旺夫小田妻(790)
崔大娘感慨不已,叶家虽然门户低一些,但亲家公和亲家母是真的没话说,虽然没什么大文化大见识,但为人都朴实又通情达理,没那么多乌七八糟的事儿,不知有多省心呢。
随着天气越来越冷,年关越来越近,叶蓁蓁越来越不爱动弹了。
叶母也担心女儿在外边溜达感染了风寒,最近只是让她在屋子里转几圈,屋子里暖和,叶蓁蓁总爱犯困,但偏偏睡不着,只能半眯半醒地靠在软榻上,脑子乱糟糟地想着一些乌七八糟的事情。
估计是以为她睡了,崔执端压低声音与外祖母说悄悄话:“外祖母,我爹是不是不能赶回来过年了”
叶母最近也在寻思这件事呢,不过不敢与亲家母和女儿提一言半语,就怕她们俩听了难过。
这会儿外孙子一问,她就有些为难,距离年关只有十多天了,大女婿还没能回来,想必是真的赶不回了。
不过她心疼大外孙子,不忍他伤心难过,便哄道:“这不是还有十多天吗说不定你爹就在回来的路上了。”
崔执端还真信了,偷偷掰着手指头数日子,叶蓁蓁看着心酸,却没有点破,只能看着儿子日渐一日地失望和低落,等到府里挂起了红灯笼,贴上了窗花,连对联都贴起来后,崔执端终于没忍住红了眼。
叶母这下急了,她当初就不该给孩子希望,不然也不至于失望,她使尽了法子都没能把大孙子哄好。
崔执端抽抽噎噎地说道:“爹爹去年答应过我的,以后每年都要和我们一起剪窗花,贴对联,今年他爽约了,只剩下我一个人剪窗花了。”
叶蓁蓁是孕妇,不能动剪子的。
叶母连忙哄他:“你爹爹是朝中大官,办的是造福百姓的大事,今年情况特殊才不能回来陪你过年,明年肯定能陪你。”
崔执端依旧神色恹恹,始终高兴不起来,不过在叶蓁蓁面前,他又收起了心里的难过,若无其事地陪着娘亲聊天散步,但是以他稚嫩的演技,早就显露了端倪。
叶蓁蓁心疼得暗暗掉眼泪,却又无济于事,因为崔维桢的书信已经寄了回来,明确指出不能回京过年了。
朝廷拨了赈灾银子,他作为钦差大臣要把灾后重建工作做好,根本没机会回京与亲人过团圆年,不仅仅是他,包括郭敬在内的所有人员都不能回京的。
自古忠孝不能两全,这次是真的体现到了淋漓尽致。
叶蓁蓁见不得儿子闷闷不乐,不停地想着法子哄他开心,时不时让他听一听妹妹在娘亲肚子里的动静,和他一块儿给妹妹编故事,这么一分散注意力后,他的情绪渐渐好了起来,至少不会躲起来偷偷哭了。
懂事的孩子大家都心疼,一个五岁大的孩子强颜欢笑的样子,任谁看了都于心不忍。
现在他转移了注意力,不仅叶蓁蓁松了口气,崔大娘和叶母也放下心来。
第924章 总角小儿
时间如白驹过隙,稍纵即逝。
恨不得日日陪伴在大女儿身边的叶母终究还是回去了叶府,即便她百般不舍,但作为亲家,即便是为了照顾女儿,也没有大过年的待在女儿婆家的道理。
因为新年终于来了。
这次不用叶蓁蓁操心,过年的一干事物都准备得妥妥当当,崔府一家子红红火火地迎来了除夕。
除夕似乎与往年并没有什么不同,照着往年旧例过着,但因为少了一家之主,即便有丫鬟婆子在旁边凑热闹,依旧显得无比冷清。
崔大娘和叶蓁蓁都心不在焉,下人们来拜年,匆匆打了赏就让他们告退了,崔大娘对着叶蓁蓁说道:“你带孩子们回去休息吧,我自个儿守岁即可。”
“不,我们陪你。”
叶蓁蓁即便已经困得打瞌睡,还是坚决地摇头,若是崔维桢在府里,她可以毫无负担地回屋休息,但崔维桢不在,她又怎么忍心让崔大娘一个人孤零零地守岁
本来就够冷清了。
崔执端和崔执明也一左一右的陪坐在崔大娘的身边,崔执端说道:“我是家里的小男子汉,爹爹不在,我要替爹爹守岁,祖母,我们都陪着您。”
崔大娘和叶蓁蓁揉了揉他的脑袋,欣慰地笑了。
叶蓁蓁打起精神来,好不容易过一趟年,怎么也得热热闹闹才行,于是她让婆子们从仓库里抬来烟花,道:“挑些好看的烟花燃了,咱们也热闹热闹。”
崔执端蠢蠢欲动,叶蓁蓁冷酷无情地断绝了他的念想:“不行,你还是个孩子。”
崔执端叹了口气,他到底什么时候才能长成可以放烟花的大人呢
“那执明哥哥呢执明哥哥可以的吧他已经八岁了!”
崔执明也期待地看着叔母,他虽然乖巧,但也有男孩子的调皮天性,对烟花爆竹垂涎欲滴,很想亲自动手放一次烟花。
结果叶蓁蓁同样无情地拒绝了:“不行,八岁也是小孩子。”
崔执明与崔执端一同叹气。
崔执端数着手指,他今年六岁,两年后像执明哥哥这么大的时候同样不能放烟花,毕竟在娘亲眼里,八岁还是小孩子呢。
他不由问道:“娘,多少岁才算是长大”
“舞象之年。”
崔大娘凑趣,笑着揉了揉孙子脑袋上的羊角髻:“总角小儿,算不得是少年郎呢。”
舞象之年,那不是要等到十五岁吗
崔执端立马像是霜打的茄子似的蔫了下来,他牵住祖母的袖子讨价还价:“太久了,祖母,再稍减一些年岁可好李舜安七岁就能放烟花了。”
崔大娘做出一脸为难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