旺夫小田妻(1037)
得知真相的叶蓁蓁叹为观止,对于外边那些风言风语便从容了几分,且让他们胡诌去了,等到潮水退了,再看看是哪些人在裸泳。
于是她该吃吃,该喝喝,得闲了就逗逗闺女,要不就是逗逗儿子,或者背着崔维桢偷偷看些杂书,不理会外边的风起云涌,风霜寒剑。
当然,有些事该来的终究还会来。
这日,崔维桢刚下衙回来,就听下人来报:“郎君,夫人,平郡王送来了帖子,他与侧妃赵氏在金明池畔设下大宴,恭候您和夫人驾临。”
平郡王
大周朝开国至今,诸王分封下的王爵不知凡几,人脉关系更是复杂至极,叶蓁蓁虽然制作了人物关系图谱,但只涉及自身相关的人物关系,这位平郡王还未来得及纳入她的小本本呢。
不过旁边还有个百事通呢。
她问:“平郡王是哪位怎么突然……”她想到了什么,立马反应了过来:“侧妃赵氏难道和赵家有关”
第1184章 家族辛密
平郡王乃仁宗十二子,受爵后于平府开府,如今郡王爵位已经传了三代。
崔维桢说道:“平郡王刚过而立之年,只比圣上少些岁月,但与圣上却是叔侄关系。上一任平郡王骄奢淫逸不循法度,父子蓄养姬妾数百人之众,圣上震怒,把平郡王嫡支贬为庶人,如今的平郡王乃旁支承嗣。”
原来如此。
叶蓁蓁在自己的小本本上添上一笔,又好奇地问道:“侧妃赵氏与赵家是什么关系为何这大半年来未曾听过她的名声”
来明州府差不多有半年了,叶蓁蓁虽然参加的社交宴会并不多,但也不算是少了。以各家夫人八卦的劲头,早该告知她相关信息才对啊,至今都没听到一丝半点儿的风声,属实奇怪至极。
“你没听过也是应该的,平郡王侧妃的身份有几分忌讳,因为赵家的缘故,明州府各家对她的身份讳莫如深,平日里甚少提及。”
崔维桢简直是百事通,哪怕是初来乍到,对赵家的家族密事照样信手拈来:“上任赵氏家主赵德元先后两次娶妻,嫡妻李氏,生二子二女,李氏身子不好,缠绵病榻多年后病逝。后续娶吕氏,这吕氏的身份并不简单……”
不知是故意卖关子,还是其他什么原因,崔维桢突然止住了话头,这可把叶蓁蓁的一颗心吊得七上八下的,她纵横八卦场多年,此时已经闻到了辛秘的味道,于是愈发急不可耐起来。
“快说,快说,这吕氏的身份有何不同”
崔维桢被软磨硬泡地纠缠了一番,不得不继续说道:“这吕氏的身份说简单也简单,不过是小小门阀之女。说不简单,是她在成为赵德元续弦之前,乃赵德元之兄赵德明的未亡人。而侧妃赵氏乃吕氏与赵德明留下的遗孤。”
“所以说,赵德元娶了自家嫂子当续弦”
这可真是震裂三观啊!哪怕是在思想观念开放的后世,这样的关系也要受人诟病的,更别说是在讲究礼乐人伦的古代了。
当然,大周开国皇帝也干过这种事,但那时皇家,初入中原带了点儿胡人的旧俗,大家就选择性地忽略了,如今大周的礼乐制度愈发完善,朝廷以礼治国,自然不会再做出那些让儒家诟病的事情。
因此李家这桩辛秘,可以算得上是丑闻了,难怪大家对侧妃赵氏讳莫如深呢。
仿佛还嫌她的震惊不够似的,崔维桢继续说道:“不止如此,坊间传闻侧妃赵氏并非赵德明亲生,而是吕氏与赵德元私通所生。”
叶蓁蓁已经是一脸呆滞,古人这么会玩的吗
这种事就算是外人说起也十分不光彩,更别说向来不道人长短的崔维桢了。
他有些难以启齿,但此时又不得不说,免得蓁儿不知底细,在日后的交际中出了差错。
他轻咳了一声,继续说道:“空穴来风,必有其因。吕氏云英未嫁之时就与赵德元有了首尾,但因出身之故不能成为宗妇,便委身为赵德明,这才有了后头的发展。”
当然,传闻赵德明不能人道这种事,就不必说出来污了蓁儿的耳了。
第1185章 万分之一
叶蓁蓁叹为观止。
然后发自内心地问了一句:“吕氏到底是才华横溢的大才女,还是国色天香的大美人”
别怪她肤浅,她觉得这是正常人都会生出的想法。
无论是甘心当接盘侠的赵德明,还是冒天下之大不韪娶他的赵德元,所作所为都偏离时下世家行为准则太远了,很难不让人猜测吕氏是不是什么惊天动地的大才女大美人。
“吕氏才名不显,未曾听过什么传言,倒是美貌之名多有提及。”
崔维桢低头看了看容貌娇美如昔的妻子,目光柔和如水:“不及蓁儿万分之一也。”
哪怕夫妻多年,叶蓁蓁依旧为他的柔情而心动。
暖融融的内室情愫暗涌,炭火噼啪,明明灭灭,许久之后,才有一只手拨动火钳,熄灭的炭火又重新明亮了起来。
“该去娘那儿用膳了。”
崔维桢拔好了炭火,重新穿好了衣衫,才回到床榻边喊人,叶蓁蓁抱着被子滚了一圈,懒洋洋地说道:“不想吃。”
“你若不过去,娘亲又该发问了。”
这一句话威力十足,叶蓁蓁垂死病中惊坐起,热烘烘的被子滑落,她立马冻得打个哆嗦,崔维桢连忙捡起旁边的衣衫替她穿戴。
忽而,他手上的动作一顿:“再添一件围脖吧。”
叶蓁蓁下意识地摸了摸脖子,脸色微红:“好,昨儿个针线房刚做了一件白狐毛领,正好拿来戴一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