旺夫小田妻(763)
我等找到许家所在的村落,这才发现他们在附近山林中就养着几头竹熊,如今送到府上的两头便是许家所养。在下与许家人一番交涉,他们愿意出售这两头竹熊,并随赠两名族中子弟,高个子的是兄长,名为许大熊,矮个子的是弟弟,名为许二熊。”
熊大,熊二,是你们吗
叶蓁蓁嘴角抽了抽,差点没笑出来,不得不说这名字取得太敷衍了一些,不过,也不能期待目不识丁的老百姓能够取出多么好的名字,之所以没叫狗蛋,估计是有家学渊源的因素在里面。
相比于叶蓁蓁的吐槽,崔维桢想到的更多:“许家既然以训熊为生,为何籍籍无名,还隐居在偏僻的村落”
这也是合理推测,若是许家有名气,周玉等人早就打听到消息了。
周玉神色一正,连忙说道:“说来许家的遭遇还与十年前的蜀州知府有关……”
此前曾经说过,多年前蜀地官员曾向宣武帝进献过一头竹熊,那位竹熊正是十年前的蜀州知府。
许家以训熊传家,在蜀地颇有名气,甚至还能带着竹熊上街卖艺。蜀州知府得知此事,倍觉神异,不顾许家人的意愿强行把那头竹熊买下,没过多久就把竹熊当作宣武帝寿辰的贡品进献。
蜀州知府看中竹熊的通人性的,却不知那是许家人精心饲养的缘故,抢来的竹熊没有许家人照看,进京之后就精神不大好,再过一个月,直接病逝在皇宫的百兽园。
此事说大不大,说小不小。百兽园里全是各地进献的珍稀兽类,隔三差五就不乏有水土不服的兽类死亡,竹熊病逝,按照正常的流程销记就是了。
偏偏那蜀州知府的朝中政敌知晓了此事,大弄文章,在宣武帝心情不好的时候上了弹劾折子。
弹劾蜀州知府心怀鬼胎,进献病熊作为圣辰礼,有大不敬之罪……
好好的生辰礼物突然就生病死了,换作寻常人都会心生膈应,更别说站在权力顶端的宣武帝了,当场就怒上心头,直接把蜀州知府一撸到底,贬做了平民。
瘦死的骆驼比马大,被废的蜀州知府要找政敌报仇有些难,但迁怒许家人还是非常容易的。
于是许家当时被打压得无法生存,同时又担心自家被皇帝清算,便顺势退居山野,隐姓埋名,以待来日再次出头。
而这次,便是他们认为能够重振家族的机会,周玉等人无需付出多少代价,就得到了两头竹熊和两名随行的饲养员。
叶蓁蓁听完,唏嘘不已。
难怪古人推崇“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实在是手艺人和老百姓的抗风险能力太低了,明明是无妄之灾,也有可能会受到高位者的牵连,导致一蹶不振。
与她的多情感慨相比,崔维桢显得平静又冷淡,这样的事情他见得多了,只不过对方与妻子的爱宠有干系,他才心甘情愿多花些心思。
他接着问:“可曾打探清楚那位蜀州知府是何人”
“打探清楚了,那位蜀州知府早已经病逝,不过他的政敌还好好地在朝野中活跃着呢。”
“是谁”
周玉朝隔壁看了一眼,明明没有外人,他还是下意识地压低了声音说道:“是风尚书。”
原来是他。
崔维桢微笑:“现在是鸿胪寺风少卿了。你在外消息不灵通,莫要叫错了称呼。”
周玉惊讶地睁大了眼睛。
恪王正儿八经的岳丈居然被削成了这副模样,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恪王他还好吧
其实,恪王究竟好不好外人无从知晓,自从清渊阁大火受伤之后,他先是被接到宫中养伤,等到正侧妃的父亲被削了官爵后,他就回了恪王府,至今闭门不出,据闻还在养伤呢。
因此那些受他牵连而被关押的各大世家们求诉无门,又实在抗不过宣武帝的压力,最近已经陆陆续续地释放佃户,上缴赋税了。
当然,这些都是题外话,暂且不表。
崔维桢有事向周玉交代,已经避去另一边详谈了,叶蓁蓁顺势把许家两兄弟叫过来问话。
许家两兄弟学过官话,但是说得不是很好,叶蓁蓁勉勉强强能够听得懂,交流也没有什么大问题。
叶蓁蓁把照顾大熊猫的各种规矩和要求告知他们,并征询他们的意见。毕竟是从后世总结来的经验,相比许家自行摸索的法子自然好上太多太多,许家两兄弟闻之大喜,不仅没有反对,还答应指导珍稀园其他下人一起伺候大熊猫,看起来很好说话的样子。
叶蓁蓁松了口气,总算没有什么不可外传的规矩,不然她得多费一些功夫才能把此事搞定。
人事工作已经安排好,她终于可以心无旁骛地欣赏她的绝世大可爱了!
第898章 熊迷心窍
两只熊猫似乎确认环境并没有什么大危险,开始四处探索新环境,叶蓁蓁精心准备的各种丰容环境理所当然地入了它们的尊眼。
熊猫宝宝小小的一团,干干净净的毛色黑白分明,像一颗软绵绵的糯米团子似的在游乐区爬来爬去,肉嘟嘟的小身躯带着憨态可掬的萌感,这里瞧瞧,那里瞅瞅,最后看中了小木马,爬上去一屁股坐下去摇晃了起来。
熊猫宝宝一点心机都没有,很快就被玩具收买了,发出高兴的嘤嘤嗯嗯声,声音又细又嫩,直把人萌到心里。
熊猫妈妈警惕性更高一些,它前前后后里里外外地把园区探索了一遍,然后爬上木架子上坐着,视线正好和外边的叶蓁蓁等人对上,似乎在观察着陌生人和陌生的地区。
从它们的精神状态来看,它们适应得还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