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侯爷,夫人今天也靠玄学杀疯了(258)

作者: 栗子有点甜 阅读记录

所以沈玉宜一进城,就打算直奔沈翊绪的宅子而去。

刚进城就是沿雀河而建的主街,琳琅满目的商铺酒肆让沈玉宜看得有些眼花缭乱。

忽然,前面传来一个女人的哭声:“大夫,求求你了,救救我的女儿吧,你是燕州城最好的大夫啊!”

沈玉宜他们放缓了马的速度,看了过去。

只见一个头发花白的妇人紧紧抱着一个大夫的腿,身上粗麻的衣服打了几处补丁,正苦苦哀求着。

被拉住的大夫有些无奈,叹道:“安家娘子,不是我不救,只是你家姑娘这病太古怪,我前前后后去了三次,也没有看出来是什么病啊。”

听到大夫的话,女人的双眼一点一点被绝望填满。

她轻声呢喃道:“我的栀儿……谁来救救我的栀儿。”

她闹出来的动静不算小,已经围上来不少人。

其中有认识她的人,有些可怜地说道:“她家女儿,生得漂亮人又机灵,原本被任府买了去当大丫鬟,结果突然被撵了出来,说是个狐媚子,不检点呢。”

“这不,撵出来的时候还偏偏生了怪病,这眼瞅着就不行了。”

沈玉宜细细听了一会儿,又见那妇人就这么跪坐在地上,等人群散去了,她还是没有动,就那么两眼发直,嘴里不断念叨着。

她翻身下马,将马交给了风雨声和梅雪,让他们先一步去沈翊绪府上,看哥哥在不在。

然后她和陆承景、李舟走到了那妇人跟前。

沈玉宜蹲下身问道:“这位夫人,能否问问你女儿的怪病是什么症状?”

那妇人抬起头看向她,见她和身后的两个男子穿得都十分普通,长相却都是极为出挑,纵使那身量稍高些的公子带着面具,也能看得出他气度不凡。

像是抓住了最后一根救命稻草。

第233章 安栀

妇人一把抓住了沈玉宜的胳膊,哀求道:“姑娘,姑娘救救我的栀儿,求求你了。”

沈玉宜将她扶起来,温声说道:“那可否先带我们过去看看?”

妇人连忙点头:“好好好!”

看她身上的粗布麻衣,应该是燕州城中的寻常人家,甚至比寻常人家还要穷上一些。

她的住处倒是离雀河不算远,就在雀河以西的民巷中。

三间旧屋子,一个打理得很干净的小院子就是她的家。

妇人一脸迫切地将沈玉宜带到了西边稍小一些的屋子里。

屋内只有一张土炕,一张破方木桌子,桌子上放了一个豁了口的碗和被磨掉了漆的水壶。

土炕上躺了一个女子,沈玉宜走近看了看。

那女子生得十分漂亮,柳叶眉丹凤眼,嘴唇又薄又小,是一个典型的古典美人。

但是她的雪白的肌肤之下却不是透着红,而是死气沉沉的黑。

整个人透出一股灰败之感,显然命不久矣。

一看到女儿,妇人便忍不住开始抹眼泪:“我就说那些个大户人家,净是些吃人的地方,当初我就不同意她爹将女儿卖进去,可是!”

“你又在胡嚷嚷什么!”门口进来一个拿着旱烟的中年男人,他有些不满地瞪着妇人说道:“那时候儿子等着看病救命,不将这丫头卖进去,哪来钱救你儿子的命!”

“再说了,她进去以后穿金戴银,不比跟着我们过这穷日强!”

说着,男人又看了一眼床上的年轻女子,脸上露出一个恨铁不成钢的表情:“本指望她能在任家混上个姨奶奶,这可好,高枝儿没攀上,命马上就要搭进去了!”

一听这话,妇人登时就急了,忍不住指着男人的鼻子骂道:“她是你的女儿,你的骨肉!不是青楼里的妓子!”

一顿争吵过后,男人气哼哼摔了旱烟走了,在女人哭着的诉说声中,沈玉宜有些明白事情的原委了。

床上躺着的女子叫安栀,是这家的大女儿,她下面还有一个妹妹一个弟弟。

安栀从小就生得漂亮,是附近出了名的小美人儿,人又机灵,周围的街坊邻居都喜欢她。

在她十二岁那一年,任府不知怎的相中了她,非要花重金买她去做丫鬟。

安栀娘哪里愿意,可是那年年景不好,小儿子又生了重病,没钱医治,为了救弟弟,安栀便主动卖给了任家。

好在她漂亮又聪明,一进任府,就去给和她一般大小的任三小姐当了贴身侍女。

接下来的生活确实如她父亲所说,在大户人家当贴身侍女,吃穿用度都要比寻常人家的女儿好上许多。

可是在安栀十八岁的这一年,她却突然被任府撵了出来。

说她狐媚惑主,这样的罪名在这个时代对一个女子来说简直就是灭顶之灾。

安栀从此一病不起,直到现在。

沈玉宜看着床上呼吸微弱的安栀,轻轻皱了皱眉。

这任府好生奇怪,无缘无故地非要上赶着买人家的女儿做什么?

她又细细看了看安栀,她的面相已经有油尽灯枯之相,这副模样不像是突然生了病,反倒像久病不愈的症状。

思及此处,沈玉宜问安栀的母亲:“她从前回来探过亲吗?”

“逢年过节偶尔也会回来。”

“一切可正常?”

安栀娘仔细回忆了一下,点点头:“都好,没什么奇怪的地方。”

突然,外面传来了一个十分尖锐的女声。

“安栀娘在不在?任府给你送钱来了!”

一听到这个声音,方才还十分安静的安栀娘突然站了起来。

她拿了放在院子里的扫帚就冲了出去。

沈玉宜三人见状连忙跟了上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