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读心术:救命!太子妃你爹太难撩(189)+番外

作者: 一颗不倒翁 阅读记录

还有的是想借此机会,来展现自己的才华。

一时间一个饮品,被那些才子写出了花,好像此品只应天上有,人间不应见似的。

而姜芙就负责数银子数到手软。

也不光是数银子,姜芙还能抽出空来逗儿子。

再顺便养一些珍奇的花草。

这些花草,她养好了,就放到奶茶店去,供那些文人雅士欣赏。

忙活的累了,热了,姜芙就歪倒在窗前,轻摇团扇,抱怨这鬼天气真热。

今天因为多了一个孩子的关系,姜芙不敢在房间内大肆放冰块了。

毕竟她自己无所谓,但孩子还小,而且还是一个穿肚兜的孩子。

姜芙:嗐,当母亲的心啊!

炎热的六月,太子行了冠礼。

冠礼之后,赵婉君跟陆冥沉的成亲日期就定下来了。

钦天监给算了日子,十月初八是黄道吉日。

然后两人的亲事就定在了那天。

国公府要嫁女儿,自然是要忙活起来的。

嫁衣什么的,倒不用准备。

因为赵婉君嫁的是太子,是皇家的儿媳,代表的是皇家的脸面,所以这嫁衣是由皇家提供的。

姜芙感叹:真好啊,不用扎的满手血窟窿。

之后就是嫁妆。

赵婉君是国公府的女儿,她亲爹原本是个副将,虽说去世的时候也留下了一些财产,可太少了。

更何况那些财产赵渊还做主给了赵婉君生母一些。

丈夫去世了,一个年轻的女人带着女儿讨生活是很艰难的,所以对于赵渊收养赵婉君,赵婉君生母是没有意见的。

那些钱财她原是不要的。

但赵渊分了她,并告诉她“她既是我国公府的千金,本官自会好好待她。”

赵婉君生母看着年轻,却气势迫人的赵渊,跪地给赵渊磕了个头,带着那些钱财走了。

所以赵婉君亲爹没留下什么东西。

但她要嫁的又是太子,陪嫁自然不能轻了。

陈老夫人不管这些事。

要是她管的话,其实她是有些火气的。

说到底她是一个普通人,是人就有私心。

陈老夫人自然也有私心。

尤其是她有了自己亲孙子的情况下。

她其实不乐意大肆的为赵婉君准备嫁妆。

因为赵婉君带走一份,就代表着她以后的亲生孙子跟孙女,甚至是重孙子,重孙女,就少一份。

但不可能不准备的。

收养的也好,亲生的也好,既然冠了宁国公府的名,他们就不能做出让人笑话的事。

更何况赵婉君嫁的还是太子,这陪嫁更是不能轻了。

当然了,赵婉君从宁国公府出嫁,以后带来的荣誉也只会是宁国公府的,就比如现在人家都会羡慕,他们宁国公府出了一个太子妃。

陈老夫人心里都明白,只是跨不过心里的那个槛,所以干脆不管不问。

眼睛看不见了,就可以当这事没发生。

她就开心的带孙子。

所以置办嫁妆的事就交给了姜芙。

但姜芙可没有给人操办过嫁妆,只能求助赵渊。

赵渊就给她推荐了徐伯“你跟徐伯说,徐伯会给你拟个大致的单子,剩下的就是你往里填东西了。”

姜芙发愁的事,一下子就解决了,姜芙高兴的一把抱住赵渊,“吧唧,”狠亲了一口国公爷,“相公,有你真好。”

国公爷确实好,好到没给人休息的空。

姜芙只是亲他一下,却给了他大幅索取的理由。

但念在他给自己出了良策“徐伯,”姜芙不跟他计较。

姜芙跟徐伯请教,徐伯还没给姜芙拟出单子呢,长江流域有了水灾的问题,就已经传到了京城。

听说今年雨水过多,过了水位,冲破了大坝,致长河流域上下25个州县都被淹了,十几万户,几十万人受灾。

死亡人数高达数千人。

是事情瞒不住了,才会上报。

而且长江流域的水位还在上涨,地方雨水不停,若是不能及时得到救援,怕是波及的州县还会更多。

主要是几十万受灾民众,食不果腹,开始向京城方向逃难了。

身强力壮,脑子好的,已经逃到了京城。

要不然这事还不会上报。

至于没能逃到的人去了哪里……

所以皇帝很是震怒,当下派人传了两江总督陆齐墨。

陆齐墨是丞相的女婿,听说,当时丞相什么都没说,直接就跪了。

皇帝当时就怒骂,“治理水患的拨款每年有多少?”

“他陆齐墨上奏的折子又是怎么说的?”

这下不仅是丞相,连户部尚书也跪下了。

第163章 开始走剧情了吗?

虽然这事跟户部尚书没关系,但拨款都是他户部拨出去的,难免不受牵连。

毕竟他不能坐在那只拨款就好,或者这事换谁不是干?

他总得核实一下每笔款的去向。

不查也没事,就是出事了,难免不让人怀疑是吃了回扣了。

所以户部尚书跪在那别提多颤抖了。

还有其他粘连的,呼啦啦跪倒了一片。

赵渊回去跟姜芙说这“盛景”的时候,姜芙只想到了那句“天子一怒,伏尸千里。”

皇帝震怒过后,该考虑的就是赈灾的事情了。

那么多的灾民,赈灾银子是少不了的。

两江总督如今又被拿了,这大笔的赈灾银子也不能随意的撒下去,总得有个能办事的。

不然怕下面的人贪墨不说,这么大的灾情,总得去个人安抚下民心。

能安抚民心的,自然就是皇家人。

这事按理说,太子是最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