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心术:救命!太子妃你爹太难撩(200)+番外
拓跋彦手在后脑勺摸着,嘴里忍不住“咝”气出声,磕的太狠了,他到现在都不能用手摸,疼的狠。
虽然疼,但他也还是有一丝感谢,好歹是恢复记忆了,不然他死在这也没谁知道。
倒真的是便宜了那背后想谋害他的人。
他身上还有一枚信号弹,只等夜晚找机会放出去。
他出事了,手底下的人肯定要跟着蛛丝马迹找他的。
而且他在这难民营都待好几天了,就算是速度慢,手底下那些蠢货也该找到这里来了。
这时放出信号弹,应该有机会被看到。
但若是没机会……
拓跋彦手捂着后脑勺,纠结的很。
看不到,就浪费了这唯一的机会。
也不能不试,不试,他的伤口在溃烂不说,他的体温已经两天都没有消退了,再耽搁下去……
入夜,他们这些人又被押着去入厕。
第172章 难民营走水
好在入厕的时候,那些官兵嫌埋汰,没有寸步不离的看着。
这让拓跋彦找了一丝机会,朝空中发射了藏在袖口的那一枚信号弹,仅此一枚。
若成功还好,不成功……
但好在他成功了。
当晚下半夜,难民营突然就走水了。
冲天的火光一下子就染了京城的半边天。
这会可不是前两天大雨滂沱的时候,这两天,白天热,且没风。
外面东西都被晒的干燥的很,而且难民营还都是帏布搭的营帐,一走水,直接就乱套了。
而且白天没风,到下半夜居然起风了,火借着风势,不多会就席卷了不小的地方。
偏难民营这里没有水。
只有用来熬粥的几缸水。
熬粥的地方,离营帐的地方还有些远……
等看守的官兵把几缸水运过去的时候,火光已经冲天,他们运来的几缸水已经是杯水车薪了。
好在留下来扑火的官兵,见来不及,就已经吆喝着让人跑出营帐了。
就连拓跋彦他们这些被关起来的人也被放出来,转移地方。
转移的过程中,动作慢的人,又免不了被拳打脚踢。
拓跋彦搀扶了好几个,对那两个负责转移的官兵怒目而视,他这个时候只想扭断这两人的脖子。
仗着手里有些权力,就可以如此欺辱百姓吗?
把人不当人对待吗?
他们这样的行为是个人问题,还是掌权者的问题?
若是个人的问题,掌权者为什么不加以约束?
若是掌权者的问题,这大魏真是从根子里就烂了。
真的亏得他们拥有这么广袤的国土跟地势,这要是他们边蒙部落的……
拓跋彦阴骘着眉眼,心底已然有了计较。
其实他不是个好战者,他父王老是说,他在血性之上,多了一丝南边人的妇人之仁,这点妇人之仁是好,也是不好。
好的就是,将来若是他继位,能更好的怜爱子民,不好的是,他对战争有回避的态度。
可边蒙部落是生存在马背上的民族,他们就像是为战争而生的,怎么能避开战争呢?
经过这些天难民营的生活,拓跋彦突然就生了起战争的心思。
这大魏朝守着这么好的国土跟资源,却不能善待自己的百姓,那不如他替他们管理,他一定会好好这些子民的。
最起码不会把人民当草芥。
这些都是南人文化,他们说大道理是一句赛过一句,拓跋彦在边蒙部落的时候,曾深爱南人的文化,不然他也不会改了服装,发型南下。
但不曾想,书上说的是一回事,亲眼见到又是一回事。
这一路他跟着灾民,亲眼看着这些人有多受罪。
火势太大,大家乱糟糟的转移,仅有的负责看管的官兵根本看不清队伍里少了谁,又多了谁。
拓跋彦就是在这个时候趁乱出逃的。
再晚一会,他也很难逃,因为京畿司那边已经注意到难民营这边的动静,派人前来支援了。
火势最终还是控制住了,就是难民营这些天辛苦搭起来的棚子,烧了大半有余。
还有些营救不及时的伤患被大火吞噬了。
第二天早朝,皇上再次震怒。
户部尚书吓得官帽都摘了。
战战兢兢的跪在那,颤声回答,“回……回皇上,臣,臣和京畿司已经查过了,是有人蓄意放火。”
“查,给朕查,朕倒是要看看,究竟是谁有这么大的胆子。”
户部尚书跪在地上抹着汗,应声说是。
只是还没等摸查出头绪,拓跋彦一行人就已经在当天早上,城门开的时候,就已经离开了京城。
虽然拓跋彦的伤势还没好,他们也不敢耽搁,毕竟放火烧难民营的是他们。
等查到他们身上,他们就别想离开这京城。
两天之后,京畿司的人连同大理寺的人,就顺着蛛丝马迹查到了拓跋彦手下曾经住的那家客栈。
掌柜的按照官府提供的信息,还真的想起来了,猛点头,“对,那夜是有几个人从外面归来,还搀着一个穿着破旧,脏污的人。”
“那几个人都生的高大,像是北方的蛮子。”
掌柜的说到这,颤声赔着不是,“可……可官爷也知道,小的这开门做生意,总是不好把客人拒之门外的。”
来查案的官兵也不跟他多废话,只是冷声问“那几个人现在在何处?”
“走啦,多付的房钱都没要,就走了。”
“那天天亮就走了。”
“可知道去了哪里?”
掌柜的立马摇头,这他还真的不知道。
“那几个人长什么样还记得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