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锦宅(1029)

苏青芷有心担心问林望舒说:“夫君,你说琅儿和辉儿能够得到他们祖母的喜爱吗?”

林望舒轻摇头说:“他们得不到他们祖母的喜爱,我觉得对两个孩子来说是幸事。

你别担心了,我母亲那人别的不好说。

她有一点还是好说,只要孙辈在她面前规矩做到位了,她对孙辈们别的事情全不会理会。

再说有父亲在,母亲的心思也不会多落在旁处。”

苏青芷正因为多少瞧明白林家五太夫人这方面的做法,她才敢放心由着一对儿女回大宅去了。

苏青芷瞧一瞧林望舒面上轻松的神色,她想一想跟他提醒说:“夫君,我好象忘记跟你说,我收到我哥哥给我的信了。”

林望舒觉得有些奇怪,他们兄妹时不时会写一写信,至于那信里的内容,也是五花八门什么都有。

林望舒无意当中翻过一封苏丰道写给苏青芷的信,那信里竟然写的是那个地方有最适合做瓷碗的土。

而苏青芷给苏丰道的信,会写给他,厨娘今天煮了一道好菜,那煮菜的步骤是什么什么的。

林望舒翻过他们兄妹两三封来回信后,他除却感受到这对兄妹的感情深外,他对他们兄妹私下里相处多姿多彩再无兴趣观察下去。

林望舒瞧着苏青芷面上的神色,只觉得还是要给她面子问一问,他懒懒的开口说:“你哥哥在信里面与你又说了什么新鲜事情?”

苏青芷笑眯眯的瞧了瞧他,她慢慢的开口说:“我哥哥说,林家有这么多的人,也不会在意多一个少一个的子孙。

如果林家不能好好的培养照顾他的外甥外甥女,他不介意苏家多两个别家的孩子。”

林望舒伸手给苏青芷说:“只把你哥哥这封信拿来给我仔细的品一品。”

苏青芷很是欢快的把信交到林望舒的手里,苏丰道的原本意思,只怕也是想直面林望舒这个能做决定的人。

第九百三十四章 眼色

林望舒看了苏丰道的信,他很是认真的想一想,问苏青芷说:“我听说你哥哥是由舅家一手培养出来的?”

苏青芷瞧着林望舒微微笑,说:“夫君,我那时节年纪太小了,我又是不记事只知玩耍的人。”

林望舒伸手拧一拧苏青芷的鼻子,说:“装,你现在胆子大了,在自家夫君面前可以睁着眼睛说瞎话。”

苏青芷把他的手扯下来,笑着说:“夫君,我是实话实说,人人都说是我舅家尽心培养了我哥哥。

这话我是相信的。

可是你问我,有没有亲眼目睹,我那是真的不曾亲眼看过。

哥哥和表兄弟们在一处的时候,他们也不方便总把我捎带在身边。”

林望舒同样笑眯眯的瞧着苏青芷,很是淡定的开口说:“我怎么觉得你哥哥有心向你舅舅家学习。”

苏青芷瞧着林望舒笑眯了一双眼睛,她连连点头,说:“夫君,如果哥哥真有这个想法,我觉得不错啊。

我哥哥是什么都懂的人,有他在一旁指导辉儿,你应该也能放心。”

林望舒也觉得自家大舅子是一个能人,他只差上不了天下不了地,别的什么事情,他好象瞧一眼就能明白三分。

在安瓮城里那样能人随手一把抓的地方,苏丰道在官场还能稳步前行,林望舒觉得他除去有运气之外,他本身就是一个特别本事的人。

而且林望舒更加佩服的是,那样的一个人,还能有闲情写信胡扯来跟自家出嫁的妹妹来加深感情。

有这样的一个大舅子,林望舒感受到深深的压力。

林望舒很是不解的跟苏青芷说:“我们从前在安瓮城的时候,我为何感觉不到你哥哥是这样的一个能人啊?”

苏青芷笑眯眯的瞧着他,说:“夫君,我哥哥那个时候的心思全用在照顾弟妹们的身上,他对旁的事情,自然是不会花心思。

现在呢,大弟成了亲有了差事做,妹妹呢,也成了亲,听说妹夫一家人待她不错。

最小的弟弟又是一个聪慧的人,那读书根本不用哥哥多费心思。

哥哥现在是闲下来的功夫多,他自然有空去捉摸他以前感兴趣的事情。”

苏丰君成亲的时候,林望舒正是忙碌的时候,他和苏青芷托付明氏送了礼物过去。

等到苏青荨成亲的时候,一碗水要端平,他们夫妻再次托付明氏送贺礼过去。

其实苏青芷已经悄悄书信给苏丰道,她关心的问了问苏丰正有没有到游历的时候。

苏丰道回信则说了,有关苏丰正的事情,暂时还不着急,如今家里情况缓和下来,这又是最小的弟弟,就由着他性子慢慢来。

苏家目前的情形,相比前几年时候,是好了太多。

苏家小老太爷一家安居在大宅里面,这对夫妻很是心宽,他们又信任苏丰道夫妻两个的本事,把儿女之事完全托付给大侄子夫妻。

苏家小老太爷跟苏丰道说得明白,他是没有什么本事的人,他心里盼着儿子能够有出息,那他就不能拖孩子们的后腿。

苏丰道也是仔细的瞧一瞧堂弟们的资质,他也跟苏家小老太爷交了底,要他不要太过为难堂弟们。

毕竟世上不只有读书一条道,别的行道,万一有天分又能做得精,一样能名扬天下众人皆知。

苏家小老太爷明白苏丰道话里的意思,他只是需要儿子们不管如何都要考到秀才的功名。

苏丰道听苏家小老太爷的要求之后,他点头应承下来,说:“小叔你只管放心,我就是逼着也会要他们上进考到秀才的功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