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旺夫小田妻(972)

作者: 痕迹 阅读记录

崔大娘看到他们,招手让他们过来坐,同时还让丫鬟们上菊花茶:“过来喝杯茶消消渴。”

崔维桢和叶蓁蓁见了礼才坐下,叶蓁蓁举起茶盏轻呷了一口菊花茶,放了蜂蜜的菊花茶一点儿也不苦涩,反而有一股淡淡的清甜和爽朗在喉间流淌而下,她整个人都精神了。

不愧是她亲手做的茶,果然还是这么好喝!

她看了崔维桢一眼,道:“馨宁给我抱着吧。”

抱着孩子也不方便喝茶解渴啊。

崔维桢舍不得正抓着他衣襟玩的女儿,摇了摇头:“不用,我不渴。”

叶蓁蓁:“……”

这人怎么跟个小孩子似的

她十分无奈,只好亲自端着茶送到他嘴边。才刚说着不渴的人乖乖地张开了口,一下子就把一盏茶喝个见底。

叶蓁蓁似笑非笑:“要不要添杯”

崔维桢脸不红心不跳地点了点头:“要。”

得了,这人脸皮比城墙还厚,别指望他会不好意思了。

叶蓁蓁让丫鬟再添一杯,又亲自伺候他喝了一盏,这才停了下来。在这期间,三个小子凑在一起嘀嘀咕咕,时不时朝这边张望几下,也不知道在说些什么。

崔维桢却是眯了眯眼,对着崔执端说道:“宁老先生这会儿应该已经回来了,执端,你去宁老先生的院子一趟,让他给你看一看牙齿。”

崔执端:“……”

该来的还是来了。

原以为能够拖一拖的崔执端整个人都蔫了,低低地应了声是,和祖母请安告退了。

崔大娘不知其中内情,直到从叶蓁蓁口中得知了事情经过,立马有些不好意思——蓁儿一直不让执端多吃甜嘴,她总是控制不住孙子的撒娇偷偷给他吃,换而言之,执端闹牙疼,她也有一部分责任。

正因为理亏,哪怕心疼孙子也不好意思开口安慰了。

第1116章 隔三差五

崔执端从宁老先生的院子回来后,难逃喝药的苦难,没有一天不是苦着脸的。

叶蓁蓁看了既是心疼又是好笑,不过能够借此治一治那小子的臭毛病也好,看他下次还敢不敢偷偷吃甜食不刷牙。

自从上次和崔维桢去蹴鞠馆看比赛后,叶蓁蓁就没太多的兴致再去观赛了,最近因为卢氏母女俩的广泛宣传,济世堂的体检业务大涨,人手又开始不足了,她又是花费了些心思四处招募名医了。

至于崔维桢,他甚少有空闲的时候,作为一府之尊,他要处理的政务多到不可想象的程度,且不说城外的沟渠工程还需要他盯着,时不时要往施工地跑一趟,一天下来,有时候叶蓁蓁甚至都见不着他的人影。

也不怪他忙碌,随着秋季的尾声逼近,寒冬将近,沟渠疏通工程就越来越不容易了。一来是土地僵硬不方便施工,而来是农夫们要过冬,无论从哪个方面来讲,对施工都非常不利。

等到来年开春,农夫们又要忙着春耕,能空出时间做工的农夫就更少了,即便能够抽出少量的人手,工程进度还是得拖下来。

在崔维桢最初的规划中,起码要在今年沟通段家渠和北沁河之间的河道,此乃整个河道网络的枢纽,只要段家渠成功沟通,接下来的工程能够以点带面,会更加轻松一些。

当然,最重要的是能够在开春之前打通河道,对于百姓们的春耕大有好处,特别是靠近段家渠的几个村子,以后就不用大老远去挑水灌溉了。

挖渠的农夫们深谙这个道理,特别是最近村落的农夫们得知如果施工快的话,他们村子明年能够收益,白日里的工作更加卖力了,村子里的那些老弱妇孺们甚至自发过来帮忙,倒是让监工的段家管事们感慨不已。

叶蓁蓁从崔维桢口中得知此事,心中也是感慨不已。对于老百姓们来说,曾经的劳役是避之不及的存在,如今撇开工钱不谈,那些自发来帮忙的百姓们,何尝不是抱着朴素又美好的愿望呢

只要能够让自家过上好日子,他们心中自有一杆秤。

正是如此,崔维桢更加不能亏待自发来帮忙的村民了,特地找来段家的管事嘱咐一番,让他日后也给这些村民准备银钱和饭食。

若说段家管事一开始没抱着占便宜的心思肯定是骗人的,好在他还知道分寸,崔知府隔三差五要去河段巡查一番,若是苛待了施工的农夫们,反而落个不是,影响了主子的名声,所以他虽然没有给自发帮忙的百姓们准备工钱,但也是管饭食的。

现在知府亲自嘱咐,他自然不敢再当作不知,与自家主子汇报一通后,又多支取一笔银钱用来结算了。

这日,叶蓁蓁随着崔维桢一起巡查河道,不过是一段时日不见,河道的工程已经完成一大半了,想必再过半个月就能够结束了。

现在已经是十月下旬,天气已经有些冷了,叶蓁蓁今日出门前还添了件秋衣,可是看到河渠上的农夫们还是穿着单薄的粗布衣裳,便觉得有些不忍。

虽然她知道穿着轻便是容易干活,但其中的艰难也颇让人动容。

他们走过时,更好看到一位老妪带着小孙女运沙土。

因为河道过高,铲出的泥土自然不能甩出去,这就需要人工把沙土运出去,这时候可没有那么多运输的小斗车,更多的是靠人工运出去。

那些前来帮忙的老弱妇孺们干的就是这样的活儿。

运送的工具是竹篓,这种竹篓被手巧的农人编制得十分紧实,哪怕是沙土也不容易漏出去,叶蓁蓁所见到的老妪和她的小孙女正背着一大一小的竹篓,正从沟底往地面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