旺夫小田妻(683)
原来如此,叶蓁蓁倒觉得这样的规定很好,虽然时人讲究落叶归根,但也有些佃户无根无萍,说不定连原籍在何处都不知晓了,若是政策一刀切,免不得又是悲剧。
至于当地官府愿不愿意让人落户这种问题,压根儿不用想,肯定是愿意,殊不知后世还有各地政府开放落户条件,吸引人才落户呢,更别说古代了。
农业经济的社会,缺的是什么人才当然是农民了!能够收到世家佃户落户,不仅能够增加赋税,还多了服徭役的人口,当地知府怕是做梦都要笑醒。
崔维桢要去找崔世昌,叶蓁蓁要找崔大娘,俩人办的都是正事,这下没空陪儿子了。
崔执端非常懂事,主动道:“我去找执明哥哥,我们约好了,下午要和六叔公家的叔叔们一块儿玩的。”
崔世昌和柳氏有两个嫡子,如今已经娶妻生子,那几个侄子的年纪还小,还不到和崔执端一起玩的年龄,他口中的叔叔,怕是六叔的几个庶子,年纪不大,虽然差着辈分,但也是能玩到一块儿的。
叶蓁蓁没有拦着,只是嘱咐儿子:“你爹爹正好要去找六叔公,你与爹爹一块儿过去,要先拜访了六叔公和六叔婆,才能去找小叔叔们玩,不可以捣乱,也不能玩危险的游戏,知道吗”
崔执端乖巧地点头:“娘,我知道了。”
叶蓁蓁让丫鬟叫来在偏房看书的崔执明,又是一番嘱咐,才放心地让崔维桢把来个孩子带走。
而她则是带着丫鬟们去了崔大娘居住的院子。
第826章 运筹帷幄
崔大娘住在荣禧堂,与叶蓁蓁只有一院之隔,不过几步的距离就到了。
崔大娘正在与丫鬟们说闲话,看到叶蓁蓁过来有些惊讶:“你这会儿怕是不得清闲,怎么有空过来”
无论是崔氏宗妇、景宁伯夫人还是宁国夫人,这几个身份只拎出一个就足够显赫,叶蓁蓁一回景宁县就收到不少拜见的帖子,就连向来不交际的崔大娘都收了不少,她才有此一问。
“我无暇接见,全都拒了。”叶蓁蓁在崔大娘身边坐下,看了周围的丫鬟一眼:“娘,我有事与您商量。”
崔大娘见她神色便知是大事,挥手让伺候人退下,才问:“有何要事”
崔大娘对儿子如今做的事情并不清楚,叶蓁蓁也不敢说得太明白,删删减减地把今日来此的目的说了:“……响应朝廷的号召是好事,但这毕竟是娘您的嫁妆田产,我们做子女的不好叫您吃亏,亏损的银子再给您贴补回去。”
“忠君爱国是好事,维桢如今是陛下的肱骨大臣,一言一行都起着表率作用,我这个当娘的,自然不会给他拖后腿。”
崔大娘就崔维桢这么一个儿子,如今儿子出人头地,日子顺遂,她自然也不会搂着钱财不放,毫不犹豫地说道:“不用贴补,直接走我的账目就是了,待我百年之后,这些都是归你们的,不必多此一举。”
话都说道这个地步,叶蓁蓁再推辞就显得见外了,毕竟崔大娘有她和维桢养着,也不指望田里的那些赋税收入,她便大大方方地点头,道:“兹事体大,必须要派信得过的忠仆去处理,娘亲可有中意的人选”
崔大娘很快就有了人选:“就让秋亭的男人李越跑一趟,他五房旧仆,又是伯府的副总管,办事也能让人放心。”
李越不久前已经在张三的推举下走马上任,如今正是干劲十足的时候,让他去办这件事是再好不过了。
事情就这么定了下来。
叶蓁蓁也不急着去应酬,留在福禧院陪崔大娘说话,大约过了一个时辰,崔维桢回来了,当然,他回来时也没忘记把俩孩子给带回来。
崔执端和崔执明这俩孩子也不知方才玩了什么游戏,大冷天的居然满头大汗,崔维桢一个大男人实在是粗心,就让孩子们汗津津地回来了。
崔大娘和叶蓁蓁都没空怪罪他,连忙围上来给孩子擦汗换衣裳,又不顾他们的抗拒,一人灌了一碗姜汤防寒才放心下来。
大过年的,要是见了风就不好了。
崔维桢一路上只顾着想事情,没注意到孩子的情况,这会儿面对母亲和妻子的双重指控,一时遭受不住,心虚地移开了视线。
崔大娘到底是心疼儿子,没忍心说什么斥责的话,反而让丫鬟端来点心让爷几个填肚子,崔维桢不饿,但也给面子的吃了一个,崔执端和崔执明玩了大半天,早就饿了,一口一个点心,吃得可香了。
叶蓁蓁也被勾起了馋虫,跟着吃了好几块才停下来。
福禧院不方便谈话,等晚上回到自家院子,叶蓁蓁才问崔维桢:“事情办得怎么样了”
“已经与六叔谈妥了,过几日他会亲自动身去办理此事。”
叶蓁蓁惊讶地趴到崔维桢胸口,不解的问道:“六叔亲自去办差使可靠的管事去办就行了,何必劳动他亲自去呢”
“崔家的田产不比娘的嫁妆,其中牵扯复杂,非六叔亲自去处理不可。”
崔大娘的田产虽然出自王家,但已经成为他的陪嫁了,怎么处理都是她的自由,但崔家的田产不同,虽然和清河那边已经交割,但下人却不是那么容易斩断联系的,崔家世仆的联姻错综复杂,牵扯的利益也不简单,寻常的管事回去压根儿怕是管不好这一摊子事。
当然,最重要的一点是,清河那边怕是会出手阻拦。
“他们凭什么阻拦”
叶蓁蓁一听就皱起了眉头,愤愤不平地说道:“崔家都已经分宗了,彼此各过各的,他们哪来的脸对我们指手画脚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