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旺夫小田妻(573)

作者: 痕迹 阅读记录

叶蓁蓁手慢了一步,急急忙忙地把老妇人扶起来,见她额头没有磕破皮,才稍微松了口气:“大娘,您回去后安心养病,遵照医嘱吃药,等到身体痊愈了,一定要告诉我们这个好消息。”

“是是是,到时候绝对会永善堂报喜。”

老妇人走后,叶蓁蓁和宁阳公主都郑重向许太医和旁边赵太医道谢——叶蓁蓁当初邀请两位太医,只是抱着试一试的态度,没想到两位太医不仅答应了,还会紧跟全程,这简直是意外之喜。

许太医摆了摆手,道:“为医者,志于悬壶济世,我们还得多谢公主和夫人给我们这个机会呢。”

当然,如果没有宁阳公主和宣武帝要人,许太医和赵太医是没胆子离岗的,他们此前都是给皇室和权贵问诊,如今给老百姓问诊,可谓是感触良多。

医者仁心,能够帮助更多的人,谁又会不愿意呢

特别是赵太医,他此前是岭南的民间大夫,如今重新给老百姓问诊,只觉得亲切,便道:“公主、夫人不必见外,我们也想做一些行善积德的好事情哩,多积福报,总是没坏处的。我和老许已经商量好了,日后你们永善堂若是需要大夫,尽管来找我们。”

叶蓁蓁和宁阳公主相视而笑,这可是太好了,日后虽然不能常麻烦两位太医,但让他们担任永善堂的顾问是不错的,日后遇到什么疑难杂症,向他们询问也能名正言顺一些。

第684章 孩子问题

热火朝天的义诊活动持续了半个月才结束,经此一次,永善堂的名气彻底在京城、乃至整个大周打响,数不清的才子佳人为永善堂写下赞歌,老百姓的口碑也空前发酵。

不仅仅是“国色”的生意空前大好,就连其他赞助捐赠的商家,生意也迎来了一个小爆发,他们终于尝到了与永善堂合作的甜头,此后每个月都争抢着给永善堂捐赠银两,接着慈善榜的影响力打响自家商号的名气。

同时改变的还有京城府尹上下的态度。

因为叶蓁蓁折腾除了百善堂和永善堂,给府尹带来了不少麻烦,他们不敢怪罪百善堂的负责人肃王,但叶蓁蓁却被他们埋怨上了,但自从永善堂义诊过后,他们发现了一个好处——

许多商家主动给他们送孝敬了。

原因同样来自于宁国夫人的折腾,但这次的折腾是有好处的,商家举办活动送来了打点银子,他们辛苦之余,终于有了赚外快的机会,这种长期性的收入,足够抵消他们的怨气了。

当然,这些都是后话,暂且不表。

叶蓁蓁忙碌了大半月,还未等她有空歇息,宁阳公主此前的承诺兑现了——皇后要设宴款待永善堂的贵女们。

叶蓁蓁作为主事人,自然不能逃避,带着一群打扮得漂漂亮亮的女郎们进宫了。

她进宫的次数并不少,与皇后娘娘也算熟悉,在凤鸣宫也渐渐地放松了下来,她想要给手下的女郎们多一些表现的机会,全程都很低调,大多时候都在和宁阳公主或者魏王妃在说话。

叶蓁蓁和魏王妃的共同话题很多,其中一项,就是孩子的启蒙问题。

当初在旺仔的周岁宴上,两家已经商量好了,到时候旺仔要和魏王妃的四公子一起接受周老太傅的启蒙,旺仔如今三岁,也到了该启蒙的时间了。

魏王妃有些惊讶:“这么早就启蒙你也舍得”

她的四儿子如今五岁了,整日都是顽皮打闹,根本坐不住,因为是幼子的缘故,她和魏王都偏宠得厉害,至今都没让他启蒙呢。

叶蓁蓁没什么不舍得的,道:“三岁已经不小了,那小子在家整日撩鸡逗猫,皮得很,也该让他紧紧皮了。”

不就是送去上幼儿园嘛,叶蓁蓁觉得正常得很呢。

她这般洒脱豁达,却让魏王妃佩服不已:“与蓁娘相比,倒显得我过于溺爱四儿了,你说得对,玉不琢不成器,得让周太傅帮我们管管孩子了。”

她们又讨论起孩子的教育问题,讨论得热火朝天,旁边的宁阳公主就显得无聊了,因为她还没有孩子。

她成亲的时间不短了,但听闻女人生孩子犹如过鬼门关,一直不敢要孩子。她是金枝玉叶,不想要孩子,勇毅侯府的人也不敢逼她,便让她潇洒了这么些年。

听到嫂嫂和蓁娘又讨论起芃芃肚子里的孩子,她不由也动起了心思:“我决定了,回头我也生个孩子玩玩!”

第685章 近朱者赤

生孩子玩玩

叶蓁蓁和魏王妃都哭笑不得,也就宁阳公主才能说话这么不靠谱的话,不过也是,如若不是她贪玩,也不至于双十年华了,连个孩子都没有。

皇后娘娘对于女儿的开窍,真是开心得不行,她一直担心女儿的子嗣问题,如今这孩子总算是懂事了。

她顾不上和女郎们说话,握着女儿的手说道:“你如今可算是懂事了,母后日后也能少操一些心。”

勇毅侯府的老夫人三番两次地递牌子求见,让她劝解宁阳生孩子,她这个当娘的左右为难,现在好了,终于可以耳根清净一些了。

她又夸叶蓁蓁:“圣人有云,近朱者赤,见贤思齐焉,可见宁阳与你一起玩,还是有些长进的,本宫可得好好感谢你。”

那欣慰感激的语气,活像学渣家长在感谢一个带着她娃学习的学霸同桌。

叶蓁蓁满头黑线,又觉得好笑,道:“娘娘过誉了,臣妇不敢称贤,倒是公主殿下品德高雅,行事洒脱,臣妇与殿下相处久了,倒是染了几分豁达疏朗的性子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