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族家族,同宗同族都要维系,何况是最亲的血脉。
*
刚到手的赔偿银还没捂热乎,就转手到了私塾。
远近各个村子里,幼童开蒙都是送去方家村。
陶家人做了决定,陶兴隆跟陶兴旺立马带着银子过去将这事儿定了下来。
这一下子,家里就只剩下青芽一个小孩。
小哥儿初时知道哥哥弟弟两人都要去念书,委委屈屈说自己也想去。
但无奈不是富贵人家,杨鹊紧紧抱着自己小哥儿,安慰说让哥哥弟弟们回来教。
陶青鱼怕小哥儿伤心,便直接将他带去了县里。
回程的路上,陶青鱼抱着小孩坐在车厢。
身侧放着杨鹊给他收拾的几身衣服。
出了宝瓶村,青芽趴在窗上往村子里看。
“看什么?”
“青嘉哥哥和弟弟。”
“想跟他们玩儿?”
小哥儿摇摇头,回身趴在陶青鱼怀里。
青芽年纪虽小,但也知事了。
在家念书的时候他们是一起的,可是上学只有两个男孩去。
青芽是小哥儿,所以青芽不能去。
他闷闷靠在陶青鱼,不说话。
陶青鱼揉揉他的头发道:“你若是想学,大哥哥教你些其他的。”
“可我想跟他们一起。”
陶青鱼看着他水汪汪的圆眼睛,心中一叹。
他抱紧了小孩,不知该如何安抚。
小哥儿上学,小哥儿跟男孩一起上学。无论哪一件,对现在的他们而言都是难事。
*
回到县里天色已晚。
原本说好的搬东西,因今日发生的事也只能推迟到明日。
陶青鱼将青芽安顿好,看着他睡着了才回到隔壁小院。
洗漱后躺在床上,陶青鱼望着房梁出神。
身边传来细微动静。
陶青鱼问:“你说我以后请个教书先生,家里的小孩是不是都可以一起上学了?”
“男孩还是小哥儿?”
陶青鱼被方问黎搂住,他问:“什么?”
“哥儿想要男孩还是小哥儿?”
陶青鱼侧脸枕在他胸口,感受他胸腔的震动,缓缓扬起嘴角。
“不知道。”
“也没准备好。”
方问黎顺着哥儿的长发,换了话题,轻声道:“哥儿识字。”
“一点点。”
“那你要教青芽什么?”
陶青鱼:“算术。”
方问黎:“不错,也是一项立身之术了。”
陶青鱼出神道:“若教了青芽,以后家里的铺子可以让他去当账房先生,也不用担心以后找不到活计。”
“哥儿能养活自己,安身立命,不靠着男子在这个世道已经比大多人强了。”
“夫郎想法与常人不同。”
陶青鱼忽然撑起身来,双手放在方问黎颈侧。
他道:“你说,要是生意做起来了,以后多让哥儿来上工,能行吗?”
方问黎长睫忽颤。
他仰视着身上的人,凤眼明亮。
“自己的店,也无不可。”
“哎!不过现在也只是想想。”
“生意哪有那么好做。”
陶青鱼手臂一松,又趴了下去。
“生意……夫郎可以问我。”
“你会吗?”
“不问问怎么知道?”
陶青鱼考虑到后期铺子如何发展,随口问:“若是要想扩大这鱼丸买卖,卖遍全国,就得把鱼丸送出去,如何送?”
“鱼丸易腐,确实不便。”
方问黎脑子一转,道:“那不送,就地做。”
“开分店?”
方问黎摇头,他收紧胳膊,与哥儿的腰完全嵌和。
要开分店的话,夫郎会四处奔忙。
私心里他不愿。
“既然我投了银子可以分成,那换成手艺也是可行的。”
陶青鱼猛地抬头,直勾勾看着方问黎。
“加盟店啊……”
方问黎挑眉。
又是个没听过,但又能明白的词。
第61章
次日晨醒。
陶青鱼先去隔壁喂了鱼, 随后带着青芽去小院儿用朝食。
吃完饭,正当陶青鱼打算带小孩去铺子里看看,就有人上门。
“大哥哥。”
生人进门, 陶青芽抱着陶青鱼大腿,怯生生躲在他身后。
“没事。”他摸摸小孩的脑袋,对方问黎道, “你们聊,我先带青芽过去。”
方问黎扫了一眼小孩抱住陶青鱼大腿的手, 嘴角绷直, 头微点。
出门后, 青芽抓着陶青鱼的两根手指。
看大门关上了,才仰头问:“大哥哥,那是谁呀?”
陶青鱼摇头:“我也不知道。”
在方家小院儿待这么久,除了方问黎的爹, 就没见过其他客人上门。
方家亲戚少,大概是书院的人。
*
学生田假收假。
方问黎过不久也得上书院。
“方夫子。”
“有事直说。”
“文事斋的盛夫子受了伤,要养上一段时日, 如今上不了课。”
来人看他一眼, 见他面色不变, 继续道:
“本来山长要安排徐夫子。但徐夫子说他年事已高, 精神不济,让提早把您请回去就是了。”
方问黎喝茶的手一顿。
他敛眸道:“知道了, 明日去。”
“那我就去书院回消息了。”
来人像畏惧方问黎的冷气, 一溜烟跑了。
方问黎看着重新关上的大门, 缓缓将茶杯搁下。
他嘴角抿直。
本以为还能多待几日, 等着夫郎将手头的事做完了带他去庄子看看……
换旁人还能推脱,但是他老师说的。
看来这事儿是做不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