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青芷苦笑起来,有时候,还真不是银子多少的原故,而是合与不合的原因。
苏青芷也不知道将来遇见什么样的人,如果求福有用的话,她愿意从现在开始,天天念叨着:“老天,让我嫁一个好人吧。”
可惜无数的事实,告诉苏青芷,不如求唐氏来得有用许多。
苏青芷笑瞧着唐氏说:“母亲,哥哥和姐姐跟我说,我们都是母亲的孩子,都象母亲的本性。”
苏青芷这话也不曾哄唐氏,苏青葙和苏丰道的确认为兄弟姐妹都象唐氏的性子。
唐氏笑瞧着苏青芷摇头说:“你们姐妹可不能象我的性子,最好象你们外祖母的性子,这一生平平顺顺过日子。”
苏青芷和唐氏说了一会话之后,她想起两个大丫头的事情,跟唐氏商量着说:“母亲,我院子里两个大丫头的年纪不小,现在可以让她们的家人,为她们张罗亲事了吗?”
唐氏好笑的瞧着苏青芷说:“不着急,她们这样的年纪,早嫁人,对她们反而不是好事,现在让她们家人慢慢的相看,遇合适的可以先定下亲事,明年再来定婚期。”
苏青芷只要知道唐氏不会反对两个大丫头的家里人为她们相看就行,至于两个丫头几时嫁,反正她们的年纪又小,十六十七嫁,都不会算太晚。
苏青芷从东园出来后,她站在路口想了想,还是往芷园走了。
今天苏家老大人的心情特别好,一大早上,就来东园接苏丰正去了主院。
听说小堂弟也给苏家老大人接了去,苏青芷是无心在这个时候去主院,如今苏家老大人夫妻关系很让人瞧不懂。
反正这对老夫妻,到了这个年纪,有些枯树发新枝的苗头,夫妻两人反而有了纠结的心思。
苏青芷觉得老来恋爱一场,或许对苏家老夫人有好处,她总不能白来这世间一趟,只学会如何为人女儿为人妻为人母,却不曾学会如何去爱人。
只是苏家的长辈们,一个个有些消受不了。
唐氏和苏家小夫人私下里就惊讶的感觉到苏家老夫人变化,只是她们认为苏家老夫人这个婆婆一直做得很好,那自然是苏家老夫人如何高兴,她们就赞同。
至于苏家老大人这个做公公的人,从前唐氏觉得苏家老大人还是有些公正,如今方发现他也不过由心行事。
从前苏家老大人是顾及官面,现在他是无官的人,而且苏家,他最大,自然是他觉得如何是规矩,就如何行事。
唐氏瞧得明白,苏家老夫人因此暗地里常和老大人起争执,只是这样一来,这对老夫妻反而有了更加坦白的交流。
第三百二十八章
夏天来的时候,科考正式开始,唐家大老爷过来亲自送苏丰道去考场。
苏家别的人,只送苏丰道到院子门口,大家皆是一脸的笑容。
等听着门外马车辘辘的走远,苏青芷伸手揉搓一下笑得有些发酸的脸。
因着苏丰道的科考,近来家里的人,脸上都多了许多的笑容。
苏家老大人夫妻和唐氏都是欢喜不已,多年不管嫡儿女的苏镇磊,都有心思来当一回慈父。
只是苏家老大人压制着他,宁愿亲笔手书请唐家大老爷来护送苏丰道去考场。
因着苏丰道科考的事,苏青芷又增添了许多的科考家人必需要做的事例。
例如为了吉兆,家中最好少有啼哭声音,一家人,能笑就多笑,就是不想笑,也要挤点笑容出来。
苏家二夫人原本就是习惯与皮笑肉不笑的人,近来,也常会笑出声音。
过年以后,在无旁人的情况下,瞧见苏青芷就会瞪眼的苏家六小姐,面对苏青芷的时候,她也会刻意大笑几声,惹得苏青芷惊讶之后,又跟着笑了起来。
总而言之,大家都盼着苏丰道能够顺顺利利的榜上有名。
这个朝代,一样有人,连着科考好几次,最终名落孙山,只能放弃这条通天的大路。
苏丰道跟苏青芷提过,他如果这一次科考失利,最多再参加两次科考,之后,再也不会去试一试。
这个家里面,大约只有苏青芷是真正相信苏丰道的人,她相信纵然是落榜,也只会是运气不太好。
苏丰道在读书这一行是有实力,原本他实务方面因年纪和经历的关系,是弱过许多的人。
只是有了游历的日子,他又是一个事事愿意去关心,对事物有些方面特别有敏感的触须,又愿意主动弯人要去寻问的人,在他的实务方面还是有所弥补。
苏丰道有这些经历之后,他回来之后,明确跟唐氏提出来,有空的时候,他们兄弟愿意陪着妹妹们多出门,让她们多瞧一瞧外面的人和事物。
这样一来,她们见识过许多事情之后,将来也不会面对许多新鲜的事物,第一次面对的时候,就不会首先是心生胆怯,而是首先会想到应该如何去应付和面对。
唐氏如今重拾从前的爱好,那心思也比从前开明许多,不再因她本身的经历,而来勉强压制女儿们要紧守在闺房。
当然也有苏家六小姐为自己亲事的努力,让她心里还是有了冲击。
虽然她不太认同苏家六小姐的作法,她觉得苏家六小姐在行动之前,先跟苏家二夫人通一通气,或许就不会是眼前这般情形。
整个苏家,大家都认为唐氏是最生气的人,结果她是对这事最没有脾气的人。
苏家五小姐成亲之后,苏家老夫人和苏家老大人又因苏家六小姐的亲事争执了几句话,夫妻两人是一个甩手而走,一个扯着大儿媳女诉辛苦和为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