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旺夫小田妻(317)

作者: 痕迹 阅读记录

崔维桢眉头一皱,低头看去,谁知叶蓁蓁压根不与他对视,素白纤细的手指自顾在拨弄着他腰间的香囊,从他的角度,只能看到她浓密如扇子的睫毛,和微微抿起的薄唇。

那股若有若无的烦躁再次在心口升起,他忍不住抬起她的下巴与她对视,“你在胡说些什么我何曾厌烦你了书上说孕妇容易多思多虑,你且放宽心,莫要胡思乱想。”

以前叶蓁蓁是多么骄傲自信的人啊,臭美得不行,自以为是天下第一美人,即便尚书府的千金争夺他,她也分毫不怯,更不会担心他喜新厌旧,现在怎么变得顾虑重重了

难道有人和她说了什么

崔维桢打定主意晚上回来要问一问丫鬟,这会儿也没多问,直接把人抱回床上,拿了被子给她盖上,轻声道:“继续睡吧,晚上下衙我再来陪你,我先去外院了。”

因为时辰太早,一般来说他早晨是不回给崔大娘请安的。

叶蓁蓁点点头:“你晚上一定要早些回来。”

崔维桢没多想,只当他最近没空陪着她,她在闹别扭了,于是脸上不由露出了笑,亲昵地捏了捏她鼻尖,眼中满是宠溺和温柔:“知道了,今日衙门没什么事,我很快就能回来。”

叶蓁蓁笑了笑,也没解释,目光落在他腰间的香囊上,心里像是被火燎一般,焦躁难安。

第322章 盐蘸西瓜

崔维桢离开后,叶蓁蓁睡不着,只是躺在床上发呆,等到时间差不多了,秋芜进来唤她起床,一脸的欲言又止,想来是不明白她为何不拦下那枚香囊,还把它挂到了老爷身上。

叶蓁蓁不做多解释,草草地用完早膳,去正堂给两位老夫人请安后就回了东厢房待着儿,芃芃带上针线活过来陪她,叶蓁蓁闲着无聊翻看医术,两姐妹有一搭没一搭地说着话,倒也消磨了时光。

将近晌午,天儿越来越热,叶蓁蓁想起崔维桢昨儿个带回来的两个西瓜,便把玉秀叫过来:“昨日老爷带回两个西瓜,正放在水井里镇着,你去切一只分了,再留一些西瓜做鲜奶芋圆。”

玉秀对此一窍不通,且不说她,就是她娘和吴婆子都没这个手艺——西瓜她们未曾听闻,那所谓的鲜奶芋圆更是不懂了。

于是她问道:“夫人,西瓜我们是知道的,观砚已经与我们说过了吃法,只是这个鲜奶芋圆我们闻所未闻,这是您新研究出来的吃食吗”

说起来叶蓁蓁许久没有亲自下厨了,这会儿心烦意燥看不下书,索性放下书,邀了叶芃芃:“四妹妹,别忙活了,交给丫鬟做就是了,姐姐带你去做吃食去。”

叶芃芃自小在乡下长大,乡下婆子们大着肚子下田干活儿多的是,倒也不觉得叶蓁蓁这会儿下厨奇怪,欢欢喜喜地应了下去,与她一同去灶房了。

只是伺候的丫鬟们大惊小怪,生怕夫人在灶房里被冲撞了或是磕碰着了,连忙去正房禀告两位老夫人,崔大娘想了想还是没阻止,只是说道:“最近蓁儿心情不爽朗,让她下厨消磨时光,散散心也是好的,嘱咐厨房的婆子们要仔细些,莫要让夫人磕碰着了。”

下人自是应是,快步走去汇报了,未几,便有灵俏的丫鬟端了一个素白的瓷盘上来,揭开盖子,上头叠放着红彤彤的西瓜片,那丫鬟说道:“老夫人,亲家老夫人,这是夫人着人切的西瓜,让奴婢送上来给您两人消消暑。夫人让您二位暂且吃着,留着肚子,等会儿要给你们做芋圆呢。”

崔大娘是吃过西瓜的,瞧着西瓜片还冒着白烟,想来是用冰块冰镇过的,顿时口舌生津,连忙招呼旁边的叶大婶:“亲家母,快来尝尝这西瓜,此乃回纥贡品,我此前曾尝过几次,最是爽口消暑不过。蓁儿最擅长研究美食,也不知她这会儿打算用西瓜来做什么吃的。”

叶大婶一听是贡品,眼神顿时不同,拈了一根竹签子挑起一片西瓜送进嘴里,一咬便是满腔的汁水,甜津津的甚是可口,连夏日的焦躁和酷暑都消散不少,只觉得整个人都轻松了下来。

果然不愧是贡品,这样的滋味圣品,真真是人间哪得几回闻吶,这一回上京,可真是长见识了。

崔大娘也吃了一签,到底尝出了不同,就问捧盘的奴婢:“西瓜上怎么还撒着细盐这又是什么吃法”

那奴婢看着眼馋,默不作声地吞了口水,才道:“回老夫人的话,是夫人着人切了西瓜后,吃了一口觉得不甜,便让人撒了盐,说是这样能提味。”

其他她们这些奴婢都觉得奇怪,听说这西瓜是甜的,上头洒了盐岂不是奇怪吗但夫人一向主意大,大家虽然觉得她在糟践东西,但也不敢反驳,都听了她的话把粗盐磨细,酌量洒上去了。

且不说奴婢们,就是崔大娘也是头一回有这种吃法,但不得不说,这回尝到的西瓜甜味确实比以往要足,她还以为许久未吃或是品种的缘故,没想到竟是因为撒了盐。

她顿时就笑了:“蓁儿在吃这一天赋上,绝对是无人能比,也就她的嘴刁,总能研究出与众不同的吃食来。”

若是没有一定的底蕴和身家,一般人还真养不出这般灵敏会吃的舌头,崔大娘虽然觉得纳闷,但也没有深想,这世上奇人异事多的是,蓁蓁不过是会吃罢了,也算不得稀奇。

唯有对自家女儿知根知底的崔大娘惊奇不已,觉得大丫真是翻天覆地大变化,她都快不认识自家女儿了——高门大户的水土果然能养人,连大丫那样的泥娃娃都改头换面了。

那奴婢见两位老夫人高兴,不由大着胆子说起话来:“夫人还让人挑了西瓜子,说是让人去庄子划一块地试种,这样来年咱们也不愁有瓜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