旺夫小田妻(504)
他只是略微一想就明白了,肯定地点了点头:“景宁县令确实是个好地方,伯父费心了。”
“果然又被你猜到了。”
没能等到询问,原以为还可以在崔维桢面前得瑟一番的周训庭失望极了,不过他很快就振作了起来,得意洋洋地说道:“景宁确实不错,我爹原本不放心我去外边当父母官,就怕我祸害了当地百姓,现在好了,景宁县有了空缺,日后这里是维桢你的地盘,行事方便得很,日后若是有什么不懂,父亲还能就近指导一二,简直是再好不过了。”
周训庭性子直,对官场的弯弯道道一窍不通,周少卿担心他到地方后被地主豪强欺负,政令不通,最后做不出成绩,与其外放还不如留在京城,所以一直把他押在翰林院,甚至有让他一辈子呆在翰林的想法。
但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没有到地方任官的官员是升不到高处的,虽然周少卿希望儿子一辈子平平安安的呆在翰林院,但有了机会,还是希望能抓住,给他镀上一层金,将来重回京城也能更进一步。
周训庭并没有想到自家父亲的良苦用心,他原本就不愿意出京为官,知道是景宁县才没有拒绝——作为崔维桢的铁杆好友,怎么能不紧跟着好友的步伐呢
他一直因为好友太难干而他帮不上什么忙而耿耿于怀,现在终于有机会为景宁崔氏保驾护航,他别提有多开心了。
具体表现在现在,他多喝了几杯,就激动地搂着崔维桢的肩膀大放豪言:“维桢,你尽管放心地在京城办你的大事,景宁这个大后方兄弟我给你看着!只要有我在,别人休想欺负咱们崔家人!”
第566章 酒令笑话
崔维桢轻笑了一声,举杯与他碰了一下:“日后还得仰仗县尊大人多多关照。”
周训庭没听出是打趣,举起酒樽一干二净,得意之色简直是溢于言表,若是他身后有尾巴,这会儿怕是要翘上天了。
这场面实在伤眼,楚凝嫣不忍直视,凑到叶蓁蓁耳畔吐槽:“训庭从小就是维桢的小跟班,若不是断袖之情不容于世,我怕他们身边都没咱们的位置。”
“噗!咳咳咳!”
叶蓁蓁一口酒被呛在喉咙了,咳得惊天动地,被喷了一脸的楚凝嫣直接懵了,侍宴的丫鬟们手忙脚乱地上前服侍,递手帕的递手帕、擦桌子的擦桌子,拍后背的拍后背,一团乱糟糟的。
崔维桢早在叶蓁蓁喷酒的那一刻就过来询问情况,只是叶蓁蓁正是不上不下的时候,满心的诡异和笑料还在酝酿,主人公就凑上来,她哪里忍得住
于是她非常果断地用手挡住了前来关心地崔维桢,在他疑惑不解的目光中以帕掩面,抖着肩膀笑了许久。
周训庭也凑了过来,替崔维桢问出了心声:“你与蓁娘说了什么惹她这么大的反应”
楚凝嫣正懵着呢,在丫鬟的伺候下擦去了脸上的酒水,对上了两双好奇的视线,特别是崔维桢,好奇中还夹杂着怀疑,仿佛她是什么罪魁祸首似的。
虽然她真的是罪魁祸首没错——谁知道蓁娘这么禁不起开玩笑嘛!
她心里在腹诽,可真不敢在俩人面前承认自己说他们坏话了,连忙睁大了一双明亮的大眼,特迷茫特无辜地说道:“没什么啊,就是最近京中新出了一个笑话,我与蓁娘行口令,输了就说笑话啊,蓁娘一时没忍住才差点呛住了。”
崔维桢将信将疑,缓过劲来的叶蓁蓁也连连点头称是,眼看着就把这个谎圆过来了,谁知周训庭急切地问了一句:”什么京中居然新出了我不知道的笑话嫣儿快快告诉我,免得日后见了京中的损友们,被他们嘲笑没见识!“
楚凝嫣:”……“
叶蓁蓁:”……“
这货简直是拆台小能手啊,哪有什么新笑话啊!眼看崔维桢的眼神愈发孤疑,叶蓁蓁就怕被他猜到什么,急中生智,忽而想起《笑林广记》中的一则笑话——垛子助阵。
讲的是一武官在战场将败之际承蒙垛子神相助,问其原因,答曰:“感汝平昔在教场从不曾伤我一箭。”
大周治军严明,军中将士皆是骁勇善战、真才实学之辈,《笑林广记》这种针砭时弊的现象是不存在的,对于时下人来说,武官射箭不中便是最大的笑话,更别说垛子神还前来报恩了。
奴婢们听了都低低地笑起来了,楚凝嫣更是毫不掩饰地捧腹大笑,压根儿就忘记了她是“讲笑话”人的身份。
周训庭好骗的很,已经连连称妙,合算着下回去狐朋狗友面前显摆了,但是崔维桢岂又是那么好骗的那意味深长的眼神看得人直发毛呢。
第567章 父子相争
叶蓁蓁是绝对不敢向崔维桢道出实情的,到时候他恼羞成怒,吃亏的是她自己,最后问不出结果的崔维桢只好放弃,只是从此以后格外提防楚凝嫣,仿佛她是什么猪朋狗友似的,惹得她私底下与蓁蓁吐槽了许久。
无心插柳柳成荫。
叶蓁蓁用来应急的笑话成为京城酒令上的常客,某日秦夫人在宴会上讲出来,还让她怔愣了许久呢——没想到周家两口子在景宁县,与京城的社交是一点也不落下啊。
当然,叶蓁蓁也不遑多让。
自从成了景宁伯夫人兼景宁崔氏的宗妇,她的社交关系一再扩大,除了京中各公侯伯府的人情往来,还要格外注重加强与各世家的联系。
在崔维桢的影响下,各世家陆陆续续分了宗,不少求上进的世家分宗代表纷纷上京求见皇帝,宣武帝也如愿地接见了他们,双方会见的结果皆大欢喜,因为利益同盟的关系,他们中的大部分人都成了崔维桢的势力,也为他日后的改革积累人脉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