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青芷这个好人,已经到了这种地步,还要为傅夫人掩饰实情。
王喜儿生气的跟苏青芷说:“你怎么是这样的好人啊?
她一次又一次的得罪你,你一次又一次的原谅人。”
苏青芷从来不知道原来自个的心胸比大海还要宽广啊。
她瞧着王喜儿生气的样子,那是明明信服了她是那样一个无任何原则的老好人啊。
苏青芷轻抚着头,想一想,她还是要跟王喜儿说明实情,她其实就是一个小心眼的人。
正因为傅夫人一次试探行事,她就此淡漠了与傅夫人的相交之情。
王喜儿听后,问:“苏九,真的只有这一桩事情,你后来与她行远了?”
苏青芷用力点头,白眼向着她,说:“一桩事还不够吗?难道还要真如你所说,一次又一次的给人踩脚啊。”
王喜儿笑了,连连点头说:“还好你不傻。昨天我家夫子跟我说的故事,那个妇人就是一个傻子。”
苏青芷听她那么一说,问:“你家夫子给你讲《女书》里面的故事?”
王喜儿轻轻点头,说:“我听来听去,全是一群女傻子的故事。
母亲说,这样的故事,不许我家女儿和侄女们听。
她说听多了这样的故事,那是把自家女子送到夫家由着别人去欺负。”
王喜儿边说着边抬眼打量苏青芷说:“你应该是自小看这样书长大的人吧?”
苏青芷笑了,说:“有一种类型的《女书》还是相当不错,教导女人如何的做针线活,如何的当家理事。
至于你家夫子讲故事的这一类《女书》,我从前在族学里读书的时候,只是把这书当成故事看,听听就算了。”
王喜儿瞧着她,说:“可是我觉得你很顺从你家的林大人,他说等到琅儿和辉儿大了,要送回祖家读书,你也应承下来了。”
苏青芷瞧着她,直接跟她说:“你可别来逗我,我可是好不容易想明白过来。
你与我多说两句话,我担心我到时不放手,反而误了孩子们的将来的好事情。”
王喜儿立时不敢多话了,王夫人一再提点她,轻易不要在苏青芷面前提及两个孩子要回祖家的事情。
王夫人说:“林大人那是两个孩子的嫡亲父亲,他这般的行事,自然是慎重考虑过的。
他们那样的大户人家,自然与我们这样一般的人家教导孩子的方式不太相同。
只怕将来儿女的亲事,也会不一样。林大人正是想得明白,才不得舍下这一时的相聚心思。”
王喜儿对林家大宅的事情,其实也有一定的好奇心。
她有时候会问苏青芷一些想象的大宅里的生活,把苏青芷笑得停不下来。
在王喜儿的印象里面,大宅里妇人们都面上笑容满满,实际上暗地里都是懂得放毒药的厉害女人。
王喜儿瞧着苏青芷很是正色的表示,说书先生的故事里面,全是这般说及大宅里的妇人。
苏青芷轻摇头说:“大宅子里面如果女人们全变成那样的人,只怕上面的长辈也容不下她们。
一个家,最为重要的是不能绝了子孙的传承。”
第八百六十六章 好
苏青芷无心改变王喜儿对那个阶层的认知,有时候,对本分的人来说,无知并不是什么坏事。
至少在一定的程度上面,能够限制了人的本心里面,那种对好生活的一种的奢望。
人,没有那么大的本事,却野望不能实现的事情,那还不如王喜儿这般的认知,对那种生活有一种天然的排拒心。
苏青芷和王喜儿有一种天然的投契,两人大约在许多事情上面,她们很有共同的认知点。
王喜儿接连见识刘氏好客的姿态之后,她想着苏青芷这种随心行事,都暗自有些为她着急起来。
她跟苏青芷说:“苏九,我在安南城里最佩服的就是我的母亲,她是什么样的人,都愿意好好去相处的人。
我第二佩服的就是你家三嫂,你瞧一瞧,她才来多久的时候,就把你这个宅子里好好的热闹了一些日子。
苏九,你三嫂为人不错,你闲着的时候,要跟她好好的学一学。”
苏青芷明白王喜儿的好心,只是她要是真的去跟刘氏学,只怕学到最后的结果是东施效颦。
人,各有长处。
苏青芷曾经担心过,将来无法在内宅的事物里帮衬到林望舒。
他们夫妻情深之后,她把担心坦白的说给林望舒听。
林望舒听后深思片刻说:“我娶你之前,就差不多知道你是什么样的品性。
我那个时候,就已经想得通透,我的仕途,如果要靠家里的女人来扶持,只怕是好好坏坏都会由着女人来成就。
我的仕途,我可以靠我自己来就成就,我那样会有成功的感受。
再说,你或许不是长袖善舞之人,可你也不是那种不知事的女人。
你在安南城短短的日子里,你一样交下王夫人这样的朋友。
朋友不是以多来分,而是以实在交情来区别,这一点上面,你已经帮到我了。”
林望舒不会提醒苏青芷,他内心里是不太喜欢长袖善舞的女子,总觉得那样的女人太过多事了一些,稍稍有些本事,就想插手进男人们的事情里面,把她身边的男人衬托得无能。
林望舒觉得苏青芷凭着本心去结交朋友,也许正好能交上真正的朋友。
林望舒最初到安南城来的时候,他是隐约能够感觉到官员们对他的排斥心思。
苏青芷来到之后,她与官街上的夫人们相处过之后,他慢慢的感受到那种排斥心的减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