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旺夫小田妻(204)

作者: 痕迹 阅读记录

至于风家兄妹俩,在风尚书离开后,跪着的风玉明一瘸一拐地站起来,带上不情愿的风玉冉离开了。

周训庭驱马上前,关心地问道,“维桢,你也要进宫吗风家那老匹夫是皇上宠臣,要是他添油加醋地告了一状,你不一定能够在皇上面前占据优势。”

叶蓁蓁顿时急起来,崔维桢却是一脸从容,仿佛胸有成竹的模样,甚至还有闲工夫叮嘱周训庭,“你们不必担心,我自有成算。训庭,路上拥挤,怕是不安稳,劳烦你送蓁蓁回去。”

担心人群拥挤是假,害怕尚书府的人乘乱出手才是真,毕竟以风家抢亲的作风,叶蓁蓁可谓是他们的眼中钉肉中刺了。

周训庭与崔维桢相识多年,知道他并非无的放矢之人,见他如此从容,焦虑的心情渐渐平缓下来,非常爽快地点头,“你放心,我会照看好嫂子的,你快进宫吧,莫让那老匹夫抢了先机。”

外人尚且相信崔维桢,更别说叶蓁蓁了。

虽然心中依旧带着点儿不确定和不安,但她还是露出信任的微笑,直接把红云的缰绳递给崔维桢,嘱咐道,“不要担心我,我没事的。倒是你,进宫后不许意气用事,莫要冒犯了皇上。若是……若是……”

若是真的抗争不过,那便答应这桩婚事吧,总比抗旨不尊,丢了性命强。

然而这样违心的话,她是如何也说不来。

先前为了怼风堇卿,她连纳通房妾室的大话都说出来了,可实际上呢,她心里是一百个、一万个不情愿,若是崔维桢真的有了新欢,她真的不知道该如何面对他了。

在古代,三妻四妾是合法的,崔维桢从未露出坐拥齐人之福的倾向,叶蓁蓁也忽视了这个方面,现在随着他身份的水涨船高,各种妖魔鬼怪都冒出来,各方压力和诱惑之下,他真的能够对她忠贞不渝吗

换句话说,这个时代的男人,包括崔维桢在内,有一生一世一双人的观念吗

叶蓁蓁突然迷茫起来。

直到脑袋上突然多了一个大掌,手掌的主人轻轻的揉了她几下,声音沉沉,带着让人信服的魅力,直通人心底,“不许胡思乱想,等我回来。”

说完,他踩着马镫跃身上马,直接在开辟出来的通道中急驰而去,很快就不见了踪影。

叶蓁蓁在原地发呆,连人群散去都未曾发觉,周训庭居然也在旁边陪着她,见她回过神来,才安慰了一句,“嫂子,你放心吧,从小到大,只要是维桢用心做的事,就没有不成功的。”

耳边仿佛还在回荡着崔维桢低沉悦耳的声音,叶蓁蓁的心渐渐安定下来,轻轻地点了点头,抬头时,眼中已是写满了期盼。

只希望,不要造化弄人。

第197章 皇帝宠臣

皇宫。

风堇卿不急不忙地赶到皇宫,然后被宫人告知,皇上在凤鸣宫。

凤鸣宫,乃皇后寝宫也。

他心中生出一丝不妙,但还是太监通报了,再过不久,崔维桢也来了,令人吃惊的是,通报回来的小太监直接宣读了两人的名字,让其去凤鸣宫见驾。

至此,风堇卿的心直直往下沉,待来到凤鸣宫,看到伴驾在侧的魏王,他不禁生出果然如此的感慨——

听闻魏王和崔维桢来往密切,曾多次在皇上面前推举崔维桢,这次发生了这么大的事不见魏王身影,本就让人奇怪,原来是直捣黄龙,进宫告状来了。

即便如此,风堇卿也只是稍感麻烦罢了,他身为宠臣的名头也不是白叫的,即便是皇后和魏王也不能撼动分毫。

不管各人心中如何思量,风堇卿和崔维桢都恭恭敬敬地向帝后见礼,很快就被叫起赐座了。

皇帝年号宣武,如今已经是年过半百的年纪,虽然鬓染霜白,但目光如炬,气势不凡,依旧可以看到年轻时俊美的痕迹,魏王与他有四分相似。

此时宣武帝的心情看起来不错,威仪天成的脸上带着一丝笑意,带着点儿打趣的口吻说道,“景俞,听闻你们翁婿不成,反成了冤家”

景俞,是风堇卿的字,皇帝对其以字相称,足见亲昵。

风堇卿心中生出得意,脸上却是一副惶恐和愧疚的模样,从座位上起身跪下,道,“微臣有罪,府中下人冒犯了状元郎,更是对皇上不敬,请皇上责罚。”

“哦怎么回事”

宣武帝惊讶地回头看向一旁的魏王,“煜儿,这事你可没告诉朕。”

周祁煜,也就是魏王,立马说道,“儿臣只是听闻了一耳朵,对事实详情并不清楚,不敢妄言,父皇何不听当事人说个明白呢”

魏王自然是知道事情原委的,但即便他作为儿子的,也不能明明白白地说出来,不然就有挑拨君臣关系的嫌疑了——告状也是需要技巧的。

宣武帝赞同地点头,直接点了点风堇卿和崔维桢,“好,你们来说说。”

风堇卿不着痕迹地看了魏王和崔维桢一眼,心中愈发确定这两人有关系了,不然魏王不会替崔维桢找机会——他刚才主动请罪是想告状,结果魏王一个“当事人”,连崔维桢都有了说话的权力了。

他心中恼怒,但也不妨碍他先抢过话头,道,“皇上,微臣得您恩旨招亲,绣球选中崔状元,谁知状元看不起小女,不愿承认此事。犬子为了小女的名声,激动之下与崔状元起了冲突,家丁不慎伤及御马,此乃大不敬之罪,还请陛下责罚。”

“不过是一匹马罢了,景俞不必介怀,朕的马厩里多的是宝马。”

风堇卿果然不愧他宠臣的名称,宣武帝竟是一点怪罪的意思也没有,还安慰了他一把。然后,他把视线落在另一个当事人身上,颇为好奇地问道:“维桢,景俞乃朕肱股之臣,家风清明,府上的千金更是贤良淑德之辈,你为何不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