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旺夫小田妻(1096)

作者: 痕迹 阅读记录

张三知道夫人在给他搭架子,于是表现得不卑不亢,对着朱校尉作揖道:“日后多有叨扰,张某在此先谢过朱校尉了。”

“张兄弟太客气了。”

两人就这么寒暄了起来,叶蓁蓁见此满意地点了点头。

国子监与别宫相距不远,日后肯定是时常打交道的,别看这里曾是皇城,但因为中心外移,周围多有偏僻的地方,等到女子书院建立起来,麻烦肯定接踵而至,这就倚靠朱校尉和金吾卫们多巡逻,震慑一些宵小之辈了。

所以提前与金吾卫们打好交道,百利而无一害的。

只是,叶蓁蓁看了看前头正在与张三聊得火热的朱校尉,眉宇间不禁染上了一抹忧虑。

崔维桢看穿了她的心思:“蓁儿信不过朱校尉”

叶蓁蓁也不隐瞒,点了点头:“朱校尉品行似乎不是很可靠的样子,就不知道日后会不会生出什么事端来。”

且不说他,就说他手下的金吾卫们,也不知能不能管束得住。她开的是女子书院,若是旁边驻扎着一群兵痞子,那是万万不敢放心的。

兴许是她妇人之见吧,难免多思多虑了一些。

第1292章 落地生根

她本就是这样的性子,崔维桢一点儿也不觉得意外,为了让她安心,便劝道:“放心吧,以前是没必要,日后就不同了。只要女子书院建立,周围自然而然会热闹起来,衙役自然要严加巡逻,震慑那些宵小之辈。”

维桢向来是说到做到的性子,听他这么一说,她立马放下心来,开始与他讨论起书院的添置问题。

其他基础措施不必担心,张三和玉秀自然会处理好,叶蓁蓁操心的是藏书问题——一座正儿八经的书院,怎么能没有藏书呢

虽然女学生们不需要科举,但该有的四书五经、史书典籍肯定要准备的,当然,这些还不是让人为难的,这些书对于普通人来说难得,但对于藏书丰富的崔府来说不在话下——无论是捐赠还是让人抄书,总能把这部分空白填充了。

让人为难的是其他书籍。

比如说女红、厨艺和管家等等,这方面就没有专业的书籍可以指导,只能依靠名师教导。其实比起念书,女子书院的专业技能大多是实操性的,就比如说礼仪吧,总不能捧着一本《周礼》死读书吧总得让有经验的嬷嬷教导的。

叶蓁蓁并不打算开一家昙花一现式的女子书院,这家书院最好能够落地生根,若能起到萌芽作用是再好不过了。因此,书院在创办之初不可好高骛远,符合社情民意是再好不过的,最好让贵族和平民阶层的女子都能学习,并且学有所得,这才能让书院经久不衰。

琴、棋、书、画、女红、掌家、厨艺,这些肯定是必备,再根据学生的个人情况进行侧重点进修;除此之外,还可以设立设立医学、家政、营养护理、服装、化妆、舞蹈、戏曲等等专业。

前者主要是面对一些大家闺秀和小家碧玉,这些都是她们当姑娘家时必学的知识,若是学校能够给她们提供优质的教育,同时还能给她们提供人脉和交际,生源肯定不会差。

后者主要是面对一些普通百姓家的姑娘招生。这个招生就比较困难了,毕竟这时女子的地位低下,在家中要承担大量的活计,许多人连自由都没有,更别说花银子入书院读书了。

但这并非没有可操作的空间,首先解决入学学费问题,助学贷款便是个好法子,到时候可以在书院设立一个永善堂分部,一应操作手续都是熟练的,实施起来并不成问题。

当然,老百姓都怕负债,光凭一个助学贷款还不够,但若是毕业包分配呢这对于毕业生来说可是大杀器啊!女子书院乃圣上特批、明州府承办的书院,从这儿培训出来的专业人才,无论是官牙还是私牙都抢着要的!

比起去牙行买一些不知底细、水平参差不齐的下人,自然是与书院的毕业生签契约更加划算,别的不说,就凭这出身,主家用起来也倍有面子啊!

只要书院后期的宣传得当,想必无论是权贵富绅之家,还是入不敷出的平民百姓,都抵抗不了女子书院的诱惑啊!

第1293章 夫唱妇随

叶蓁蓁设想书院的前景,一时间心潮澎湃,恨不得现在就大展手脚,把书院红红火火地办起来,但在她低头时,看到满地的荒地杂草,又瞬间冷静了下来。

算了算了,还是不要好高骛远了。

此事急不来,估计要等到开春才能正式招生呢,先慢慢准备着吧,正好可以继续延请名师,做好充足的准备。

国子监很快就逛完了,对朱校尉表达了谢意之后,一行人便准备回去了。

张三和玉秀却是闲不住的性子,还未上马车呢,夫妻俩就来到叶蓁蓁的面前,张三先开了口:“夫人,我们就不随您回府了,如今正好来了国子监,就先留下来再仔细规整一下,再好好划算要怎么把地方给收拾好了。”

方才只是走马观花地看了一遍,一些细节肯定有所缺漏的,不然等到后来才发现问题,再修补还是小事,若是发生什么安全事故,那就是大事了。

张三的思虑还是非常周全的。

玉秀夫唱妇随,也在旁边跟着点头。

叶蓁蓁看了看天色,道:“我知道你们负责,但现在天色也不早了,你们先回去用膳,明日再来也不迟。”

她虽然急着把书院整理出来好早日招生开学,但也不差这一天两天,万一把自己的左膀右臂饿坏了,那可就得不偿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