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带着空间物资重生1958(47)

作者: 桃桃 阅读记录

付伟民要一点点瓦解于、李两家各自的亲密关系,让他们不再像之前那样抱团,这样一个小队才好管理。

苏小冉可得在这件事上给付伟民搭把手。

“大娘,这罐槐花糕您留着吃,我再给先明爷送点去。”苏小冉说。

从村尾走出来,苏小冉并没有先去李先明家,而是在经过村口的时候给秦大夫老两口送了一些,感谢两位这些年来行医治病,相当于是以大队会计的身份对两位孤寡老人的慰问。

之后,苏小冉又去了老王婆家。

老王婆也是村里的孤寡老人,当年她儿子和丈夫躲进地窖,却还是被搜了出来,一起抓走,再无音讯。

比起能行医治病的秦大夫老两口,老王婆日子过得苦多了。

苏小冉推开院门走进去,她记忆里有这个院子,可自己真正过来,心里还是有些不舒服。

土堆的墙有一小半坍塌了,没有修补。

房子的茅草顶老远就能看到不少歪掉的地方,要是赶上下雨天,不知道得漏成什么样。

屋门开着,苏小冉站在院门口往里看,屋内漆黑一片,阳光似乎照不进那矮小逼仄的房间。

“王奶奶?”苏小冉站在门口轻轻地喊了声。

没一会儿,老王婆扶着墙走出来,她是个小脚女人,走路不稳。

看到是苏小冉,老王婆脸上露出笑容,“是小冉丫头啊。”

“王奶奶,我来看看您。”苏小冉说着,快步走过去。

她卸下背篓,从里面抱出一个瓦罐,“后山上的槐花开了,我摘一些做了槐花糕,送来给您尝尝。”

“快拿回去,你跟你爹也不容易。”老王婆推辞。

苏小冉直接进屋,她想着把瓦罐放下就走,可屋里除了一张床,桌子凳子什么都没有。

或许以前是有的,可能随着时间推移,那些东西坏了;又或者日子太难过,老王婆拿它们换粮食了。

这屋子也是真的黑,房子和屋门都太矮,泥堆的墙,没留窗户。

苏小冉深吸了口气,转身把瓦罐递给老王婆,“王奶奶,我这是代表大队来慰问你们这些孤寡老人,槐花糕您收下,往后大队会尽量照顾你们的。”

苏小冉都这么说了,老王婆只好收下,嘴里连声说着谢谢大队,谢谢苏小冉。

苏小冉按照记忆又去了几家,都是村里最困难的人家,之后她才去找李先明。

苏小冉刚进院,李先明的小孙子就冲堂屋喊,“爷!小冉姐来了!”

苏小冉笑着走过去,本来想摸一下这小子的脑袋,结果发现人家比她长得还高。

然后苏小冉一秒钟被打回她也只是个小姑娘的事实。

还好李先明从堂屋出来,缓解了苏小冉的尴尬。

“先明爷,我下午做了点槐花糕,送点来您尝尝。”苏小冉笑说。

她卸下背篓,从里面抱出个瓦罐。

“来就来,拿东西干啥。”李先明客气。

他本想客气推让一下,可刚一走近,闻到罐子里飘出来的清香味道,李先明推不动了。

“这是……放了蜂蜜?”李先明颇识货地说。

苏小冉点头,“槐花糕配槐花蜜。”

这回李先明不客气了,直接收下,把瓦罐递给自己小孙子,“给你小冉姐把罐子腾出来。”

苏小冉被李先明请进堂屋,她似感慨地说,“先明爷,您知道我先前的处境,要不是咱村里的人,我这条命怕是早没了,哪还等得到我爹回来?槐花糕做出来,我想着给那些帮助过我的人送一点,可是……”

第41章 空间下雨

深吸一口气,苏小冉才又说,“我以前每天睁开两眼就有干不完的活等着,从没有机会去别人家串门,我今天才知道,咱们村有些人家日子真的快过不下去了。

“并非他们懒惰,实在是不得已。像孤寡老人王奶奶,她身体不怎么好,走路都不利索,根本干不了重活。

“还有村西的冯春、冯秋兄妹俩,两个孤儿,冯春才14岁,顶多算半个劳力,冯秋8岁,除了挖点野菜、捡点柴火,她啥也干不了。

“还有……”

苏小冉说着去送槐花糕的一些人家,他们很努力,他们的付出已经超出自己的能力之外了,却仍然活得艰难。

归根究底,还是社会生产力水平整体低下的原因。

可这话能说吗?

苏小冉只能在说出几户特别困难的人家之后,长叹一声摇了摇头。

随后,苏小冉突然又笑了,“瞧我,咱们成立大队,合理分配劳动,让每一个人都吃上饭、吃上肉,好日子很快就会来的。”

聊了也有一会儿了,苏小冉站起身,“先明爷,那我就先回去了。”

“我让小虎送你。”李先明说着,也起身。

“先明爷您别送了,我自己能行,这边离村部不远。”苏小冉客套两句,背着自己的背篓离开。

李先明在门口站了一会儿,才回院里。

苏小冉今天过来,是点他呢。

村里那么多劳动力不足的家庭,他们更需要养猪场的工作,比如冯家那两个孤儿,比如老王婆。

只是……难呐!

当夜。

苏小冉照例回空间睡觉,她刚铺好自己的被褥,一阵带着湿气的风吹到脸上。

苏小冉抬头看天,只见刚刚还满天璀璨星河,此刻乌黑一片。

有雨?

苏小冉不敢耽搁,立刻动用意念将怕淋的东西往木屋以及村部她住的那间屋子转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