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锦宅(238)

老妇人认为,有她在苏家老夫人的身边,主子家里上上下下的人,自然会给她的儿孙几分面子。

老妇人知道她年纪大了,心里明白孙女迟早要接手的事情,可是这一天来得这么快,她的心里还是不太好受。

只是就那样片刻的功夫,她听着苏家老夫人后面的话,她瞪眼瞧着女主子,见到苏家老夫人面上的认真神情,她的心里立时放松起来。

她一脸欢喜之情跟苏家老夫人说:“主子,我如今眼睛不太行了,可是还是能守在小姐们的身边瞧一瞧她们做的活,至于厨房的事力,我是闭着眼睛也能做下去的人。”

苏家老夫人让苏家二小姐和苏青芷跟老妇人学针线活和厨房事,虽说明面上说,是请老妇人陪伴她们,其实大家心里全明白,这是请老妇人指点她们的意思。

唐氏是无所谓,苏青芷学一学也好,将来在夫家也能多一样讨好公婆的本事。

苏家二夫人是有些心疼女儿,然而她听苏家老夫人跟她私下里嘀咕说:“将来那人有本事,要外放做官,小二要跟着赴任,有些事情,自己会做,就不担心有人拿捏住做主子的人。”

第二百一十七章 情意

夏天到的时候,苏家的人,突然见到一身白衣的粱启明上门来,连同门房一时都有些反应不过来。

只不过粱启明的神色悲凉不已,门房很快的迎他进来,他直接去了东园。

很快他走了,苏家的人知道粱家老大人去了的消息。

苏家老夫人和唐氏赶紧通知家里的老人们,也让人赶紧安排去粱家的事情。

苏家六老爷这一日难得的提前归家,便给苏家老夫人安排去了粱家。

苏青芷是跟着苏家六老爷前往粱家的人,唐氏则是第二批赶往粱家的人。

苏家人到达的时候,粱家早把事情安排的妥当,对他们来说,这一年里遇两桩这样的事情,心里是有所准备,却不是这般的突然。

粱家老大人去得太过突然,他近来身体瞧着明显是好转许多,还有心让孙子们陪着读书。

粱家人的以为粱家老大人总算走过最伤心的时候,日后,能好好的平静过上几年日子。

大家都有些想把悄悄准备好的东西,趁着太阳天拿出来晒一晒,再立时悄悄的收藏好。

结果东西晒的第二天,粱家老大人微微闭眼听着孙子们读书,这一闭眼,他就没有再醒过来。

他的脸上有淡淡的笑意,以至于大孙子都不曾想过粱家老大人就这样去了,而是一起轮着读书。

大孙子想着天气纵然是热一些,粱家老大人到底年纪大了,还是身上要盖薄被子,就这么一盖,大孙子发现不对劲之处。

平时这样的时候,粱家老大人纵然闭着眼,他也会微微的皱眉头表示不乐意。

可是这一次粱家老大人面带笑意,就这样由着他行事,他轻轻唤一声:“祖父。”再大声唤一声:“祖父。”

静寂无声,大孙子抖动着手指探向粱家老大人的鼻子之处,他没有感觉到粱家老大人在呼吸的动静。

他的腿软下去,他直接跪下去,大声音呼叫:“来人,快去请大夫来。”

大夫匆忙赶了过来,他仔细查实过后,他直起身,对着满堂的粱家人说:“老大人去了,节哀吧。”

粱家人跪满一地,大夫瞧着他们伤心的神情,也没有说什么话,他直接出去,还是老管事伤着心,记挂着付了他诊银。

大夫瞧着老管事的神色,他提醒说:“这样的日子,你想法提醒你们家的大老爷,就让老大人安顺去吧。”

老管事含着泪水点头,粱家老大人去后,他等到老大人回归故里之后,他也要回家好好的歇着不理事了。

粱家大老爷夫妻很快的安排起事情,各项事情顺畅的进行中,他自然派人去相请人,赶紧的测了粱家老大人还能留在家里的日子。

苏家一行人来的时候,粱家大老爷已经把送别粱家老大人的日子,知会各家的人。

时间不长,就是短短的三日半时光。粱家的男人们忙得转不开身去,家里就由女人管着事情,当然粱家年纪大一些的孙辈,跟从前一样是顶了上来。

苏青芷每日会来粱家一趟,她瞧得明白,这一次,粱家人做事有条理许多,各房的人,都忙着做事,却不显得那般的匆忙慌张。

苏青葙还有空闲会来陪一陪唐氏和家里人说一说话,这一次,粱家人面上悲色少了许多。

苏青葙悄悄跟唐氏说:“祖父这么一去,也算是如了老人家的心意。他是笑着去了,去的时候,孙儿们陪伴在他的身边。”

苏青葙从粱启明的神色里都瞧得出来,粱家老大人去得轻松,家里的孙子辈都不曾受到大的影响,只是伤心老大人去了。

粱家老大人去了,粱家再一次关紧院子门守孝。

苏家二小姐很是得意的跟苏青芷说:“小三儿出嫁的时候,大姐是不会亲自出面送他一程。”

苏青芷一脸不解的瞧着她,提醒说:“二姐,那时节,大姐已经出了孝期。”

苏家二小姐轻摇头说:“粱家是重规矩的人,先前粱家老大人说是分家事情,大约也要等到明年之后成事。

我听我母亲提过,如粱家这般情况,只会在原有守孝的日子,再加上几月守孝,以示对长辈的孝道。

这几月里,粱家人可以照常出来行事,只是不会去家有喜事的人家。”

苏青芷一脸不懂的神情瞧着她,苏家二小姐其实也是不懂的人,她低声跟苏青芷说:“我母亲说,这里面的文章太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