旺夫小田妻(1105)
蔡夫人一副跃跃欲试的样子。
其实叶蓁蓁并不觉得监考有什么辛苦的,但是戴山长和蔡夫人一片好心,她若是拒绝了就显得有些见外了。
于是她点头应了下来:“那就劳烦蔡夫人了。”
“不过是看一场考试罢了,左右我闲着也是闲着,看一场考试也无妨的。”
蔡夫人笑道:“好教我提前领受一番学生考试的氛围。”
戴山长和叶蓁蓁都笑了。
于是,出于避嫌的考虑,蔡夫人选择帮忙监考了蒙学的考试。虽然不会有人质疑叶蓁蓁徇私,但多少还是省了些不必要的麻烦。
安排好之后,戴山长就与叶蓁蓁说道:“原本是想着年后再阅卷,但是学生们实在是热情高涨,年后阅卷就太慢了,所以我们决定明日就开始阅卷,大概需要两三日的时间,不知叶夫子是否有空回书院”
“阅卷乃要事,山长尽管放心,我自然会安排时间参加的。”叶蓁蓁说道:“再则,我这门课只需要给学生的画作评定等级,与诸位夫子们相比,实在是太简单不过了。”
自古以来,图音体美学科的考试都是简单的,其他科才是重点啊!
戴山长见她如此通情达理,心中十分感叹——都说贵人事忙,叶夫子不仅是知府夫人,还是正一品的宁国夫人,每日要处理的事物不知凡几,她能够来书院授课都是提前安排好的时间,现在临时通知明日要阅卷,他已经做好了被拒绝的准备了。
谁知叶夫子一点架子也无,可比书院里某些嚷嚷着没空的夫子好太多了!
难怪世人皆说宁国夫人亲和善良,这位贵人确实是没什么架子的。
但是说来奇怪,像宁国夫人这般出身寒门又居于高位的贵人不是没有过,但偏偏宁国夫人就不一样,她虽然没什么架子,但是没人敢轻视了她,这浑身的气派和作风,真是看不出丝毫农家女的气息。
果然是“腹有诗书气自华”!能把农妇教成才女,崔知府实在是我辈楷模啊!
戴山长心中暗暗敬佩,甚至生出了取经的念头,但是想到了崔知府的脾气,又悻悻作罢——何必去舍近求远呢,书院有个宁国夫人就够了!
第1309章 屹立不倒
有了蔡夫人的帮助,叶蓁蓁并不需要连续赶场,但她还是坚持在书院待了一上午,不为别的,就想留在书院陪陪孩子们——
毕竟是执端他们第一次岁考,她既然有身份之便,就趁机留在书院里陪孩子们吃顿饭好了。
她站在考场外等着。
天气有些冷,她披着狐裘斗篷,手里捧着汤婆子,站在回廊下看院子里枯寂横斜的枝丫,不觉得无聊,反而被这文气汇聚之地激发了些灵感和文思,一时间诗兴大发,想学那些才高八斗、满腹经纶的诗人一般吟哦一首诗,然而酝酿了许久,终究没能诌出一言半句来。
真是……这些年的诗都白读、白学了。
若是维桢知道,肯定摇头感叹“朽木不可雕也”吧!难怪他从不教她写诗,应该是觉得她无药可救了。
“唉,若是维桢在就好了,有了诗替,我又何苦为难自己费力思索呢。”
叶蓁蓁喃喃自语,可惜在府衙办公的崔维桢不能与她心有灵犀,更无法与她隔空通话。事实上,他因为案牍劳形,已经甚少有闲情逸致吟诗作赋了。
好在叶蓁蓁无需等待太久,随着铜钟被撞响三下,考试时间终于结束了。原本静悄悄的书院骤然喧闹起来,特别是蒙学舍这边,这群孩子格外活泼,人还未出来,那极具穿透力的声音已经传出来了。
有因为考试暂时结束而雀跃欢呼的,有大声讨论试卷答案的,还有呼朋唤伴一起去食堂用膳的……伴随着嘈杂的声音,一群小豆丁从学舍里走出来,三三两两,好不热闹。
走在最前头的小朋友眼尖地看到了站在回廊下的叶蓁蓁,立马刹住了脚步,立正行礼:“叔母……啊,不对,叶夫子好。”
叶蓁蓁望去,原来是宇文祁小胖墩,他身边还跟着徐氏布庄的少东家徐志行,此时正拘束地向她行礼。
不仅是他,身后鱼贯而出的学生们也注意到了她,立马停止了嬉笑打闹,恭恭敬敬地行礼问安——这样瞬间肃穆的效果,让叶蓁蓁怀疑自己是不是特别凶神恶煞。
于是她调整表情,露出一副自认亲切和蔼的表情,冲他们点了点头,道:“不必多礼,快去食堂用膳吧。”
这群学生才渐渐灵动起来,脚步静悄悄地越过夫子往外头走去,只是不少人的脚步格外慢,还故作不经意地回头偷瞄打量,待撞到夫子的视线时,立马面红耳赤地落荒而逃,像一群笨拙的小鸭子。
扑哧。
叶蓁蓁没忍住笑了出来,但又想到自己的身份,立马以手掩唇,严肃了起来。
这么多学生走出来,始终没见执端他们的身影,她不由看了看还站在旁边的宇文祁小胖墩:“祁儿,执端他们怎么还没出来”
宇文祁摸了摸小肚子,说道:“执端哥哥被人拉住讨教考题,现在还在学舍里面呢。我因为肚子饿了,就与志行先出来了。”
原来方才呼朋唤伴去食堂的小朋友是宇文祁啊!
难怪他娘卫氏总是忧心他吃成大胖子,这孩子真是吃货人设屹立不倒啊!
第1310章 公报私仇
说曹操曹操到。
正讨论着执端呢,学舍就走出一行人,其中有一位身穿宝蓝色衣裳,戴着一顶猩红帽子的男孩子被簇拥在人群中间,时不时有人向他询问着什么,他则是一脸严肃,一副不苟言笑的样子,那模样像极了他爹办公时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