郡主甩了权臣后,前夫全家火葬场(180)
“嗯,的确保守了。”
安国公看着女儿斟酌她自己收敛着回话的认真表情,一时间难以跟她沟通:“行了,你别给清远压力,这件事沉苛已久,我也只是随便问问,别让他总是想了。”
“爹。”宋初语严肃的看着他:“你都问了,就要相信他给你的答案。”
安国公倒是想信,不信他也不可能来找女儿求证,他就是去找林清远没有找到,听说女儿回来了,才赶回来看看,结果女儿给他的答案,他觉得比女婿更不靠谱,他就多余记得这件事,还拿出来一本正经的问:“没有不信。”
宋初语确定爹就是不信,龚西成现在或许会相信清远的话,但在父亲眼里清远还是他带着走后门才有官职的便宜女婿。
别说父亲,宋初语都忍不住怀疑,但她信林清远说出去的承诺,尤其是对父亲说的,他肯定斟酌了又斟酌,挑了最稳妥的话做回答。
那就是说这件事保守估计都有这样的成果,那不保守估计呢!岂不是盐价永远回落最初,可怎么办到?“爹,相信他一些,他从不让人失望。”
安国公看着女儿认真的样子,心里下意识就想起女婿那天回话的神色,眉头微蹙,似乎也是深思熟虑后给他的答案。
安国公点点头:“我知道了。”
……
宋初语进府后,问的第一句话是:“老爷回来没有?”
微明迎上去:“回郡主没有,郡主您慢点,不过看天色,老爷应该快回来了。”
宋初语停下脚步,折返回大门:“我等老爷一会。”
微明顿时看庄嬷嬷一眼。
庄嬷嬷赶紧劝道:“郡主,您怀着身子呢,还是进去等老爷吧。”
“无碍,在国公府也没有怎么活动。”
庄嬷嬷闻言便不再劝了,赶紧让人搬躺椅、遮棚和吃食。
林清远今天回来的比昨天还晚,他到府门口的时候太阳完全落山了,远远便看到等在门口的郡主,急忙下车:“怎么在外面等?也不派人跟我说一声,万一再晚点怎么办?冷不冷?”入手,发现郡主的手是热的才放心:“下次让人去衙门找我,我早点回来。”
宋初语笑了,陪着他往回走:“哪有那么娇气,都让人准备着呢,我也是刚从爹娘那回来,也没事,就等会你,累不到什么,反而是你,最近非常忙,要注意身体。”
林清远看到门口那些东西时就放心了:“娘那边将聘礼都准备好了?这个月底下定,时间紧,娘有没有不高兴?”到底需要国公府操办这些事情。
“娘您你还不知道,我说是江家定的日期,她就不抱怨了。”
林清远笑了:“那就好。”但想到另一件事情,他又觉得……
宋初语看眼庄嬷嬷。
庄嬷嬷带着所有人落后了郡主和老爷很长的距离。
宋初语看向林清远:“爹问了我盐运的事了。”
林清远就是打算说这个,并不意外,今天安国公派人去找他,他刚好不在:“恐怕还要等段时间,但应该问题不大,有你在,一两年内盐价只会涨不会酿成大事。”只要关注大夏事宜的人,都会对大夏这个内陆国每三十年一次的盐荒做准备,郡主有储备他并不意外。
所以因为郡主,还有外海的盐场,留给他的时间完全够用,他这边一直以来也在为开辟新盐线做准备,算是心有成算。
只是,他想用宋石的事……不知道怎么开口。而且,宋石马上就要下聘了,他也担心出事,这件事本就非同小可,不是剿匪那么简单。
“我爹说,你答应了解决这件事?”
“嗯。”林清远扶着郡主的手慢慢的走着。
“怎么解决?”
“寻找内陆盐场。”林清远说的轻描淡写:“缩短运输成本,降低开采需求。”
宋初语觉得他在说梦话?大夏如果有这样地方,会三十年循环一次盐荒?
“大夏国西临沃途国,有一座天然盐湖,它正好插在大夏腹地,可解决十六郡用盐问题。大夏国北境之外有一座盐矿,能就近覆盖大夏北域半数郡县,都是绝佳的位置。”
宋初语看着林清远,大概……好像……知道他要外海做什么用了。
“你可知一个国家强盛的基础是什么吗?”
“兵马、粮草?”
“辽阔的疆域面积、应有尽有的矿藏储备、取之不尽的资源。”
“可知在国土之上生存一个民族的基础是什么吗?”
“人?”
“繁杂的融合种类,源源不绝的人口补充、不同地域的碰撞、补足。大夏的领土还是小了,小就容易有局限性,身为皇族永远都不要停下开疆扩土的脚步。”
第175章 放飞
宋初语看着他,突然觉得,以前她以为他拥有的无以伦比的东西、不可一世的成就、人人咒骂的领土之主,对他来说都太小了。
就像一个狭窄的笼子,困住了他庞大的身体、锁住了他前进的步伐,所有人看在眼里的权利、地位,对他来说不值得歌颂,不值得被看见,他要的远不是他脚下那点微薄的东西。
可惜,无论是他的健康还是他的思想,都不被上层士族接纳,他的所作所为也不会有人认可,竖子不可交也,他做的再好,也有人觉得他其心必异,他只能被层层阻击在狭窄的空间里。
就是这样,他也挣扎了那么远,远到足以庇护一方子民,继而影响大夏的未来。
宋初语以前也这么认为,认为他上辈子达成了无人企及的成就,让他们这些后来活下去的人都受他的恩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