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捡个失忆仙君当乖徒[重生](117)+番外

作者: 文以渡己 阅读记录

温珩顿了顿,并未直言,只含糊笑道: “万生镜如今也是鲛人一族的秘宝,我怎可不问自取。”

更何况眼下,万生镜恐怕早已不是他想拿就能拿走的了。

水流平缓,一线天狭隘暗淡。

青雾似的身影在其中缓步远去,像是在深渊中孤寂独行,只有一柄长剑傍身。

与百年前如出一辙。

人面鳗似是有所感召,在那道身影远去到不可传音之前,忽而惶急。

“鲛王病重,祭司掌权,圣子年幼单纯……仙君,南海只怕风雨欲来,您还是尽快拿着仙宝离去吧。”

闻声,温珩步伐停了一刹。

他半侧过头,眼底映着长生殿生生不息的烛光暖色。

“南海祸端因我而起,既然已知风雨将至,我又如何能袖手旁观?”

————————

——

第53章

万生镜

那是第一次封禁魔渊之后。

春去冬来,剑宗九峰拔地而起,各峰长老陆续到任,而后是几批弟子拜入山门,各门各派逐渐走上正轨。

先前这一片地界接壤魔渊,煞气滔天,几乎没有活物敢靠近。

四方荒凉冷清了千百年,唯有镇压在此的随云山安宁太平,仙气缭绕。

等到头一回人多起来,热闹起来,随云山依旧是例外,孤僻荒凉地伫立在九峰最偏远处。

那段时日,有不少人久仰玉珩仙君盛名,想要趁机前去拜访。

可是临到了山脚下,才发现整个随云山都被笼罩在一道青雾似的封禁里。

外面的进不去。

里面的人也没再出来过。

于是流言蜚语就都说:玉珩仙君和魔尊千忌打得惊天动地,又落下那么大的结界,必然自身受损不小。

所以将随云山关得严严实实,自己闭关疗养去了。

直到后来,那禁制不知什么时候撤了下去,又陆陆续续来了些下拜帖的人。

可无论来者无论名号来历,要么被一道临时的结界挡在外面,要么被两个青发小童客客气气地请出去。

久而久之,人人都知道了玉珩仙君性情冷淡,不喜与人交流,便也都知趣地不敢去打扰。

所以那段时间,有一件事瞒天过海——

万生镜坏了。

不管如何注入灵力,那上面总是一片斑驳雪花白,雾蒙蒙的,什么都看不清。

玉珩起初以为是魔渊被封,禁制的余波震慑了周围的妖邪。

人间没有灾祸发生,所以无需他去治灾除恶。

可是有一天路过主峰,听几个弟子聚在一起,说起南浔城周边有个自称罗刹鬼王的魔修作祟。

“捉了许多童男童女,可怕得很。”

“周边的百姓都快要被祸害得绝户了。”

他们嘀嘀咕咕说了半天,一回头,对上一道晦暗的目光。

“多久了?”

几个弟子顿时怔愣。

其中一个下意识回答, “一个多月了。”

“没人管吗?”

弟子摇头, “南浔那地方又荒又穷,谁去管啊。”

那人沉思片刻,转身而去。

外人乃至剑宗各峰弟子,对玉珩仙君的印象一直都是强大,战无不胜,但却行踪不定,清冷孤僻,总以一副鎏银面具示人。

听过其无数显赫战绩,却鲜有人见其真容。

导致几个弟子怔愣半晌,这才陆续反应过来,刚才见到的居然就是向来不露面的正主。

另一头,玉珩回了随云山,跟斑驳的万生镜面面相觑了一阵,又试着打了几道灵力进去。

上面仍旧是一团白雾,什么都看不出来。

这种情况无非两种原因。

一是施法者修为不够,灵力不足以驱动万生镜。

二是想从镜子里看到什么的人茫然自失,心绪纷乱。

自己都不知自己该要什么,万生镜又如何照得出来?

前一种,玉珩仙君觉得不太可能。

后一种,一向以苍生为己任,清正无私的玉珩仙君觉得更不可能。

既然找不出源头,那便先解决眼前难关吧。

玉珩亲自去了一趟南浔,去收拾那个为非作歹的罗刹鬼王。

那魔修不知得了什么机缘,身上竟沾有几分仙气,一副眯眸笑脸,像个描了戏妆的青面书生。

和玉珩对上的时候,他笑问, “玉珩仙君,你我都是一类,何必刀剑相向呢。”

玉珩冷着脸, “杀生如草芥,伤天害理,谁跟你是一类。”

“怎么就不是,”罗刹鬼摊开双手,垂眼瞧着上面淋漓的鲜血,讽刺笑道: “你杀生,我也杀生,有何不同?难不成就因你杀的是妖魔,我杀的是人畜,我就合该低你一等了?”

玉珩懒得与他废话,玉尘出鞘,凛冽的霜白剑锋横扫,带着极寒的气息迫然压了过去。

罗刹鬼王无处可逃,干脆横起两柄长刺,硬抗住了第一道剑气。

巨大威压之下,他喷出口血,同时也低低沉沉笑了起来。

“玉珩仙君,你难道就没杀过无辜之人吗?”

第二道剑气。

锵的一声,震断了两柄长刺。

罗刹鬼王依旧不逃。

“你敢说你剑下所斩皆是罪有应得?”

第三道剑气过去。

罗刹鬼王两条手臂里的骨头都碎成了渣,骨刺从皮肉里刮开狰狞的血口,双臂残废。

饶是如此,他仍旧笑吟吟地问, “玉珩仙君,你知道魔渊有座无禁城吗?”

这回,剑气停了一霎。

“无禁城?”

“那想来是不知道了。”罗刹鬼王反问, “难道仙君以为做魔便都是成天茹毛饮血,便都是从出生起杀人如麻?真是可笑,魔渊亦有城池瓦舍,老弱妇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