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宅门生活(291)

她和刘好说了听来的消息,她愣了愣:“我们镇上的人,一个个的记性可真好啊。”

舒灵跟着感叹:“大家的日子好过了,才会有闲心关注别人镇上的人和事。”

“灵儿,我觉得与日子过得好坏无关,我们镇上热心人多。”

刘好面上露出纠结的神情,自退亲后,她深深感受到镇上人对她的同情和关心。

这种不太好的消息,自然无人和向玉说的,大家都希望她听到的全是好消息。

向玉对此有一些感觉,她笑着和舒显鸣说:“镇上大约传了什么不太好的消息,家里人都避着我说话。”

舒显鸣对这方面没有太多的避讳,他和向玉说了消息。

向玉听后震惊道:“过了好几年,镇上人还关心林家的人和事?”

“他们也不是关心,只是听人说林家的事,好奇的多听一会,然后回来说了说。”

舒显鸣不觉得镇上的人,还关注林家的人和事。

大约是林家自家又闹了事,他们跟着听了热闹。

林木匠没有后,林家为了分家的事情闹矛盾,林木匠老妻依旧心无主见,有心上去问长女意见。

又因林木匠刚走,她不方便去别人家做客。

她站在院子里想叫长女,她哭得声音已经嘶哑了,而她的大儿媳妇听到动静,看到她站的方向。

林家大儿媳妇顿时恼怒了,冲到她身边发火道:“娘,你要做什么?”

当婆婆的听到大儿媳妇的声音,肩膀不由自主的抖了一下,看得大儿媳妇越发生气了。

这个婆婆要能多长点心,不像面团子一样做人,她男人应该也能命长一些。

大儿媳妇很是生气面对转身过来的婆婆:“娘,你别事事去烦扰姐姐,她还要过自个的日子。”

大儿媳妇心里面清楚,要是由着婆婆的任性行事,林家长女公婆是绝对容不下林家长女伸手管娘家事。

“我只是想和你们姐姐说话。”林木匠老妻伸手擦眼泪。

“正式分家后,你再和姐姐说话。”大儿媳妇白眼都要翻上天去了。

这几年,林木匠老妻寻长女很多次,但长女表示,弟妹们相继成亲,都已经是大人了,她不想做多余的事情。

林家长女现在面对面团子娘,也是相当的无奈。

她来问她意见,林家长女自然说了,当娘点头赞同,表示回头按长女说的方法操办。

但是林木匠老妻回头没有按长女意思办,她自顾自的做坏了事情,还把责任推到林家长女身上。

林木匠自然知道老妻的糊涂,只能事后想法子弥补一二。

林家长女被糊涂娘一次又一次的伤,很自然的怕见了娘家娘。

两家住得太近了,她不见她娘还不行,她娘会大声音呼唤她。

林家长女的日子,因为她娘的闹腾,让妯娌看了很多的笑话,看得越多,她们都同情林家长女不容易。

林家长女婆婆直接对林木匠老妻说:“你一天到有事无事叫女儿,你要想叫她回娘家长住,你说一声,我们家会让她归家。”

林木匠老妻听出亲家母话里的决心,她也知道长女夫妻感情一般,她要继续和长女亲近下去,亲家母的确做得出来拆儿子婚姻的事。

她不敢闹了,只能哭,又让林家长女婆婆很是嫌弃,自家儿媳妇幸好没有像她娘的性子。

她回头和林家长女说:“你娘是拎不清的性子,她要是真为你着想,当年就不会让你拖延婚期,留在家里主事。

你爹看着是明白人,但是不管你娘做什么事,他都会顺着来。

我也是见你现在不像无脑子顾娘家人了,才和你多说一些事情。”

林家长女明白婆婆话里话外的意思,只是现在醒悟过来,已经了许多。

林家长女听人提及舒家的好日子,就是恍惚一下神,男人用力摇她肩膀:“你听别人说舒家日子好过,你后悔了?”

林家长女扯开男人的手:“我不后悔,是你后悔了。”

男人仔细看了妻子的面色,提醒:“别管你娘家的事。”

“我不会管的,也管不了。”林家长女苦笑道。

天气越发不好了,向玉快到产期,舒家去和镇上两位稳婆打了招呼,提醒他们如果同时出去忙活,一定要送信给舒家。

万一向玉要生的时候,舒家可以想别的法子。

第290章 养

大雪纷飞的夜,舒家院子门打开了,舒显向和舒显希兄弟借着雪光,分别往稳婆家出发。

这一夜,舒家前院的厨房烛火一直燃烧着,周大梅和王智还有莫笑守在厨房里面。

天色微微亮了,她们听到婴儿的第一声啼哭,又赶紧忙活了起来。

舒灵早起后,知道向玉平顺生下他们夫妻的长子六宝儿,很是欢喜不已。

舒灵去看望了向玉母子的时候,他们正好安睡着,舒灵便悄悄看了看小婴儿。

舒家有这样的大喜事,自然往各家送去了大好消息。

舒三铁和高小蕊满脸疲惫神情,却挡不住他们眼里面的喜色。

家里多了一个小小婴儿,自然是多了许多的事情,高小蕊全心全意照顾向玉的身体。

天气冷,向家送来家中常用的仆妇,正好帮着做洗刷的事情。

舒显鸣小院里厨房里一天到都煮着热水,仆妇除去洗刷的事外,也会顺带打扫小院子。

向母来舒家探望女儿和外孙的时候,看到女儿满脸红润神情,眼神清澈如水,她心里面很是高兴不已。

仆妇又和向母说了,舒家人对向玉母子的仔细照顾,也说了,舒家的意思,天气太冷了,孩子太小,就不为他操办满月宴了。

向母来这一趟,原本就是担心舒家执意要为孩子操办满月宴,现在听说亲家这边的意思,会为孩子操办百日宴,她便心安了许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