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傅,公子说今日想去孟家冲走动走动。”
“哦,”天佑娘一听笑了起来,“也好,随他去走走吧。”想想又叹了口气,“唉,说起来也离开好些年了,日子流水般的过着,我一直忙绣活儿,天佑闭门读书,一直也没去看看。”
“师傅和公子都是长情的人。”春分虽和齐天佑同岁,还是个十二岁的小丫头,但历了些苦难十分懂事,说话做事都很是稳妥。
天佑娘笑了起来,“春分,你也跟着一起去一趟吧,多带些东西去,天佑是个书呆子怕是想不到这些礼数的。”
春分欣喜一笑,“是,师傅。”
精巧的小马车内,十二岁的小公子眉目如画,虽闭眼小憩却依旧展现一番气宇。
春分跪坐在马车绿纱门帘子旁,不敢出声打扰。
辣妹都差点忘记了这天也是自己满十六岁的生日,七月二十八。
吴青送她一只金刚藤木套镂空银纹双头如意手镯,不说那做工,就光那明晃晃的银子也怕是有二两了。
“花这个钱干什么,多浪费。”辣妹嗔怪他。
吴青不好意思的挠挠头,看辣妹拿了直接戴在左手腕上了,她伸手甩甩,暗红的藤圈配着闪亮的白银衬得手腕纤细优美,“蛮好些,谢谢了,吴大哥,我很喜欢。”
吴青唇边笑弯弯。
吴青娘今日来是正式下聘,两个定亲了。
桌子上六斤猪肉,六尺红绸布,六斤酒,六斤米面,六斤油,六斤酱油。
正是六斤六样的传统聘礼。
赵秀才夫妻自是没啥话说的,赵老爷子和吴青娘说着常话。
“我家辣妹脾气倔了些,以后还要亲家多容她些。”
吴青娘一脸的笑容,“亲家爷爷说的哪儿的话,过了门儿就是一家人了,我自是不会亏待辣妹了的……”
这边正说着话儿,那边院子门口使来一辆马车。
辣妹迎出去一看,车上先下来一个身着翠绿色薄衫襦裙的小丫头,容貌清丽端庄,立在马车边儿恭敬候着,随即下来一位青色细棉长袍的小公子,唇红齿白。
“天佑!”辣妹惊喜到。
齐天佑看着眼前喊自己名字的豆蔻少女,神色鲜活,眼里仿佛盛了漫天霞光一样灿烂,她已长成亭亭玉立的少女。
他微微移开眼,看向她身后迎出的赵家人,他再熟悉不过了。
恭敬一揖,“爷爷好,赵叔好,婶子好。”
“呀,这是咱们的天佑啊,长这么高了……”
赵家人高兴坏了,仿佛许久不见的亲人回家一样拉着天佑问长问短的。
他彬彬有礼的回复着大家都回话,眼睛不时瞟眼辣妹。
小丫头春分向辣妹传着天佑娘的问候和礼节,赶马车的小厮谷雨正一趟趟的往下搬礼物。
“齐婶子太客气了,她忙我们也是知道的,天佑来看看我们已经是很好了,真的不必带这些东西来的。”
“要的,要的,我家夫人可念着赵家的好呢。”
“你要定亲了?”齐天佑目光如炬的盯着辣妹。
她扑哧笑了起来,“我都十七了,再不嫁人都要老了。”说着习惯性的伸手去揉他的脑袋,一伸手忽然就僵直在空中,他头顶已束发,再不像小时候那样的垂髫发型了。
忽然心中一阵伤感,“天佑,我们都长大了,再没有童年了。”
齐天佑走近了她一步看着她抿唇不语。尽管相差好几岁,但他已快要和她齐头高了。
辣妹平静的说到,“你要好好读书,你娘一个人供你不容易,知道吗?”
天佑看着她问到,“你喜欢他吗?”
辣妹顺着他的眼色一看,他指的是吴青,轻戳他的脑门儿笑到,“小屁孩儿知道啥叫喜欢的啊。”
“你到底喜不喜欢他?”天佑固执的逼问到。
辣妹轻轻叹了口气,“我们女子不像你们男子可以读书科考,到了这个年纪也就只有嫁人一条路了。没有什么喜欢不喜欢之说,他是个不错的成亲对象,对我和家里人都挺好的,我想借给他日子应该会很平静吧。”
齐天佑低下头不说话了,辣妹想着过去招呼下和他一起来的春分和谷雨,一抬脚走不动,身后齐天佑拉着她的袖子不放。
春分看得分明,面上和喜妹说着话,心中却是惊愕,她还从未见她家公子如此情态,即使是和他母亲也未曾如此,不得不叫她再次细细打量辣妹来。
辣妹看着他这样就笑起来,他小时候就这样,有什么欲说还羞的就拉着她的袖子不放,也不说话。
辣妹拉着他坐到一边,耐心的说到,“怎么了,跟姐说说。”
齐天佑扭捏半天才说到,“我前几天过了乡试。”
“啊,” 辣妹又惊又喜,“这是天大的好事啊,还不好意思说的。”说着就要去告诉大家,齐天佑拉着她不放,“别嚷嚷了,我只想叫你知道。”
辣妹拍拍他的手,“好,好,我的小举人。”
天佑的目光先是落在她拍自己的手上,下一刻就落在那只金刚藤手镯上,“这是他送你的?”
辣妹笑笑,“是啊,你怎么知道?”
齐天佑撇撇嘴说到,“就你再有钱也舍不得买这些吧。”
“你倒是了解我。”辣妹哈哈笑着,摸了摸手镯,“好看吗?”
齐天佑又撇撇嘴,“难看死了,本来就黑还带这个色儿。”
辣妹一愣,举起手腕细看,“我觉得挺好看的啊。”
不曾想齐天佑从怀里摸出一个红布包递给她。
辣妹好奇的拿着打开一看,里面竟是个纯银的光面推拉手环,还是一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