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小娘子家的外来客(199)

作者: 佛别 阅读记录

秦宛白皱了一下眉,认真思考起来。

半晌后她问:“我要是将它买下来呢?”

“买?不行不行!村里人肯定是要闹的。”里正摆摆手。

秦宛白这个人本身在村里就引起许多人不满了,不然也不会有人半夜去偷她的鱼,这不就是树大招风惹人嫉妒了么。

“里正叔,我和柳老板已经商量过了,准备将鱼片售卖在各个地方,到时候咱们村的人不用种田也能赚钱了。”

“真的!”里正听她这么说,面上一喜。

“前提是我们要找到养鱼的地方。”秦宛白当即给他泼了一瓢凉水。

里正一下就成了霜打的茄子:“啊!”

“这事我试试看!”里正叹了一口气,懊恼的提起另一回事来,“前些日子农科管事来咱们村了,说咱们的粮食比其他地方少了很多,宛白可有什么法子能提高产量。”

“里正叔,你当我无所不能啊!”秦宛白觉得好笑,这人把她当什么了,还提高产量。

不过要是那位袁爷爷估计有可能。

“可农科管事一眼观去,说你田里的水稻比他人的好上许多。”

这就让秦宛白心里疑惑了,她也没做什么特别的事情啊,不就是在里面养了一些鱼么。

里正又接着说道。“过两日,农科管事还会再来一次,到时候可能会和你见面。”

“里正叔你怎么又把我给推出来了,这种田的事我也不行啊!” 不是秦宛白自己要唱衰,是她真的不明白这东西,而且还要与人打官腔怎么想都不得劲。

“你别和我打岔,这事就这么定下了。”

眼看这事板上钉钉了,秦宛白也不好再多说什么,万一得罪了当官的容易吃亏。

“对了里正叔,你这孩子怎么来的!不会……”秦宛白盯着他故意欲言又止的留半段话。

不怀好意的眼神让里正打了一个寒颤,连呸好几声:“别用那眼神来看我,这孩子是我捡的。”

“咦!”秦宛白有点不信。

里正见她不信:“嘿!这是我和你方婶在路口捡的。”“不过这孩子跟你有缘,不如你抱回去养!”

眼神希冀,期待的看着秦宛白。

秦宛白心里咯噔一声有点不妙。

里正起身逗了一下孩子:“你看这孩子见你都不哭的。”话音刚落那孩子就‘哇哇’地哭了起来。

——我去,这孩子神了。

秦宛白看看柳柠絮,有些慌……

“说句实在话你和筝娘不会有孩子,这孩子跟你这么有缘还可以带回去养育的。”

“我这出来一回就带个孩子回去,这算什么事。”秦宛白有些不愿。

但一想到筝娘这辈子都不会有孩子后,心里还是有点难过的。就这凭空带个孩子回去也不行啊。

几人围着孩子看了一眼,焦灼了。

“看我,我也不行啊!”柳柠絮见眼神都聚集在自己身上。

秦宛白仔细琢磨了一下柳柠絮:“也是, 你看上也不像是会养孩子的。”

“你这是人身攻击!”柳柠絮气的快要挠人了。

“你有过孩子么?”

柳柠絮摇摇头。

——又被带坑里了?

“里正叔不是我不答应,这事我得回去和筝娘商量一下。”

秦宛白前脚离开,里正手里的孩子又哭闹起来,吵得他头疼。

“你听听那孩子哭的有多激烈,她呀肯定是喜欢你的。”柳柠絮走在她身后,听着孩童的哭声和秦宛白说道。

“我明白的!”

秦宛白回去的时候,将这件事给苏筝说了一下,苏筝的眼睛可以说是散发着光,直接拽住秦宛白的手:“那孩子你带回来了吗?”

“没!我不知道你的意思,便将她留在里正那儿了。”

苏筝一下低沉下去:“哦!”

“你要是喜欢我们可以去看看。”

苏筝搓着手指,想了很多:“现在就去吗?会不会有点晚,可家里又没有奶水给孩子喂。”

但她脸上呈现出来的表情就不是那个意思,分明就是想去看。

“走吧!我们先去看看再说。”秦宛白不好让伤心提议道。

苏筝小嘴一撅有点心疼的味道:“我刚回来时听柳老板说,那孩子哭得可惨了。”

柳老板不会又出卖她吧?

秦宛白心虚的一笑不敢说多余的话。

两人提了一些东西去了里正家看孩子。

果不其然,苏筝在门口就听见了那孩子的哭声,十分洪亮。

秦宛白则是在想这小家伙都不会嫌累吗?哭这么久嗓子都不会哑吗?真带回去不会将房子给掀飞吧。

“走走走,我们进去看看那小家伙。”

苏筝敲响了门,里正赶紧把孩子交给方氏,自己脱身去开门。

看着里正汗津津的样子,秦宛白率先出声:“里正叔带孩子呢?”

“嗐,还不是你!”里正没好气的瞪了她一眼。

这都什么破事,让他一个糙老爷们带孩子,说出去丢死人了。

第160章

秦宛白闷头一笑,随后抬起头正色道:“里正叔,筝娘说要来看看孩子。”

“看孩子!”

被折腾一天的里正废话不多说直接将人给带进了屋子,指着那嗷嗷直哭的孩子,恨不得捂上自己的耳朵。

苏筝放轻了脚步走过,好一阵心疼:“她怎么哭得这般凶。”

里正左看看右看看,他也不知道啊。

“她是不是饿了?”

那孩子见了苏筝动了动圆溜溜的眼睛,止住哭声后,还打了一个哭嗝,发出银铃般的笑声来。

“饿?你还不知道你叔的为人,捡到这个小家伙,我是直接去了你玥儿姐那里,讨了一点奶水来,喂了不知道多少次了。”里正有种被人误会的错觉,他拍着胸脯肯定道:“她肯定没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