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心术:救命!太子妃你爹太难撩(213)+番外
她那意思就是想塞给姜芙,姜芙自然也是不能要的。
所以姜芙先是后退半步,之后是连连摆手,开口劝着王氏“姐姐,这既是婉君那孩子的一片心意,你就该拿着。若不然,等她回门那日,得知你把这荷包交给了我,那孩子该作何想?”
王氏伸出去的手顿在那,姜芙帮她推回去,“姐姐,收下吧!”
话落,姜芙也不给她说话的机会,就抬了抬手,很快,香仁就从后面上来,香仁的手里提着一个盒子,还有一个包裹。
姜芙把这两样东西交给王氏,“姐姐既然惦念着家里,我也就不挽留你,这些东西姐姐带着。”
“就是一点吃食,跟一身换洗的衣物。”
这下,王氏说什么都不再肯收。
但姜芙还是硬塞给了她。
然后让小桃送她离开,“外面准备了马车,姐姐跟车夫说家里的地址就好。”
王氏想说不能这么麻烦宁国公府,姜芙却先堵了她的话,“总要让婉君那个孩子放心些。”
王氏离开的时候,是洒泪离开的。
她死去的男人,用自己一条命,换了女儿一世锦绣荣华,也换来了她的善缘。
王氏走了,还是从角门离开的。
宁国公府正门人来人往的,王氏不肯走,姜芙也没强迫她。
王氏走了,马车都出城了,她才擦干净了泪,想着去看看食盒里的饭菜。
食盒里饭菜,十分丰盛。
六个硬菜,被加温食盒装着,还冒着热气。
里面居然还有一壶果酒。
这是属于她女儿的喜酒。
本来王氏的眼泪流了这么久,都流干净了,可因为姜芙的细心,又再次落了下来。
流着泪,王氏不舍得吃食盒里的菜,想着带回去给自己孩子吃,只是路途有些远,不知道到家会不会坏。
王氏想,国公府的马车,不是镖队的押送车,应该是能快些的。
她来的时候,先是走了两日,后来又随着那队伍走了六七日。
这回回去坐马车,想来,要是快些的话,五六日应是能到。
这日子又一天比一天冷,五六日的话,应是不坏的。
那么好的菜,全是肉。
王氏不舍得吃,又把食盒给盖上了。
菜盖上了,酒,王氏喝了,一个人咕噜咕噜,一口气就灌了半瓶子下去,她还是有些酒量的。
觉得脸热了,王氏才放下酒。
打开了姜芙给的包裹。
她自己来时也带了包裹,进国公府门的时候,觉得磕碜,就放在了角门那。
出来时也还在那,没人稀罕那破烂的包裹,她又给提上了。
国公府的包裹都是锦缎的,哪像她的,是洗的泛白的的青粗布。
包裹上面的确是一身好布料的衣裳,再下面还有东西,王氏把衣服拿起来,居然是两块好布料。
若是用来做衣裳的话……
王氏抻开比了比,肯定够一家子做一身新衣了……
王氏的眼泪又扑簌簌的掉。
也是,就是她不说,宁国公这样的人物,能有什么查不到的?
不然,那信也不能送他手上不是?
就是……
她再次感慨姜芙的心细,不止准备了她一个人的新衣,居然准备了一家子的。
还有……
布料最下面是她在国公府换下的那身旧衣,这旧衣放在里面,王氏也感动。
因为若是那等子看不起人的,准备了这些新衣,好布料,肯定不会把旧衣放进去。
因为她只是应付的话,她不会换位置替你考虑,想着,一身旧衣对于普通人的珍贵。
姜芙考虑到了,且让人装上了……
王氏,眼泪是止不住了。
她想,难怪她的女儿被教养的那般知礼,大方,能被皇家看上。
这都是因为人家宁国公夫妻教子有方啊!
就是这旧衣……
王氏马上就注意到了旧衣,不是因为那粗布旧衣跟那锦缎包裹格格不匹配,而是因为它鼓囊着。
王氏把旧衣拿起来,就看到一个小的包裹,入手沉甸甸的,王氏立马有了猜测,她赶紧打开,然后……
眼泪像是不要钱似的,“哗哗哗”流淌。
银子她数了数足有两百两。
两百两对于国公府当然不值一提。
可对于王氏来说,她跟丈夫辛苦经营豆花铺子,一年辛苦下来,年头好的时候,也只能剩下二十来两银子呢!
第184章 太可怜了
像今年这样,年景不好,二十两都没有。
更何况他们还供了两个孩子读书。
他们夫妻虽然穷,可王氏觉得,总该让孩子读书的。
那年赵渊去接赵婉君,她见过赵渊,她从未见过那般好看的人。
她不是只觉得赵渊生的好,她是觉得赵渊身上的气质好,一看就是那种矜贵的人。
她不知道那是世家熏养出来的,她只当是读书读出来的。
所以她觉得,有机会还是要孩子读书。
因为一家豆花铺子,养着两个读书的孩子,才会让她这些年带走的贵价物件,贴的差不多了。
当然,最主要的还是,她没带走什么。
也就是料理完丈夫后事剩下来的一点银子,还有几件首饰。
一对银手镯今天给了赵婉君。
家里还有一根银簪子,她准备将来给小女儿陪嫁。
她男人当初就是一个副将,就是有死亡抚恤,也不多。
她还给了大半给赵婉君。
至于赵渊想给的补偿,赵渊要带走赵婉君,她就什么也没要。
因此,她真的穷。
也因此,看见这些银子是真的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