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读心术:救命!太子妃你爹太难撩(135)+番外

作者: 一颗不倒翁 阅读记录

姜芙听着赵渊的意思,是无所畏惧。

姜芙也就点头,只是问赵渊,“那将军府应该是没有通敌叛国的吧?”

赵渊刚刚说到这里的时候,并没有直白的说清楚,姜芙想肯定是没有的,所以要不要写清楚,最后剧情总要穿插出,将军府被冤枉,事情真相大白的过程。

赵渊却摇头,“这个不用说清楚。”

不用说清楚的原因是,一旦被陷害倒,根本没有洗清冤屈的那一天。

正是因为没有洗清冤屈的可能,才更可怜。

就像姜芙今天被喊入宫。

真的就没有危险吗?

虽然姜芙安全出宫来了。

进出宫也是皇后娘娘赐的轿辇,看似照顾的很周到了。

可那有如何呢?

那是姜芙身子康健,心性也够坚韧,若是胆小的妇人,巨大的担忧跟惊惧下,极有可能让她自身跟孩子都出问题。

到那时候,就算皇上跟皇后相信了他们的话,消除了对他们国公府的疑心,又有什么用?

有赏赐,又有什么用?

所以这段剧情不光是让陈安兰入不了太子府的,也是给皇上看的,他可以疑心重,但也要看情况。

有些事,藏在私下里做就好,不必要事情没有任何分明前,就开始折腾人。

这样折腾人,寒了别人的心是正常的。

皇上又如何?

他保的是明君。

若是昏君,民不聊生,家人不安,他又何苦前线厮杀。

所以有些话不必说清楚,该清楚的人清楚是什么意思就好。

姜芙又问赵渊“这事着急吗?”

“要是着急,我马上就写。”

赵渊依旧摩挲着她的手,“不着急,按照你的速度来。”

姜芙这个话本子,只是为了增加舆论,等丞相府连吃重击之后,再配合着这话本子,让他们给百姓提供一个茶余饭后的谈资。

第116章 拿我们不当人啊

然后就是阻了陈安兰的路,都不是什么着急的事。

赵渊说了不急,姜芙也就真的没着急。

第二天,她歇了一天,窝在屋内陪着猫猫玩了一会,下午跟徐伯对了一下这些设粥棚的账,之后跟徐伯说,“粥棚再设上四天就拆掉,徐伯你之后提前给那些来领粥的人露个信,免得他们之后再来扑了空。”

徐伯点头“是,夫人。”

徐伯走了没多久,赵渊也放衙回来了。

赵渊一回来,姜芙就小燕子一样往他身上扑。

赵渊把人接住,照例询问姜芙白天在家干了什么,累不累。

姜芙自然是摇头,“不累,今天什么也没干,就是下午陪徐伯对了一下账,然后跟徐伯说,粥棚再设上四天就可以收了。”

赵渊点头,“嗯,收了也好,也快过年了,府上也该准备过年。”

“这些天你散出去的那些布,还有米,那些人若是会经营的,想来也能解上一时燃眉之急吧!”

而且,因为姜芙的带动,主要是姜芙昨日进宫得了赏赐,不少人家都开始搭了粥棚施粥。

尤其是那丞相府,今天就开始施粥了。

丞相府施粥的第二日就开始有人闹事了,一个瘦的皮包骨的汉子,碗里的粥喝了一半,就开始吆喝起骂人了,“欺人太甚,欺人太甚。”

那汉子端着碗,晃荡着给大家看。

“大家都来看,这粥稀薄就算了,这里面居然掺的都是细沙。”

“甭说这是你们丞相府私自设棚施粥,就是官府发救济粮,也不能往粥里面掺沙子吧?”

“你们这是拿我们当什么?”

“是既想博好名声,又拿我们当猪狗对待吗?”

不是每家施粥都舍得里面放各种肉末,菜啊,什么东西的。

基本都是以白粥为主。

不然成本太大。

国公府是世家,不仅有各种庄铺田宅,而且人家手握钱庄。

日常花个千八百两银子,人家根本不在乎。

更何况,施粥花的那些银子还是姜芙的体己银子呢!

所以国公府又是施粥,又是给布,给米的。

当然最主要的是,国公府人口简单,没谁从中贪墨。

丞相府按理说也是门生遍布,不缺少供养,按理说也不缺什么银子用。

但丞相府人口太多了,人口太繁杂了。

人一多啊,就容易心不齐。

心不齐,这劲就不会往一处使。

有点好处,各自都想往自己手里扒拉。

从上到下都是。

然后就发生了如今这种事。

当然也不至于有这么明显的细沙,只不过有人在背后做推手罢了。

那汉子也是个烈脾气的,待大家看清粥里真的有细沙之后,更是直接摔了碗,愤恨出声“这样的东西,给你们丞相府的狗吃,你们丞相府的狗怕是都不会吃,你们却拿来与我们吃?”

有人出声了,其他人自然也就胆子大了,纷纷出口“是啊,拿我们不当人啊!”

你一句我一句的,粥也不领了,大家就向往前挤,讨个公道,但怎么会让他们往前挤呢!

陈安兰还站在锅后面帮人舀粥呢!

丞相府施粥,明显的是照着国公府来的,不是临时起意,所以准备充足。

不仅有陈安兰,丞相府那些吃的壮实,凶神恶煞的家丁,就站了好些在旁边。

这些人站在这,自然是为了保护陈安兰的安全。

如今眼见着这些贱民要闹事,站在那用来保护陈安兰的家丁,只是就动手推倒了最前面那个瘦得皮包骨的汉子,也就是最先说出粥里有细沙的汉子。

接着恶气出声“想干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