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旺夫小田妻(786)

作者: 痕迹 阅读记录

即便如此,楚凝嫣在这期间遇到的问题也不少,经常跑回京城取经,淡然,她不敢让怀孕的叶蓁蓁伤神,取经的对象变成了萱娘等人。

当然,取完经之后再去找叶蓁蓁小聚就是了。

现在善堂的事渐渐稳定下来,楚凝嫣多多少少松了口气,这次回京就向叶蓁蓁透露了一个想法:“我想把两个孩子接到景宁一块儿住。”

叶蓁蓁有些惊讶,当然,并不是反对,而是一直支持她把琦琦和晋辉两个孩子接到身边照顾,只是因为周家二老反对才一直不能成行,只是不知道她为何突然又有了这个决心。

楚凝嫣苦涩一笑:“琦琦和晋辉常年不与我们住一块儿,关系上难免有些生疏,这次我回来,琦琦还问我是不是要生妹妹,以后再也不疼她了。”

小孩子会这么说,肯定是听到了什么风言风语,这些话从哪儿传到她耳里的就不必追究了,从这件事上反映出一个问题,孩子与他们到底是生疏了,才会如此地缺乏信任和安全感。

叶蓁蓁想到自己二胎时崔执端的表现,赞同地点了点头,执端在她身边长大都会患得患失,更别说常年难见爹娘的双胞胎姐弟了。

“让周训庭亲自出面吧,自家孩子总得接到身边教养的,至于启蒙也不必担心,把夫子一道带去景宁就是了。”

若是再这么下去,孩子是真的和爹娘生分了。

第920章 首当其冲

最后琦琦和晋辉还是跟周训庭和楚凝嫣一块儿回去了景宁,算是皆大欢喜。

崔清岚和武安侯府嫡次子宇文辞的亲事有条不紊地进行着,合八字、送聘礼、请了佳期,叶蓁蓁还喝了一杯媒人酒,只等佳期一到,两个有缘人就成亲了。

就这么忙忙碌碌地过着,终于等来了崔维桢的第一封家书。

他应该还未收到叶蓁蓁寄去的书信,这封信是他在路上遇到返京的商人时写的,比起上一封书信的仓促更多了几分从容,信中他一再嘱咐叶蓁蓁好好养胎,不必记挂于他。

第二封信是他抵达明州后写的,叶蓁蓁寄到明州府的信件他已经看到了,对于她“丰富充实”的日常生活表示非常满意,还简单地与她说了一些明州本土的风俗民情和一路见闻,至于加固河坝、赈济灾民等相关内容只是一笔带过,典型的报喜不报忧。

第二封书信之后,叶蓁蓁就再也没收到他的信件了。

不过关于明州的事情频频传来京城,当地的形势并不乐观,暴雨连日不停,决堤的河坝建筑不易,往往是刚垒起堤坝,下一刻就被汹涌的洪水所冲毁。

当地百姓更是处于水深火热之中,连日不停的大雨导致水位增高,整座城池像是泡在了水里,许多百姓家中房屋已经被泡毁,只能跑到山丘上扎帐篷求生。

大雨和大水不仅仅带来摧毁,还会带来伤病和瘟疫。

叶蓁蓁听闻明州发生瘟疫这个消息时,脸色瞬间苍白,幸好玉秀和秋芜反应快,及时搀扶住她摇摇欲坠的身子,但看到夫人捂着肚子冷汗直冒的模样,顿时吓了一跳。

“快!快去请大夫!”

玉盘像一阵风似的跑了出去。

得知消息的崔大娘和叶母纷纷赶来,叶大勇碍于亲家母在,没有进屋内看女儿,但也在院子里急得团团转。

好在余老大夫和余芷很快就来了,一番诊断后很快就有了结论:“夫人这是忧思过重,猝不及防间受到惊吓,惊动了胎气,煎服安胎药喝上两剂即可。不过夫人要放开心怀,疏肝理气才是。”

他开了药方交给孙女,余芷立马拿着药方去抓药煎药了。

当然,他也退到外边等候了。

屋里的崔大娘难得发了脾气:“受惊吓受了什么惊吓你们是怎么伺候的!”

玉秀和秋芜都战战兢兢地跪下去认罚,嘴巴却像是锯嘴的葫芦似的一言不发,一句狡辩或者解释的话都没有。

崔大娘看得愈发生气了。

叶母不由把视线落在女儿身上,她猜到可能是女儿有意隐瞒,伺候人才不敢多言。

叶蓁蓁从剧痛中缓过神来,压抑着心中的后怕,勉强地替玉秀和秋芜辩解道:“娘,不关她们的事,我方才在葡萄架下坐着,猝不及防看到一条小花蛇,一时间吓到了。”

崔大娘冷笑,并没有相信她的鬼话:“那忧思过重又是怎么回事你是不是私下打探维桢的消息了”

叶蓁蓁沉默了下来。

为了让她安心养胎,关于明州府的消息都不被允许传到叶蓁蓁耳里,只是她多日未曾收到崔维桢的消息,心中担心愈胜,便悄悄打发秋芜去打探消息,这才有了今日这事。

她的沉默让崔大娘肯定了自己的猜测,也没有继续拷问的想法,直接吩咐道:“秋芜伺候主子不周,罚半年俸例,杖一十。”

秋芜作为众所周知的耳报神,在这次风波里首当其冲。

秋芜也没有辩解讨饶,而是老老实实地磕了头:“奴婢认罚。”

“娘!”

反倒是叶蓁蓁急了:“不关秋芜的事,她只是听命行事而已,要罚您就罚我吧。”

崔大娘怒火压不下去,横了她一眼:“真当我不敢罚你”

叶母连忙从中说和:“亲家母,你消消气,蓁儿也是急昏了头,看在她是一心系着女婿的份上,你就原谅她这一回吧。”

然后她又瞪了女儿一眼:“你就少说一两句,你担心女婿,你婆婆的担心并不比你少,她不仅要担心儿子,还得操心你这个孕妇,夜里就没睡个安稳觉。你多体谅一下你婆婆,好好养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