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燕辞归(49)+番外

“这么快就想通了?”林云嫣问。

“早朝上,顺天府尹又参了许国公一本,圣上很是不高兴,虽没有喝骂,口气也很重了。”马嬷嬷道。

“我还以为他们要再挺几天……”林云嫣撇了撇嘴,还要再评点几句,突然想起一桩事来,“昨儿苏轲就被叫回去了吧?”

“没错,”马嬷嬷颔首,“盯在许国公府外的人说,宫里有内侍去了一趟。”

林云嫣的眼眸子一转。

慈宁宫没有遣内侍去,那无疑是御书房了。

皇上不会突然来这么一出,那么……

“昨日早朝上,辅国公刺了许国公好几句,差点打起来,”林云嫣沉吟,“徐简后来去御书房了?”

前半截,众所周知。

后半截,马嬷嬷答不上来。

好在这事儿不难打听,马嬷嬷出去转了转,回来后朝林云嫣点了点头:“与夏五公子前后脚进的御书房,后来还留了辅国公用晚膳。”

林云嫣一听,眉间舒展,弯着眼就笑了:“管的事还挺多。”

马嬷嬷却不解其中缘由:“辅国公为何会出手相助?”

林云嫣没有立刻答,只是眼底的笑容一点点淡了下去。

她心中自是有答案的。

徐简此举是在抛砖引玉,借了她的台面、布他自己的谋算。

苏轲是砖,玉还在后面。

皇上对许国公越是严厉,后头就越发不能轻拿轻放。

一石三鸟、四鸟?

以徐简的性子,能抓到手的好处就不会放过。

真要比一口吃成个胖子,她比不过徐简。

这些当然不能告诉马嬷嬷,林云嫣只胡乱编了一句:“大概是,闲得慌吧。”

第42章 坐不得这种车

外头,宫女脆生生禀了声。

林云嫣起身,整理仪容后去了正殿。

皇太后笑眯眯朝她招了招手:“说是断亲,还算他们有点眼色。”

“您护着我呢,”林云嫣嘴巴甜,“总不能早朝上没挨够骂,等着您使人去府里训诫吧?”

皇太后将她拉到身边坐下,作势轻拍她的背:“浑说!哀家怎么会随随便便训诫这个、训诫那个。”

林云嫣莞尔。

“他们既是想明白了,哀家做个见证也好,省得以后再有说三道四的,”皇太后道,“那就让她进宫来吧。”

“娘娘,”林云嫣收起笑容,诚恳说道,“您前回说过,大姐的婚事断也好、不断也好,需得由我祖母出面,我不能越俎代庖,我越想越是这个道理。

因此,退亲之事不该由我与许国公夫人谈,还得让我祖母来。

我想先去庄子里请祖母下山……”

皇太后闻言,欣慰极了:“你说得对,正是这个道理。”

西宫门外,许国公夫人在马车里等得直冒汗,才等来了宫里的回复。

“娘娘愿意促成此事,只等郡主请了老夫人,再招您到慈宁宫……”

许国公夫人道了声谢。

等内侍走了,她靠着引枕,一脸疲惫。

嬷嬷撩起一角帘子透气,瞧见林云嫣的车驾离宫,便问:“夫人,要不要追上去?”

“怎么追?”许国公夫人没好气地道,“皇太后说了在慈宁宫里谈,我贸然追去庄子,违背她老人家的意思,再挨一顿训斥吗?”

今日金銮殿上,皇上怎么训的许国公,她没有亲眼见到。

可昨日,御书房的内侍来府里“传话”,她是听了的。

明明没有语调起伏,完全平铺直述,就把圣上的话复述了一遍,但那一字一句入耳,却比任何抑扬顿挫都有力,像刀子似的直往她肉里割。

连后脖颈都是一片冰凉,汗毛直立。

君臣之别,天威浩荡。

丈夫说得对,若他们坚持下去,下一次就不只是训斥几句的事情了。

另一厢,林云嫣抵达了庄子里。

还未走到小段氏住的院子,迎面就见林云静提着裙摆加紧步子过来。

在林云嫣的记忆里,大姐一直是沉稳、恬静的形象,从未有这么心急样子。

面对面站定,林云静眨了眨眼睛,想开口说什么,又没有出声。

忐忑之外,她还有期待,但在期待之外,她又怕这份急切让妹妹有负担。

林云嫣看在眼中,只觉得大姐说不出的灵动有趣。

不由地,她双手扶住林云静的胳膊,扬起了唇角:“幸不辱使命。”

林云静又惊又喜。

她的身后,黄氏与陈氏亦急急过来。

见姐妹两人表情,答案已经摆在了眼前。

陈氏“哎呀”着,握着黄氏的手:“二嫂这下能安心了,我们云静不用嫁给那种混球。”

黄氏忙重重点了点头。

且不说云静原就不想嫁去许国公府,哪怕云静真就昏了头被那苏轲蛊惑了,她这个当娘的都得拼命断了女儿的念想。

与那种人结为夫妻,云静的一辈子就毁了。

云静说,自己的耳朵边、脑海里,一直有一个声音在念叨着“不能嫁”、“苏轲不是良配”……

这不是佛言启示又是什么?

黄氏双手合十,连连念了几句佛号。

“他们许国公府现在是个什么说法?”陈氏先平复了心情,问道。

“他家提出来断亲,皇太后要做个见证,我就来请祖母了。”林云嫣道。

陈氏颔首:“有娘娘做见证,那是再好不过了。”

几人一道往小段氏那儿去。

林云静挽着林云嫣的手,悄悄与她咬耳朵,告诉她这几日庄子里的应对。

“叔母们向着我,国公夫人来过,门都没进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