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重生田园地主婆(694)

当锦曦拆开来一瞧。果真如此。熟悉的眉眼,翘着嘴角笑时,嘴边淡淡的笑纹。只不过这回文鼎手底的她,身上的夏裙也随着季节的变幻,换成了秋装。头上依旧是一片素雅,没有半点装饰。腰间造就系着锦曦特色的大蝴蝶结。

小玩偶的背后,除了刻着一个纤细的小字‘曦’,还提了一首诗。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是李商隐的那首‘夜雨寄北’,写于诗人遥居异乡,被一场秋雨阻隔了归家的行程,于是给远在故乡的妻子写去的一封家书,以抒发思念的情绪。

这就是说,他归期未定了,归期未定,是不是就代表着。他身后的那些麻烦事还没有处理干净?

锦曦抬眼望去。树林子里的枫叶,已经染红了大半,眼看着这场秋风也要过去。很快便要过冬了,文大哥,还是归期未定。

收到礼物的欣喜里,免不了还是搀进了一丝失落和担忧……

她扶着牛车直直站着,将那小木偶在掌心轻轻揉捏了几下,细细感觉着上面的每一道雕痕,似乎能通过此物,而穿过时空的界限,去切身的感受文大哥在雕刻此物时的心绪……

……

农历九月二十八,秋高气爽,万里无云。老梁头和陈医正,在梁愈忠的陪同下,带着丰厚的礼品,专程去了一趟孙家沟。尔后接上孙老爹一道,几人动身往更山里面的郑家凹而去。

孙老爹和梁愈忠做媒,为粱礼胜求取郑桃枝一事,正式登门提亲。

随后带回来的喜讯是,郑家那边自然是欢田喜地的应下了,郑家的老姑母,桃枝的亲娘甚至欢喜得当场落泪。

粱礼胜和桃枝的婚事择在农历的十一月初六,是孙氏在村里的半仙那求的好日子,宜娶宜嫁。

桃枝毕竟前面走过几家,照着桃枝本人和郑家那边的意思,这婚事一切从简就成。但是,粱礼胜却不是这么想,他想要正儿八经的将桃枝赢取进门。在成亲之前,必须得照着规矩接桃枝和桃枝的娘家人来老梁家上门做客,算是双方正式认亲。

陈医正理解并支持二外孙的做法,并许诺粱礼胜的婚事一切花销,他来承担。老梁头纵然心里有点不太乐意,但陈医正都开了口,他也不好反驳。

日子过得飞快,晃眼就到了十月初三,距离桃枝去老梁家上门还有五日不到。

初三日早上早饭后,锦曦照例要出门去镇上铺子里,孙氏早已等候在门口。

“前几日送去镇上哑巴弹匠那的几床棉絮,怕是弹好了,我跟你一道去镇上,顺便取来。”孙氏絮叨着,和锦曦并排朝着院子大门口而去,后面跟着董妈。

“回头再在镇上的布庄,给扯几匹喜庆欢闹的被面,最好能寻到那种八子捧福的缎子。你表姨还有一个月就要成亲了,我得给她做准备几套床上的行头!”孙氏一路边想边说。

锦曦微笑着听着娘在耳边絮絮叨叨的盘算,桃枝和粱礼胜要成亲了,虽然郑家那边欢田喜地,但是,郑家当家的不是桃枝的娘,而是桃枝的嫂嫂。

她嫂嫂早已放出了话,说是前几回都给姑子准备了嫁妆,如今家里孩子们越发的多了,日子紧吧起来,没能力再给姑子置办嫁妆,横竖也不是大姑娘上轿头一回。

而桃枝的娘根本就没有什么体己,又是心疼又是无奈又是对儿子媳妇的不满。孙老爹和孙老太看不下去,两个人都在张罗着为桃枝准备嫁妆,多多少少总不能让闺女光杆子的进老梁家的门,那将成为别人永远的笑柄。

孙老爹忙着张罗打制箱子柜子的事情,孙老太则在张罗盆桶之类的过日子的小物件。孙氏这边则揽过其他的物什。当然,他们在做这些事情的时候,都是瞒着桃枝进行的。

而桃枝,则在婚事被敲定下来的翌日,便照着规矩回避,回了深山里的郑家凹。

而粱礼胜这边,因为今年的稻子打理的不错,收成好,棉花地稍逊,但是粱礼胜依旧很是激动。

他跟梁愈忠那合计。打算就留下一家人一年的口粮,其他的全都卖了换钱,用来置办成亲的家事。

秋收后田地里有一阵短暂的农闲,粱礼胜也没闲着。但凡村里还有邻村人家有翻盖屋子的瓦工活计,他都接下,每日起早贪黑的挣钱。

孙氏看在眼底喜在心底,觉着粱礼胜真是不赖。于是,便盘算着大房那边棉花收成不好,金氏素来不会持家。家来别说床上盖的了,就是粱礼胜梁礼青他们过冬的冬衣,也没一件完整的。

孙氏原本是想着把棉花留着给家里人都做新棉衣,但这会子改了主意。张罗着将自家那两亩地的棉花,拨一大半出来,先给桃枝置办几床新被褥,垫的盖的,还有桃枝和粱礼胜两人的冬棉衣,也都一并弄齐全了。

若是还有剩下的棉花,就给家里的几个孩子们,给做了袄子。其他人就等到明年的棉花收成再做打算吧!

来到镇上。锦曦便跟孙氏和董妈分到扬鞭各自行事去了。等到晌午饭前她们二人再次回到千里香铺子的时候。可把锦曦和崔喜雀吓了一跳。

两个人拎着的挎着的,全是东西。别说是一洗一换的床上行头了,即便是粱礼胜和桃枝婚后四季的衣裳料子。孙氏都给准备妥当了。

崔喜雀双眼放光的奔上去,一件件翻看着孙氏采办来的东西,一边惊叹着道:“三嫂,桃枝和胜小子这是哪辈子修来的福分哪,瞧瞧你这给置办的东西,我的个乖乖,这到底是娘家人还是婆家人?”

上一篇: 择君嫁(重生) 下一篇: 重生之东汉皇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