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今天也靠抽卡活命[穿书](145)

秦珩也是这么想的,他一想到亲爹先宣帝临死前跟他说的事,就忍不住苦笑。他左思右想,那事现在瞒着也没意义了,不如说出来,也许贺固安能帮他想想办法。

“娘,儿子也没法瞒您了,”他又看向贺固安,“爱卿,你也听一听。”

他直接把赫南王世子秦予江“病重”的实情告诉两人,“……所以说,皇伯根本不是得病,而是中了毒。我爹说,当年高祖应当是查到了什么,但事关十二万人命,还有太子之位的更迭,他终是什么也没说。”

面前两人表情错愕,贺固安且不论,赵太后一下子蔫了。她原本就心虚,这下更觉得自己母子皇位来历不正了。

这还用问?肯定是那个短命鬼啊!

秦珩了解他亲娘,见状忙道:“不是爹!您也不想想,爹虽是长子,但不是嫡长,真要如此大逆不道,我还有十个叔叔,年纪都差不多,换成谁不行?”

贺固安点头:“不错,只从常理判断,倘若真是先帝所谓,他也不会将内情告诉官家了。”毕竟这又不是什么光彩的事情。

他脑子转了转,秦凤楼想对付四王,假设对方已经知道当年有人故意害他父亲,那说明凶手八成就在四王之间。

“官家,依臣之见,到时候您可以派遣使臣和秦凤楼交涉,”他建议,“干脆就将此事嫁祸给四王。届时宣告天下四王的恶行,一则还赫南太子和十二万边军的清白,降一降秦凤楼的火气——

他慢条斯理道,“二则,此举也将秦凤楼架了起来。这等于告知天下人,他是在您的许可和支持下,为赫南太子讨伐真正的逆臣贼子。”

秦珩都听傻了,还能这般?

贺固安又道:“如此一来,秦凤楼可以解恨,官家也解了四王之祸,而此举同样限制了他。除非他想遗臭万年被世人人人喊打,否则都得乖乖地退兵。您再答应他一些合理的要求和补偿,想来他也不会有什么激愤之举了。”

赵太后忍不住拍手称好:“不愧是状元,果真有大才!我儿有你这样的能臣辅佐当真是他之幸啊!”

“臣愧不敢当。”贺固安笑眯眯拱手。

秦珩见他二人一派和煦,嘴角抽抽。

他担忧道:“爱卿,你说的法子的确不错,就怕真施行起来没这么顺利。”

“官家,”贺固安笑不入眼,“我这法子的重点,在于将他架起来。”他意味深长,点到为止。

说白了,什么抚恤补偿,那都不重要。利用秦凤楼的恨解决四王,利用秦凤楼的弱点阻止他举兵逼宫,这才是重点。

秦凤楼的弱点只有一个——柳白真。

兵祸四起,江湖势力失去了朝廷的辖制,将来受到威胁的,只有柳白真。秦凤楼固然可以干他想干的,可是靠着那区区六七万兵力,就算颠覆本朝,登基成帝,也不足以维持新朝稳定。

一旦乱了,那柳白真就会成为“鱼肉”,人人得而食之。

秦珩隐约明白了他的意思,不由悚然。

这心计之狠……

他不由庆幸,好在贺固安站在他这头。

大监周炳常敲了敲偏殿的门轻声说:“官家,大殿那头还等着您上朝哪。”

“官家,您现行上朝吧。”贺固安提醒他,“朝堂之上,内阁定会上奏请求讨伐秦凤楼,您万不能被裹挟答应,咱们正面与那人对上是没有赢面的。四王……不,三王恨不得您输,正好可以黄雀在后。”

秦珩郑重地点头:“朕知晓了,爱卿放心。”说罢就理了理衣服,大步穿过侧门往前殿去了。

贺固安目送他离开,便朝赵太后躬身行礼,也跟着赶去大殿。

眼见朝堂上就要展开一场搏杀。

此时的黄府,苏云罗拎着裙子下轿,抬头看着角门。

第72章

盛夏时节,苏云罗穿着月白的罗衫和湖绿的纱裙,衫儿轻薄,露出里头鹅黄的小衣。这与她一贯的盛装不同,显得娇俏小意。

她怀里抱着自个儿的琵琶,低头对李二轻轻屈膝:“李管家,劳烦您带路了。”跟在她身后的丫头不着痕迹地塞过去一个荷包。

李二做梦都想当外院管事,他捏了捏荷包,笑得更加殷勤:“姑娘客气了,这几日老爷烦闷,又不便去坊外,只好让姑娘跑一趟。”

他轻车熟路带苏云罗去书房,心里有些遗憾。这姑娘要不是出身,倒比继室姚氏更大气。只他也不想想,苏家真要没出事,以苏云罗的身份岂会给个老头做继室?

苏云罗不远不近地跟着李二,裙摆走动间幅度极小,身姿称得上弱柳扶风。若是换成少时,这般情态定然会被嬷嬷拿柳条枝子抽打小腿,嘴里还要责备‘好人家的姑娘做什么狐媚样儿’。

她微不可闻地叹息,红唇轻动:“都给你放了身契,还跟来做甚?”

阿九咬牙不语,紧紧抱着怀里的包裹。

主仆二人沉默地走在树荫下,李二偶或回头,眼神也透着好奇。很快三人便来到了书房所在的院子,李二当然不会让苏云罗单独待在书房,而是请她去了黄逸辰休憩用的厢房。

在他看来,苏云罗相当于老爷的外室,他嘴里喊着姑娘,也没真把对方当大姑娘看。要不是苏云罗不愿赎身,怕早就正儿八经一顶小轿进府了。

再说首辅黄逸辰。

他志得意满地下朝,被一群人围在中间。

“内廷还是不能没有阁老啊,”户部主事恭维,“官家看着已经动摇了。”

黄逸辰捻了捻胡须,淡定道:“官家年纪小,容易偏听偏信,故而才需要老臣在旁把持,免得……”他扫了一眼人群外某个红袍青年,轻蔑哼道,“免得被某些见识浅薄之人蛊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