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家灯笼高挂,灯火辉煌。
楼宇林立,气派的榫卯建筑一座接连一座。
陶青鱼一时间看得眼睛都不眨。
“夫郎喜欢?”
“好看。”
“今日休息一晚,明晚我带夫郎逛逛。”
“好啊!”
马车没去客栈,而是直接拐入居民巷子里。陶青鱼看大高个开锁,问:“租的宅子?”
“以前就买了。”
陶青鱼笑道:“你给我那些我都没细看江阳府的。”
大高个开了门就拉着马车走了。
方问黎先去将灯点上,陶青鱼见着又是一方一进的小院儿,瞧着是收拾过的。与进福巷的方家小院布局相差无几。
他跟进屋里,方问黎将带来的包袱放在桌上。
“今晚不做饭,我叫人送来。”
“好。”
陶青鱼将包袱里带的衣物整理出来放进柜子,又将里面的被子褥子拿出来铺在床上。
屋里也没什么可收拾的。
陶青鱼转去厨房,锅碗瓢盆一应俱全。他洗锅烧了点开水,沏了一壶茶。
方问黎寻着声响找到厨房,顺手将陶青鱼手中的茶壶拎过来。
他道:“等会儿就来了。”
陶青鱼点头,眉头微皱:“随便吃点就成,不太有胃口。”
卧房里,方问黎放下茶壶。
他将哥儿拉到身前,就着灯光仔细打量。
见哥儿唇色莹润,但眼神透着疲乏,他心疼地摸了摸哥儿眼角,拉着人坐在腿上拥住。
“夫郎受累了。”
陶青鱼蔫巴地靠在方问黎肩上:“只是头一次出远门,不习惯而已。”
方问黎:“府学就在城里,离宅子近。我每日都回来。”
陶青鱼闷声一笑:“又没说住不习惯。你别把我当小孩儿哄。”
方问黎:“将夫郎带来这陌生地方,又留夫郎一人在家,为夫心中有愧。”
陶青鱼追问:“那你中午回来用饭吗?”
方问黎笑叹着额头抵着哥儿。
还说不要哄。
陶青鱼耳尖一红,别开头去。
方问黎鼻尖蹭了蹭那红似樱桃的耳垂,温声道:“回。”
陶青鱼欢喜得双眼一弯,他也不羞了,抱着方问黎赖赖呼呼道:“我可不是粘你。”
“是,夫郎只是不习惯。”
陶青鱼被他清润的嗓音诱得耳根子发热,他清了清喉咙,连忙转移话题:
“我来时取了不少银票跟江阳府的地契,正好你忙的时候,我也给自己找点事做。”
“夫郎想如何?”方问黎配合着问。
陶青鱼:“做老本行啊。明日你先带我去看看铺子。”
方问黎下巴抵着哥儿头发轻轻蹭了蹭,将人搂紧。
“要不先歇息几日?”
“只两月,算起来也没多长。走之前得弄好。”
方问黎无奈一笑:“好,依夫郎的就是。”
晚饭是县里酒楼送的,都是些清粥小菜。两人一起用了,沐浴后就回房睡下。
第二日一早,宅子里也听不到吵闹声。
陶青鱼动了动,半睁开眼睛见方问黎还躺在身边。
他一个翻滚趴在男人胸口,又往上拱了拱,脸贴在他颈窝。手脚将人缠得紧紧的。
方问黎被他亲昵的动作弄得心情颇好。
他轻轻顺了顺哥儿的头发:“辰时三刻了,可要起来?”
“再眯一会儿。”
方问黎碰了碰他的额头:“好。”
秋日不冷不热,也正好眠。陶青鱼睡得舒服了爬起来,已经是辰时末了。也就快到九点。
昨晚只喝了些粥,现在肚子咕咕叫唤。
方问黎听见他起身的动静后进屋,拿了一套与自己身上相似的锦衣蓝袍过去。
陶青鱼从热乎乎的被窝里钻出来,头发凌乱,身子微热。
他懒洋洋挂上方问黎的脖子打了个呵欠。还带着刚醒的鼻音,声音软乎:“这个天真好睡觉。”
方问黎搂着软乎的身子低笑:“夫郎也说冬日好眠。”
陶青鱼一点都不脸红道:“春困秋乏夏打盹,冬日要猫冬。我一个闲人,无事时不正好睡觉嘛。”
方问黎:“夫郎说得在理。”
他掌心划过哥儿腹部,轻轻摸了摸。伺候着夫郎将衣服穿好。
陶青鱼打了个呵欠,看着镜子里给自己梳头的男人道:“我发现你太纵着我了。”
“都快把我养废了。”
方问黎从心道:“养废了好,这样夫郎就只能依靠着为夫过活了。”
“你还真直白。”陶青鱼猜也知道这是方问黎心中所想,也不怕他害怕了提出个和离。
方问黎从镜中看着哥儿滴溜溜直转的眼睛,缓缓道:“我不会同意。”
“你还能读心?”
“夫郎心思好猜。”方问黎顺了顺哥儿头上蓝色的发带,笑着道,“好了。”
陶青鱼起身:“谢谢相公。”
“应该的。”
“毕竟还未将夫郎养废。”
陶青鱼拍拍他胳膊:“得了,想想就行。我可不想当个小废物。”
方问黎拉着哥儿的手,低声道:“可是我想。”
“不,你不想。”陶青鱼说完就溜了出去,徒留方问黎在后面看着他的背影淡淡一笑。
若夫郎不会心悦他,他兴许就那样做了。
将哥儿圈养起来,只他一人能看。
他自信能润物细无声,在哥儿发现并害怕自己之前,做到这一切。
不知为何,陶青鱼觉得后背发凉。
他甩了甩脑袋,应该是又降温了。
洗漱完,陶青鱼站在屋檐下伸了个懒腰。昨晚没注意,这院子里竟还有一方鱼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