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心术:救命!太子妃你爹太难撩(128)+番外
但听到有人在这寒冬大雪的天气光着脚,姜芙心里还是一紧。
小圆带着眼泪扎在猫的身上,猫嫌弃的一叫,立马挣脱了小圆的桎梏,跑走了。
小圆哭花的脸就暴露了出来。
姜芙看着她那张哭的不仅有眼泪,还有鼻涕的脸,也是带着嫌弃,嫌弃也不忘给她递了帕子“快擦擦,难怪猫嫌弃你呢!”
话落,姜芙又说,“若是难过的话,可以去给徐伯帮忙,帮忙多熬两锅粥。”
姜芙说着话,又重新拿起笔,她说“小圆,这世间苦难太多了,我们做不了救世者,我们能做的就是尽自己所能,做一些助人的事。”
这也是前段时间姜芙想明白的事。
她注定不是那个改变时代的人,那么在顺应洪流的时候,在洪流之中给那些沉溺挣扎的人一些温暖,或许还是可以的。
小圆听完姜芙的话,立马擦了擦眼泪鼻涕,然后小鸡啄米似的点头“嗯嗯,奴婢都听小姐的,奴婢这就换身衣服,去给徐伯帮忙。”
姜芙笑着点头,也不忘叮嘱她“量力而行,别冻着自己了。”
“嗯,奴婢记下了,小姐你有事让人去喊我。”
小圆去帮忙了。
姜芙也想去看两眼,但孙嬷嬷看着外面还飘落的雪花,怎么也是不能让,“夫人要是惦记那粥棚的情况,老奴代您去看就好了。”
“这外面天寒地冻,路又湿滑,夫人是万不可前行的。”
孙嬷嬷拦着不让,姜芙看看自己的肚子,也不敢执意给人添麻烦。
刚好赵婉君听说了姜芙用自己私房钱,在国公府外设粥棚的事,也带了自己的私房钱过来,想尽自己的一片心。
见姜芙想去外面看情况,赵婉君就说“我代母亲去看看情况吧!”
她把装着自己私房钱的匣子给姜芙看“希望这点银子能再给粥棚添些粥。”
然后赵婉君就代姜芙去了粥棚,在外面料理一应事宜,盛粥,分发米粮,忙活了两个时辰。
赵婉君虽露面了,但怕冒领了功,所以不停的提起姜芙,“母亲一直挂念着粥棚的情况,不知道大家有没有都喝到热粥,可是母亲这会身子重,不能亲自过来看看,我代替母亲过来照料一二。”
第110章 模仿不了,只有诋毁了
姜芙施的粥不是白粥,是加了肉丁,豆子,蔬菜等东西,用猪骨头熬煮出来的粥。
而且不仅粥,愿意登记牙牌的,她还发二两粳米,带五岁以下孩童的,还给二尺布,这实在是大恩德。
至于为什么五岁以下儿童才能领到二尺布,是因为如果不是家里真的困难,姜芙想,没谁会因为这二尺布,寒冬大雪天,还带着幼童出门来领这二尺布的。
带着这么小的孩子出门,肯定是家里极其困难的。
孩子不像老人,老人就是年纪大了,只要能为家里创造收益,即使他们自己本身不是情愿的,家里人也会让他们情愿的。
可这孩子就不一样了,人心总是向下的,对幼儿总是多很多溺爱的。
愿意带着幼龄孩子在寒冷天出门的,抛开那些狠心的,总是日子要过不下去的。
狠心的也就狠心吧,希望看在那二尺布的份上,能对孩子好一些吧!
不少人领了热粥,东西,直接就去国公府府门外跪下,重磕了一个头才离开的。
可见大家也是知道感恩的。
国公府施粥,还散米的事,很快就传遍了京城。
很多远在城外的居民,也冒着严寒,守着城门开的那一刻,就涌进城来,然后排队等在国公府搭粥棚的地方。
粥棚的五口大锅,从早到晚不停的熬,雪白的米不停往锅里倒,早上刚宰杀的猪,到了晚上也就只剩下一些猪皮,还有猪脚,猪头,和猪下水了。
这些东西,都让徐伯做主给了那些帮忙的管事了。
管事的,有些是找了府内的人成的亲,也有的是在府外找的人。
但不管怎样,他们在外面都是有宅子的,这些东西他们带回去,可以处理好,一大家子吃了。
虽说国公府并不苛待下人,可谁又不想多吃口肉呢!
而且在府外忙活,到底是比在府内辛苦的多,得些小恩小惠的,那些人心里也就没了怨气,反而觉得是个好差事,毕竟能得些东西。
国公府内大小事基本都是徐伯处理,这些年他事情都处理的好,所以没谁去管一头猪的残骸是怎么处理的,姜芙更没空过问。
国公府每天来领东西的人虽然多,可就是这么多的人,每天物资所花费的银子,也不过百来两银子。
而她拿出来的差不多有万两白银,按照如今这个花销,花完都得几个月。
所以她只想着,多写一些话本子,再多挣些银子,然后帮助更多的人。
小圆去帮两天的忙了,每天都回来跟她说,来的孩子有多可怜。
尤其是那些小女娃,又瘦又小,穿着还单薄。
“夫人,幸好你提前交代了,孩子领的粥必须当场喝。”
“好些人带着瓦罐来的,领着瘦弱的女娃,又是领布,又是领粥的,但是背过身去,他们就要把粥往瓦罐里倒,根本不舍得给家里的女娃喝一口。”
“还好我们有人看着。”
“但也有的人会瞪着自家孩子,那些孩子有的就不敢喝。”
“还好我们看着呢,跟他们说,粥不让孩子喝完,不能拿走布,那些人就赶紧催促孩子喝了。”
小圆虽然说着人性黑暗,但她也能接受人性黑暗。
怎么不能接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