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侯爷,夫人今天也靠玄学杀疯了(310)

作者: 栗子有点甜 阅读记录

等吃得差不多了,沈玉宜才问出了自己最想问的问题。

“丁香姑娘,这里到底是什么地方?”

丁香听到她这么问,猛地一拍脑门,说道:“瞧瞧我,光顾着吃了,都没有好好给你们介绍一下!”

“我们这里呢,不属于大盛也不属于北蛮,毕竟藏在这样的地方,谁都管不到!”

“那你们这座小城,叫什么?”李舟问道。

这话让丁香有些为难了,她皱着眉想了好久,最后摇了摇头:“我也不知道,好像没有人给我们住的地方起名字。”

“不过有没有名字又有什么重要呢?这方圆百里,只有我们这里有一座城,大家在这里都过得无忧无虑就够了。”

说着她拿起一块绿豆酥,咬了一口,露出了惊叹的表情:“外面的食物这么好吃吗?”

沈玉宜有些好奇:“你从没有离开过这里吗?”

丁香点点头:“从我有记忆开始,我就在这里了,外面都是黄沙,黄沙的外面还是黄沙,我们这里的人没有人愿意离开这里的。”

吃完饭回去以后,沈玉宜他们聚在一起综合了一下丁香的描述。

这座藏在沙漠中的小城没有什么贫穷富贵,权贵阶级之分,大家的生活水平似乎都差不多,都依靠着这里的自然资源自给自足,就连银钱在这里不是特别吸引人的东西。

每个人都很享受这种生活,他们就这么祖祖辈辈生活在这里,不主动打听外界的消息,也不和外界有来往。

在丁香的描述下,整座城都有一种安静祥和,岁月静好的既视感。

玉韬十分感慨地说道:“真是奇妙,这世上竟然还有这样的地方。”

沈玉宜闻言笑道:“这里倒是让我想起了一个地方。”

李舟和玉韬都来了兴趣:“什么地方?”

“桃花源记中的桃花源。”

看着两人脸上的迷茫,沈玉宜才想起了,这世界哪有陶渊明?更别提《桃花源记》了。

她轻叹口气:“罢了,就让我来给你们大概讲一下。”

第280章 桃花源

“大概内容呢,就是一个捕鱼的人,因缘巧合之下进入了一个藏得很深,风景很美的村子,那个村子里的人安居乐业,世世代代都生活在这里,从来没有想过去外面看看,见到捕鱼人也都十分热情地招待他。”

“根据他们自己所说,他们的祖先是为了躲避连年的战乱才藏在了这里,一藏就是几百年前,根本不知道外面的乱世已经结束了,甚至朝代都更迭了几次。得到热情招待的捕鱼人离开以后,就告诉了当地的官员,派人去找,却再也没有找到。”

玉韬颇为惊奇地说道:“听起来倒是真和这里有几分像,不和外界接触,安居乐业。”

沈玉宜却想起自己无意中在网上看到过的一则分析,大概是桃花源记中,捕鱼者去的村子其实根本不存在,那里其实就是一片坟墓,所谓的村民其实全部都是鬼,只是他们不知道自己死了,仍旧像活着时一样生活着。

比如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其实是在暗指前宽后窄的陵墓甬道。

而其中排列整齐的民房和用阡陌来形容的村子与其说是一个村子,不如说更像一个坟场。

当然,这些或许只是过度解释,但是却让沈玉宜不得不警惕当下他们所处的环境是否安全。

这种无端的猜测她没有告诉玉韬和李舟,只提议道:“我们一会儿不妨出去走走,一来找找陆承景他们的下落,二来也熟悉一下周围的环境,这个地方,实在让我有些不安。”

李舟和玉韬也产生了同样的感觉,三人便喊着马大一起出了门。

正如丁香所说,整个镇子既不属于大盛也不属于北蛮,走在路上的人有人眉清目秀,一看就是中原人,也有人五官深邃,皮肤有些发黑,显然是北蛮人的长相。

两个敌对了几百年的民族,异常和平地生活在这个小镇上。

这个镇子的规模远远大于大盛的普通小镇,论规模,几乎可以算是一座小一点的城了。

但是整座城镇中没有任何经营场所,比如酒楼、客栈甚至连个卖馒头包子的都没有。

与其说是一座城镇,不如说是一个规模特别大的村落,这里的人似乎能够完全利用这里的自然资源自给自足,没有必要再进行额外的赚钱活动。

更奇怪的是,沈玉宜四人走在街上,每一个人都能看出他们是外地人,不断有人热情地向他们打招呼。

也有人毫不避讳地和身边的人议论他们。

“咱们这好久没有生人来了,这一下子来了四个。”

“是啊,希望他们能够喜欢这里。”

他们的对话乍一听似乎没有什么问题,却总让沈玉宜心中觉得哪里不太对劲。

这时一个长得十分面善的大娘递过来一筐葡萄:“孩子,拿去吃吧,这是我自己种的葡萄,特别甜。”

李舟瞅了瞅,问道:“这怎么卖?”

大娘的表情和沈玉宜说要给丁香钱时的表情如出一辙,她将葡萄往李舟怀里一塞:“不卖,我们这里的人不卖东西,拿去吃就行。”

李舟接过来,问道:“这还有地方不卖东西的?你们不赚钱吗?”

大娘反问:“为什么要赚钱?”

这一问让李舟彻底噎住了,他张了张嘴,竟一时想不出什么反驳的理由。

见四个人都不说话了,大娘才笑呵呵地说道:“我们这里的人啊,自己种的菜啊水果的都够自己吃了,也没人想着卖,若是谁家不够了,街上说一声便会有人送去,和睦得很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