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晨昏边缘(52)

作者: 九根琴弦 阅读记录

石洪森不停地用鼻子出着粗气,一会在沙发上换一下姿势,一会点燃一根烟自顾抽了起来,他在思考着,也在尽量避开马天明那犀利又让他厌恶的眼神。

“提示一下,你可以先从有医疗纠纷的患者里想。”董海涛说道。

“知道,知道。”石洪森很不耐烦,他低着头看向地面,眼神游移不定。许久之后,突然,他的眼神定住了。

马天明身子挺了一下,问道,“想到了?”

石洪森眼睛看看马天明,又看看董海涛,像是在犹豫,迟迟不肯开口。

“想到了就说。”马天明再次说道。

“想到一个。”

“是谁?”董海涛着急的问。

第三十章 姜晓赟

“我不确定,不该吧。”石洪森自言自语道。

“到底是谁,快说。”马天明加重了语气。

“大概,大概有 20 年了,我刚评上副主任医生 1 年多吧。那年,岭东县医院请我去做手术,一个小男孩,做的挺顺利的,好像是,好像是几天后,岭东医院的医生打电话告诉我说感染了。”石洪森努力的想着。

“做的什么手术?”马天明问。

“好像是……隐睾,就是一侧睾丸下不来。这种现象很常见,这都是小手术。”石洪森说。

“继续说。”马天明说道。

“好像那个医生给我打电话说,说那孩子感染了,问我怎么处理。我说,我就说感染了就抗感染治疗吧,术后感染不是常有的事么。”

“之后呢?发生了什么?”

“之后,之后好像又过了几天,医生告诉我,感染没控制住,就,就切了。”

“切了什么?”马天明追问。

“是,是……睾丸,好像整个外部生殖器官也坏死,一起切了。”石洪森缓缓的说道,眼神不敢和马天明如炬的目光有任何交集。

马天明看向董海涛,“岭东。”

马天明是在提醒董海涛,神秘人落脚点的房东说过那人是岭东口音。董海涛心领神会,点了点头。

“他叫什么名字,多大年龄,家庭住址知道么?”马天明追问道。

“都这么多年过去了,我哪儿记得住啊。”石洪森说道。

“他们家人后来找过你么?”马天明问。

“没有,联系我的是岭东县人民医院的医生,他说家属情绪很激动,我就让他把那孩子住院的手术费都退了,已经做出赔偿了。手术不都有个意外嘛,这是概率问题,科学问题。”石洪森说。

“你觉得现在说这个还有意义么?”马天明说道。“那个医生叫什么名字,联系方式?”

“我找找……”石洪森翻着手机,他已经没了那名医生的联系方式。

“没了,好像姓……牛,叫……名字想不起来了,当时大概 40 多岁吧,一个姓牛的医生,普外科,岭东县人民医院的。”

“如果你出门,一定让警察跟着,我建议,还是不要出门。”马天明即将出门,又回头对石洪森叮嘱道。

“我知道。”石洪森见马天明他们如此严肃,心里也生出几分畏惧,此时才感觉到危险可能就在眼前。

董海涛带着张浩赶到岭东人民医院,说明来意。院办的人又联系了人事处,最终查到当年普外科的姓牛的医生叫牛兴顺,已经辞职十几年了,即使不辞职现在也该退休了。张浩拨通了档案上留的电话,是空号。

张浩联系了岭东公安局,辗转查到了牛兴顺家在岭东的柳河镇,现在经营一家超市。两人立即赶赴柳河镇。这是一个发展的还不错的镇子,在一家超市门前,他们看到一个老人坐在椅子上晒太阳,旁边放着一副拐杖,老人一条腿垂在地上,一条裤管从大腿根部开始截断,缝在了一起。

“大叔,您好,向您打听个人。”张浩问道。

“打听谁?”

“牛兴顺您认识么?”

老人上上下下看了张浩和董海涛几眼,“啥事儿?”

“您是牛兴顺?”董海涛也从老人的长相上看出和档案里的十几年前的照片几分相似。

“是我。”牛兴顺说。

“我们是正阳市刑侦支队的,向您了解点情况。”

“哦,警察同志啊。请坐吧。”牛兴顺说着用手指了指旁边摆着的小板凳。

董海涛拉过一条凳子坐下,理了理头发。说,“这晒着太阳是挺舒服啊。”

“冬天了,正是晒太阳的时候。警察同志,想了解点啥?”牛兴顺说。

“是这样。我们现在正调查一起案子,有些事儿呢,可能涉及到岭东县人民医院的一个病人,想找您了解一下情况?”董海涛问。

“现在不叫岭东县人民医院了,叫岭东医大六附院。我辞职都十几年了,恐怕不一定能帮上忙。”

“您当年是外科医生?”董海涛问。

“普外科。”

“那您认不认识一个叫石洪森的人?”

牛兴顺听到这个名字眼神突然警惕起来,又看了看董海涛和张浩。“你们问他做什么?”

“我们想了解一下当年一位患者的手术情况,大概二十年前,是不是有一个小男孩儿在岭东人民医院普外科住院,隐睾,您的病人,请的正阳市人民医院的石洪森来做的手术?”董海涛问道。

“你们问这个干什么?”牛兴顺警惕更高了。

“我们正在办的一件案子牵涉到石洪森,也可能牵涉到当年做手术的那个小男孩儿。”董海涛说。

“不错,有这么一个小男孩儿,是我的病人,当时,科室从正阳市人民医院请的专家来做的手术,请的人,就是石洪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