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今天也靠抽卡活命[穿书](92)

“大娘娘!”

他吓得连忙趴下去,见步撵停在他前方,但下来了两个人。一个袍角明黄压着褐色的内裙,一个却是明艳的大红,立刻猜到这是太后带上了小圣人。

别看他们官家年方十二,继位的那年就已经大婚,只是因为双方年纪都小,并未同房。皇后日常还是跟着太后起居的。

“大娘娘安,圣人安!”少监赶紧重新行礼。

“你起吧。”太后赵氏眉头紧锁,直接从他旁边走过,皇后小赵氏则恭恭敬敬地跟在自家姑母的身后。

少监爬起来,汗流浃背地望着一行人的背影,急得想跺脚。这下可好了,他干爹怕不是得挨板子吧?

赵氏走进院子抬眼一看,见周大监还守在正殿门口,怒火不降反升。

没出息!

她没理会周大监,指着殿门对侄女说:“妍姐儿,去,把门给我砸开。”

小赵氏点点头,提着裙子就要上台阶。

“哎哎!使不得使不得——”周大监急得恨不得以头抢地,又不敢对皇后伸手,只好闭着眼拦在殿门外,权当自己是个门栓。

小赵氏抿嘴一笑,伸出小手握住大太监的手腕,轻轻那么一拉,就把个又高又胖的成年男子拉到了一旁。

“哎呦——圣人哎——圣人的力气太大了!”周大监顺势倒地,冲着殿门哀叫,“臣无能啊,挡不住圣人……”

小赵氏一脚轰上殿门,一声巨响截断了他没说完的话。

周大监捂着脑袋瑟瑟发抖,那门哐当朝内砸到地上,碎木头直往他身上掉。妈呀,大娘娘当年嫁入宫不是这作风啊,赵家也不是武将出身,怎么出来个天生神力的小娘娘?

“娘娘,”小赵氏踹开了门,自个儿拍拍灰,回头对着姑母笑,“门开了。”

赵氏捂着胸口,靠着身旁的女官,着实吓了一跳。她是知道侄女力气大,可没真正见识过。

不过等她缓过来,见那拦着她的门就这么倒了,又觉得分外爽快。

“踢得好!”她走过去拉起侄女的手翻来覆去看,“白白嫩嫩的,怎么就这么有劲儿?”

两人一块儿走进殿里。

正殿的外间很大,正对着殿门有小朝的正厅,左右各有小门通往东西两厢房。小皇帝惯常住在东厢房,西厢则布置成了书房。

赵氏快步走到东厢房门口,门一推就开,不大的寝宫被垂帘分为内外两部分,几层帷幔落地,檀香的轻烟缭绕,室内十分安静。

“秦珩,你还要闹到什么时候?”她忍无可忍,“区区一个贺固安就要让你如此忤逆自己的母亲?”

小赵氏见状有些想退出去,却被姑母抓住手。

“我今儿带着你媳妇儿也来了,让你媳妇儿瞧瞧,她的好夫君是个胆小如鼠的懦夫,遇到问题只会躲在房间里,还得让亲娘来哄他!”

赵氏放话出去等了半天,见屋里依然静悄悄的,气得差点没升天。她松开手,大步走进内室,左右环顾一圈,直接往衣柜走去。紫檀的衣柜大而沉重,她用力打开,果然看到一个十来岁的少年正抱着腿蜷缩在里头。

衣柜里宽敞阴凉,空荡荡的,他坐在里头,竟然也不憋屈。

“你可真出息啊秦珩,”赵氏气笑了,“这么大了,还学小时候躲在衣柜里!”她视线一扫,看见少年背后还露出一角瓷碟,仔细闻还能闻到糕点的甜香。

亏得她这两日总担心会饿着他!

“出来!”

她怒喝道。

十二岁的小皇帝抬起头,露出一张俊丽的脸蛋。他阴沉着脸从衣柜爬起来,一站直,竟然比赵太后还高出半个头,只是长得太快,就显得过分瘦弱。

秦珩只穿着亵衣,光脚站在内室中间。

“我问你,你打算什么时候上朝?”赵太后耐着性子问。

秦珩抬眼瞥她,又垂眸:“贺固安什么时候回来,我什么时候上朝。”

赵太后气血上头,一巴掌打了过去。

啪的一声,秦珩脸被打得偏到一边,正对上小赵氏平静的面孔。后者和他对视上,似乎才意识到自己正目睹什么,慢吞吞地跪了下去。

“……”他用舌尖顶了顶腮帮子里头,一股子血腥味。

赵氏打完了,见儿子偏着头不说话,不由懊恼。她也是被内阁那些死老头逼狠了,再加上儿子这副油盐不进的模样实在气人……

“你别跟我耍狠,”她平了平心,试图讲道理,“先不说咱们根本不清楚人是被你二叔还是四叔弄走,就算是他俩,你能怎么做?你又救不了人,难道还要连内阁六部一起得罪?你罢朝,别人不会觉得你是为了臣子喊冤,只会觉得你不成熟,难当大任!”

她说着说着,自己都觉得害怕起来。

没人知道他们母子这些年过得有多么诚惶诚恐。

高祖只想着大儿子皇位已定,其余几个儿子正可以镇守四方,却没想到大儿子年纪轻轻就会病逝,只留下孙子继位,而他的叔叔们却已经被皇爷爷赏赐的封地养得兵强马壮。

赵氏想,秦珩当然不差,如果丈夫不死,由他亲自教导十余年,秦珩会成为中兴之君,这是毋庸置疑的。可丈夫死得太早了!

如今怎么办?

她也知道内阁不可靠,几个阁老年纪大了,身后代表了盘根错节的庞大世家,六部遍布着他们的门生弟子。他们不停地掂量着赵氏母子,望过来的每一眼都像野地里的恶狼似的,闪着绿油油的光。

至于四王就更不必说了。丈夫在时,尚能压得住弟弟们,丈夫不在……换成赵氏自己,她扪心自门,若她拥有强横的实力,能不能服气去跪拜一个十二岁的侄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