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程并不长,两人很快就来到了正堂的位置,门一打开,许承宁正坐在堂中,手中拿着一卷书,边上摆着一盏冒着热气的茶。在如此荒凉的堂中,他闲适得像在自己家一样。
迟羡躬身道:“王爷,人带来了。”
许承宁放下手中的书转头,视线落在纪云蘅的身上,随后又发现了邵生,讶异道:“这是……”
邵生赶忙行了个大礼,“草民拜见王爷。草民是云蘅的兄长,今日凑巧与云蘅在一处说话,正遇王爷差人来请,草民久闻王爷高山仰止,便斗胆一同跟来拜仰王爷英姿,还望王爷恕草民无礼之罪。”
许承宁听后眉眼舒缓,露出一个温和的笑,“无妨,既是与纪丫头一起来的,本王便不怪罪你。”
“赐座。”他下令。
纪云蘅对许承宁行了个不算规范的礼,与他隔了三四把椅子的距离坐下来,也不说话,并没有主动开口的打算。
“纪丫头,你可知此处是何地?”许承宁温笑着问纪云蘅。
纪云蘅与他对视着,澄澈明亮的眼眸中没有任何攻击性,呈现出一派平和。她在门口已经知道了答案,但并未开口回答。
许承宁等了一会儿,见她只盯着自己看却不应声,眉毛一动,那笑容险些出现裂痕。
这样的眼神较之寻常人比较,有一种痴相,多半是脑子不大好使的人会有的模样。许承宁先前了解过纪云蘅,知道她身体的状况,也知道她脑子有问题经常被人喊作傻子,于是并不将她这种反应视作无礼傲慢,也不予计较。
他轻咳两声,在寂静的堂中开口,自问自答,“这是裴府。”
第82章
纪云蘅的反应过于平静,让许承宁觉得有些意外。
他不动声色地将目光在纪云蘅的脸上来回巡视,见她似乎没有想要应声的打算,又道:“纪丫头,你可知道裴寒松?”
纪云蘅点头,“知道,是我外祖父。”
许承宁于是更疑惑了,道:“这裴府便是你外祖父生前的府邸,虽然被封了许多年,但如今来看变化其实不算大。”
纪云蘅朝外看了一眼,透过正堂的门,能瞧见外面荒凉的景色。
假山石被打砸过,呈现出嶙峋的模样,地砖也碎了不少,墙体的漆尽数脱落。也正因为是冬末春初,这荒废许多年的地方才没有长满野草,显得没有那么废旧。
她道:“我自打出生起就没有见过外祖父,更没有来过这里,所以我看不出有什么变化。”
提及逝去的亲人,她看起来没有什么情绪波动,这样的表现在寻常人的眼中就充满了冷血无情。这也是许多人都觉得纪云蘅是个傻子的缘由。
通常情况下,她不够聪明,反应不够敏捷,思绪也较为偏颇。她与寻常人有着很大的不同。
许承宁笑了笑,含着一丝苦涩,“是我疏忽了,裴家在你出生那年出的事,此后裴府被查封,你自然没有机会来这里,也没有机会见裴大人一面。”
纪云蘅低着头,只听不说,若是不向她提问,她不会随意开口表达自己的想法。
只是她低着头时,稍稍敛了眼眸,左边眼角处的那颗小痣就显得尤为清晰。许承宁看了看,怔忪片刻,忽而开口道:“你的眉眼与裴大人最为相像。当年裴大人高中状元,得父皇青眼,名满京城。后来皇兄与裴大人关系亲密,我借了皇兄的几分面子,得以让裴大人指点策论,那时我便想成为裴大人那样的人,博学多才,恣意潇洒。”
“只是我终究在学识上没有天赋,又体弱多病,最后文不成武不就,只能当个游山玩水的闲散人。”许承宁道:“后来裴家出事,是我主动向父皇请命,掌裴府抄家之任。”
听到这,纪云蘅才缓缓抬头,目光又落在许承宁的脸上。
“当年我并未将府中所有东西都命人搬走,特地留下了一些藏在府中。府邸被封之后,那些东西也都好好地存在此处,没人动过。”许承宁拍了下手,对外面下令,“将东西抬进来。”
没多久侍卫就抬上来两个大箱子。箱子极为破旧,只是简单地被擦拭过,上面没有什么明显的灰尘但一眼望去还是脏得看不出原本颜色,像是在土里挖出来的。
上面挂的锁已经烂了,都用不着钥匙,侍卫轻轻一拽就打开了箱子。
纪云蘅站起身,朝着那两个大箱子张望,表现出了想要探知的好奇。
箱子里装得满满当当,像是很多东西被压在一起,凌乱至极,乍一眼看上去分辨不出都是什么。
她走到箱子边抬手拿出了一些小物件,有木头所制的小马,还有坠着彩色丝带的沙球,另有一些书籍,看上去都是些没有价值的东西,但纪云蘅曾从母亲的口中听说过这些。
外祖父在入仕前几乎什么都做。那时候裴家算不上富裕,裴寒松又天性爱玩,手头上的银子总是不够用,于是就自学了木雕手艺,去做一些小玩意儿拿去街上卖。后来裴韵明出生,他就重拾旧手艺,裴韵明幼年时候的玩具都是他亲手做的。
箱子里放的,就是这些玩意儿。
纪云蘅一个个拿出来瞧,由于年代久远,又都堆积在箱子里压着,所以大部分东西都有损坏,但也不难看出这些玩具曾经被精心呵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