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夫子家的卖鱼夫郎(134)

陶青鱼听他小孩子似的语气,就知道是个被家里保护得很好的哥儿。就像竹哥儿一样。

不过阿竹是生长在山郊野地竹丛里的嫩笋子,骨子里还有一股韧劲儿。

但这哥儿却是长在花圃里的黄月季,不谙世事,娇嫩柔弱。

很符合大离朝对哥儿的传统审美。

他记得县里的哥儿是不让随意一个人出门的吧,尤其是还未成婚的哥儿。

陶青鱼道:“你这样跟着我跑出来,不怕你家里人担心?”

许棋一呆。

他颤颤巍巍冲他行了个礼,一身栀子黄的衣裳像绽开的月季。

“我先走一步。”说完就拎着衣摆小步迈得飞快地就走了。

陶青鱼瞧他还着急还不忘端正仪态,笑了一声。

“还挺有礼貌。”

见小哥儿真是进了对门,陶青鱼听到里面传来着急的询问声。

他转身进屋也关了门。

这世道,能如他一样在外自由行走的哥儿不多。

即便是在村里,他也是最自由的一个。而县里的哥儿较之村里的哥儿,则更为被教导得更守规矩。

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不只是姑娘,越是高门,对哥儿也愈发的严格。

这样有好也有坏,就看个人如何想了。

*

厨房里,阿修已经在忙活中午的饭食。

陶青鱼进去帮忙,结果被阿修好言好语地请了出来。

让主君跟他呆一个屋,主子还不得醋性大发直接不让他再踏足这边一步。

陶青鱼转了一圈无事可做,干脆趁着天气好,将无屋里能洗的东西全拿出来洗了。

方家小院里有水井,直接打水上来用就成。

揭开厚重的石头井盖,将麻绳绑着的木桶往里面一扔。慢慢拉上来倒入盆中。

水声哗啦,溅在手上清凉不已。

若是夏日在里面放上一颗大瓜,冷上一串葡萄。到夜晚乘凉时候拿出来一家人分享,只想一想便觉是美事。

光线落进书房窗户,碎在了桌案上。

方问黎听见外面混着水声的闷响,手上动作一顿。

透过窗户见哥儿在暖阳下洗衣,他目光涟漪掀起,泛着层层柔波。

方问黎松了身子靠在椅背,周身似也被纳入了阳光。

他安静地注视着院儿里忙碌的人,手上的账簿再也翻不下去。

看得愈久,愈觉着不够。

他干脆关了账簿,起身出了门,走到哥儿身侧。

跟前阳光被阴影遮盖,陶青鱼还以为是云层遮住了太阳。

抬头一瞧,他弯眼道:“忙完了。”

方问黎点头,拿了木桶将另一个木盆也打上水。随后端了矮凳与哥儿并排在盆前坐下。

哥儿洗,他就给衣服清水。

这样不说一句话,对方问黎来说也是满足的。

他安静地感受了一会儿,道:“明日回门。”

陶青鱼拧衣服的手顿住。

“对啊。”

他还没这个概念。

方问黎看着哥儿侧颜道:“下午一起去县里看看可好?买些东西带回去。”

陶青鱼犹豫道:“不用买什么的。”

方问黎道:“按礼该是如此。”

陶青鱼点头道:“那好吧。”

阳光将二人笼罩,洗着洗着就有些热了。方问黎看哥儿晒红的脸,加快了手上的动作。

洗完衣服,晾晒的活儿被方问黎接过。

一堆衣服里不仅有哥儿的,还有自己的。方问黎仔细晾好,一一抚平褶子,才收了木盆进屋。

正屋里,饭菜已经上桌。

阿修做完饭就溜,也不留在这儿碍自己主子的眼。

他看自家主子与主君的相处,想着自己要不也找个媳妇算了。

现在主子成了亲,他独来独往的总觉着没劲儿。

*

中午又是一顿盛餐。

陶青鱼吃了个七八分饱就下桌,消消食再回去睡个午觉。

再迷糊从男人怀里醒来,他看了一眼将他抱着的人。

盯了方问黎半晌,他抬手将人戳醒。然后打个滚,从方问黎手臂中翻出去。

陶青鱼红着耳尖快速穿了衣服出门。

方问黎唇角微翘。

动了动手指,犹记得哥儿腰肢的细韧。

他慢条斯理地穿好衣裳,想着哥儿红透的耳垂,缓步跟了上去。

害羞了,得好好哄一阵。

第49章

推开卧房门, 哥儿在院外干坐着。

下午的太阳有些晒人,他似不知炎热,面对着阳光盯着院墙发呆。

方问黎走到跟前帮他挡着。

“走了?”陶青鱼立马站起来就走。

方问黎握住他的手腕道:“不着急。”

带着人到卧房, 方问黎将他按在梳妆台前坐下。台面上放了一面打磨得极为细致的铜镜,一看就价值不菲。

陶青鱼看着镜中的自己。

模样还是上辈子的模样,不过头发长了些。

发带被轻轻解开, 长发披落在肩上。看方问黎将其拢在手心,垂眸用木梳慢慢理着。

陶青鱼动了动, 道:“再磨蹭天就黑了。”

“马上。”

方问黎梳得细致。

瞧着哥儿红色的衣裳, 先在他头上挽了个发髻。

余下的像以前见过的那样, 编了红线进去扎成两三根细小的辫子,也融入发髻中。

再插上一根血玉簪子,简单又见巧思。

成亲的哥儿头发也少有散着的。方问黎知道自家夫郎不喜欢繁复的发型,所以弄了个样式简单的。

“好了。”他道

陶青鱼脑袋一晃, 顿觉脑袋重重的。

头发长了就这点不好。

陶青鱼盯着镜子里的方问黎道:“可以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