香拜佛,听大师讲经。杜九妹一行人回来,便去了斋堂,用了斋饭。

广陵王不喜欢在别处夜宿,用过斋饭之后,便跟普贤大师道别,准备回京城。

萧骋一个人在禅房里下棋,听着小豆子的汇报。

萧骋笑笑,记下了。

小豆子跟踪杜九,发现杜九并不像流言传的那样刁蛮,最起码对那个小屁孩非常照顾。对小孩子有耐心,有爱心的女子,应该不是心狠之人。

如此,小豆子对杜九的印象好了一些。

“主子,咱们一直住在寺庙吗?”小豆子小声问道,他们已经来京城这么长时间了。

萧骋停下敲木鱼的手,睁开眼睛,轻声道:“我还是和尚,不住寺院,还能住哪里呢?”

小豆子见主子如此说,心里酸涩。明明身份高贵,却从小在寺院长大,真不公平。

“那为什么又让我们回来?”小豆子不解,忍不住问主人,既然是和尚,那在南方的寺院好端端的,为何要回来?

“我也想知道……”萧骋喃喃自语,他虽然做和尚很多年,但出家之时,他已经七岁,已经记事,记人!

看到主子脸上落寞的神情,小豆子无言以对,默默站在一边。他只是一个小厮,并不能帮到主子达成心愿。

这次去灵化寺,杜轩,郑举,收获很大。杨氏,华氏,周氏等人也从寺庙得了很多平安符。

有给自己求的,有给家人求的。

在京城过了几日,杜清尘,周氏,杜长顺跟杨氏,杜大山告辞,准备回晋县。

杨氏早就让人准备了很多京城的土仪和回礼,让大伯父,大堂兄带回去。不光有他们的,还有给杜大河,杜大湖,杜鹃的。

杜长顺临走之前,亲自找到杜大海住的地方。

杜长和看到杜长顺,面上有几分尴尬,他带着杜婆子来京城之时,偷偷来的,根本没跟大哥说。

杜长顺见弟弟露出这样的表情,又是这样,哎,叹息一声道:“长和啊……你以后好自为之……”

在杜家村,杜长顺还能压制二弟,可现在到了京城,加上杜四妹现在得势,他管不住了,也不想管了。

临走之前,他只是想最后提醒一次杜长和。

杜长和听了,讪讪道:“大哥,你这是何意?”

杜长和怎么可能不知道杜长顺的意思呢,只是他装不明白罢了。

见二弟揣着明白装糊涂,杜长顺也懒得拆穿了,道:“你心里有数就好,别问我什么意思。我明天就要启程回晋县了,来跟你们辞行!”

听到大哥要离开京城,杜长和很高兴,松了口气,但嘴上却说:“难得来一趟京城,大哥,不如您在京城多玩玩再回晋县!”

“不了,这里再繁华,也不是我的家。”杜长顺别有深意说道,“现在启程,还能赶得及回家过年。你们什么时候回去?”

杜长顺,还是没有忍住。

杜长和想了想,道:“大海不让我们回晋县,想让我留在京城,等到明年开春,再送我们回晋县。”

“既然如此,那我们就不邀请你们一起回去了。”杜长顺道,再一次失望,心里难过,但他不准备再劝了。

第六百七十一章 大打出手

原本还想说说,但话到嘴边,杜长顺忍住了。他不是一个人,还有儿子孙子,不能得罪杜四妹。

杜长和一愣,真真切切感受到大哥的失望,低下了头。他们一家现在已经起来了,不需要别人指手画脚。

好一会儿,他才缓缓说道:“大哥走的太急了,我还想让大海给你准备一点东西带回去呢!”

“不用了,我就是来跟你说一声。”杜长顺说完,喝了口茶,“时辰不早了,我回去了,你……你……好好的。”

“大哥……”杜长和心里失落,但话到嘴边,还是咽了下去,他不能坏了大海和四妹的好事,这是二房的希望所在。

杜长顺转头,希冀二弟可以主动保证,让他路上可以安心点。

“大哥,一路保重!”杜长和改口道,“天冷,保重身体。”

“嗯!”杜长顺失望之极,头也不回出了门。

等到杜长顺走了,杜婆子才从后院过来,对着大门的位置,啐了一口,嘟囔道:“一家子都是得了眼红病,就看不得我们一家好啊!”

杜长和苦笑,心里明白大哥不是那样的人,道:“你老实点,不要惹是生非!”

这次大哥来,是希望他们跟着一起回晋县,这样就不会碍了杜大山的眼。

只是大海和四妹在京城过得艰难,他不放心啊。只要他在京城,杜大山,杨氏就不能对他们老夫妻不闻不问,就得帮衬杜四妹。杜大海。

“我连门都没有出,怎么会惹是生非!”杜婆子反驳道,“让你们去办一点小事,那杜大山也不同意,忘恩负义的一家子。当年若是没有老娘,他杜大山一家子早就饿死了。”

在附近监视杜大海一家的人,听到这个老虔婆说世子。非常气愤。这一家子真不要脸。可世子交代他们监视这些人,并没有要教训这些人,只得干生气。不能动手。

杜长和赶紧上前甩了杜婆子一巴掌,骂道:“你个混账玩意,这样的话,你也能说出口。大山每年孝顺你的东西。都吃到你肚子里,穿到你身上。你还说人家忘恩负义。我看,你才是忘恩负义吧,再说这样的话,看我不打死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