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定要衣锦还乡(151)
她摇头,“没有。”
“那你这就要走了吗?”
周濛显而易见地不舍。
旖月抿唇,眉眼间流露出极淡的笑意,指了指周濛手里的信,道,“等你看完信,我再走。”
***
短短的半页小字,周濛看了很久才合上,旖月打开了随身的火折子,周濛明白她的意思,把信上熟悉的字迹又看了一遍,才不舍地递了过去,由旖月将其全部烧毁。
看完这封信,周濛先前听说周劭在成都城安好时升出的欣慰就全部消失不见了。
纵然有些思想准备,周濛还是不敢相信,周劭居然在成都城加入了祁英的叛军。
身为南晋宗室,却带领流民谋反,没想到自己前段时间最担心的这件事,还是成真了。
周劭做了妥当的安排,他自己也化了名,否则这件事一旦公开,第一个遭殃的就是周濛自己。
可她不怕自己有事,她更担心周劭。
这些年来,西南、西北的叛乱就像飘在水中的葫芦,此起彼伏,但从来没有一次成功过,周劭只带着从中山国带走的数千人马加入叛军,他会成功吗?他的目的又是什么?
周濛疑惑地看向身前的旖月,她是哥哥身边最亲近的护卫,此刻看着自己,却冷静到没有情绪的浮动。
她心里有千言万语想问,一时竟想不起来该从何处问起。
她又低下了头,深吸一口气,“月姐姐,哥哥他……就只有这一件事想让我办吗?”
旖月看到小姑娘明显地红了眼眶,她心里不是没有触动,但还是用自己冷静到可怕的声音说道,“不,少主最关心的还是你的安危,如果可以的话,他最希望你能继续隐姓埋名,你愿意的话,我可以为你安排。”
周濛想都没想就开始摇头。
她轻轻咬了咬嘴唇,眼眶突然红得更厉害了。
旖月没有再劝,却为她突然的伤心觉得有一丝奇怪,然后就听她道,“哥哥既然选了这条路,我又怎么可能什么都不做。”
她再抬头,只见满脸的泪水,却很平静地问道,“月姐姐,你留下陪我一段时间好吗,我想救一个人,你能不能帮帮我?”
--------------------
第69章
=========================
半个月后,洛阳城郊,棠苑。
这些日子以来,洛阳的天越来越暖,棠苑的花也越开越多,裴述却常常在白日里醉得不省人事。
“醒了,醒了!公子,他醒了!”
随从火速来报,好不容易才在后花园上十个凉亭中找到裴述。
锦衣的公子散发而卧,不知已经在这亭中睡了多久,被随从唤醒的时候,醉意已经消了七八分,眼神清明地朝来人看去,声音里却透着初醒的迷茫。
“谁?”他嗓音沙哑地问道。
随从面脸喜色,声音高亢,“玄时公子啊!玄时公子他醒了!”
玄时公子……是谁?
裴述愣了一瞬,脑子才重新开动起来。
玄时,是元符的表字。
他猛地坐起身来,日光下眼睛还有些花,他理了理胸口的衣襟,上面还有不小心洒上去的酒水,他素来喜净,嫌弃地皱了皱鼻子,忙道,“更衣,先给本公子更衣!”
沐浴、更衣、熏香,束发、整冠,一套流程下来,裴述踏入东偏院的时候已经是一炷香之后了。
站在院门口的时候,裴述还有些不敢向前,他不敢相信,那个人居然真的活了下来。
半个月之前,他从上谷郡接回了这个人,如拓跋延平所说,那时的他,真的只剩一具活死人的躯体了,他的每一次呼吸都那么微弱,他的下一口气随时都可能永远提不上来。
可是,带着这么个活死人,刚回到洛阳,府上的人就来报说,一位自称叫梅三娘的女子已经等候多时,说有法子能够救活他带回来的这个人。
裴述将喜将疑,梅三娘,他当然知道她,这个世界上唯一有可能为他这个表弟解毒的人。
他立即亲自见了梅三娘,然后,年过四旬的清冷女子信誓旦旦地说,她是来替元符大公子解毒的。
裴述没有理由拒绝她,就在自己的棠苑给她找了一间最为幽静舒适的小院,将带回来的表弟送进去救治。
在等待结果的这半个月里,裴述几乎日日都要靠饮酒才能入睡,他也不知道自己竟然能心神不定到这种地步。
不是为了偏院里那个随时可能会死去的表弟,而是……他实在是不知道该怎么接受,这个“表弟”,竟然已经不是原来的那个表弟的。
在上谷郡,他第一次看到病榻上的胡人男子的时候,他就认了出来,这人绝不是元符。
他是洛阳城中为数不多见过元符的人,而眼前这人的面容虽然与他有七分相似,但骗不过他的眼睛。
这人的轮廓更深更凌厉,肤色也更深,身材健硕,手上有厚厚的武茧,裴述几乎是立刻就认了出来,他是元致。
传说中早就被宫中被烧死的那个北燕世子,原来没死,好一个李代桃僵,他逃了出来,那么死的那个,便是元符无疑。
原来他一直想要救的表弟,早就死了。
裴述揉了揉额角,觉得有点晕眩,可他马上冷静下来,想起了自己做这一切是为了什么。
他的姨母,镇北王妃晋陵长公主自尽之前,曾给他写了一封信,信中嘱咐他,配合中山王救下从漠北逃出的表弟。
姨母她……裴述不是没有想过,北燕灭国一战中,她是最不可能受到伤害的人,可她却自尽了。那么,有没有一种可能,姨母早就知道自己唯一的儿子元符已死,而她拼命也想要保下的人……其实一开始就是元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