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燕辞归(834)+番外

他们也算是经验丰富,很快稳住了军心,重新布营扎寨,想要等待后续增援、再与大顺搏一搏。

大顺没有给西凉人如此机会。

定北侯点兵、再一次出关追击,气势汹汹,西凉余兵艰难抵挡,却也知大势已去,今冬再无可能作为,只能继续后撤。

“我听圣上说,”皇贵妃抿了下唇,“若是顺利,这一次能把永嘉八年失去的几座关隘一并收回来。”

林云嫣下意识地握住了拳头。

永嘉八年,是徐简头一次出征的那一年。

裕门被破,安西将军府战死无数,是老辅国公请缨挂帅,从年头打到年尾,才收复了裕门关。

打得惨烈,也打得坚定。

他们夺回了裕门,却也无力再西进、收复其余失地了。

因为徐莽受伤,朝中状况也不支持继续打下去。

徐莽养伤,徐简则一直在裕门,整个永嘉九年、重修裕门关隘,操练兵士,为的就是能尽量打出去。

只可惜……

永嘉十年春,才在京中操办完祖父身后事的徐简回到裕门后不久,李邵代圣上巡视裕门……

林云嫣光是想到这里,心就钝钝地痛。

她和徐简说过许多的话题,也有谈得深入的时候,从前徐简会回避戍边的内容,但今生,他们其实说过很多。

徐简讲述时语调平缓、一如平常,但林云嫣听得出来,他是热烈的,也是遗憾的。

热烈地想把裕门关外失去的关隘收回来,遗憾他不能亲自上阵。

即便这一回徐简去了裕门,他也给了她承诺:不会贸然出关作战。

哪怕,林云嫣没有开口提过要求。

因为徐简冷静,也足够清醒。

正是这份冷静与清醒,让林云嫣每每想起来,都是遗憾的。

“收回失地,是很多将士们的夙愿,”林云嫣说到这里顿了顿,还是决定敞开了与皇贵妃道,“若没有永嘉十年那事,国公爷他不会驻守关内。他也曾应过祖父、会亲手把西凉人打出去。

我知道,人在那儿,就是功业,可您其实也明白,比起所谓的功业,不如亲自操刀。”

皇贵妃的眼睫颤了颤,半晌,道:“是啊,能纵马扬刀,谁愿意做个守军?”

林云嫣微怔。

她想,她好像听出来皇贵妃的心病了。

“这便是娘娘以前更向着大殿下的原因了吧?”她问。

皇贵妃撇了撇嘴,末了道:“大殿下,他在我这里,终究是和二殿下、三殿下他们不同的。

又没有哪个唤我一声亲娘,我顺着圣上、总比唱反调强。

再者,大殿下稳当些,后宫也平静些,省得那一个个的在我碧华宫里上蹿下跳,你来我往,她们不累,我看着累。

我求的也不过是太平、省心二字。”

林云嫣明白的。

这也是皇贵妃“出卖”李邵的缘由。

因为李邵越来越不稳了,太平省心都离皇贵妃远去,甚至李邵若再起,她成了太皇贵妃大抵也没有什么好日子。

所以,看在那张青竹帕子的份上,皇贵妃给林云嫣送了一礼。

现如今,李邵疯了,圣上为此大病一场,皇贵妃的心病却化解不了。

“知道圣上为何时常来碧华宫吗?”皇贵妃问归问,也没要林云嫣答,自顾自往下说,“因为其他嫔妃心思重,只有我看得清楚,也接受轻松。

我这儿呢,是圣上寻清净的地方。

他过来养病,也是为了清净。

你晓得的吧?只要圣上在我这里养着,后宫谁也不跳、谁也不闹。

为什么呢?我难道不清楚那些嫔妃在想什么?我太知道了。

我根本不是个威胁,我不配让她们苦心积虑地谋算。

我上年纪了,我没有儿子、也不可能有儿子。”

说到这儿,皇贵妃的眼眶已经红了,声音发着抖。

她站起身来,在内殿里来回走动,嘴上絮絮叨叨不停。

“从十几年前,从我被封为皇贵妃的那一天起,我就不会有儿女了。”

“你看看大殿下和二殿下,差了十岁出头了!”

“哪怕之后有了三殿下他们,我也不能有儿子,因为我够金贵,我曾祖父做过首辅,我祖父曾是帝师,我父亲如今还是两湖的承宣布政使,让我生个儿子,太子殿下可怎么办?”

“她们远不及我,所以她们都可以,她们生几个都越不过曾经的皇太子。”

“哦,还有一个德妃,可德妃的四妃之位是怎么来的?”

“要不是他祖父、父亲、叔伯兄弟都死在裕门关,一把把棺椁抬回京,京城‘六月飘雪’,她能是四妃?”

“也就是,她儿子生得够早,晚几年,等得了四妃,她也就生不出儿子来了。”

“现在,圣上该有新人选了,他病好了之后,后宫里谁都可以生儿子,但我不行,我这个年纪,这辈子到头了!”

“我不是烦到头,十几年了,我难道还没有认清现实吗?我也习惯了、接受了,好好做我的皇贵妃,事情不算多,我也不用掺和那些勾心斗角,求个太平。”

“可现在呢?那一个个的要热闹起来了,我还不能嗑瓜子看戏,我得陪着上台去唱戏,被她们拉来拽去,替她们儿子吹枕边风!”

一长串话,说得皇贵妃眼角含泪,疲惫不堪得把自己摔坐回太师椅上。

这番话她憋了太久了。

无人能说。

可总憋着迟早会憋坏的,她又不蠢不傻,没道理把自己弄闷弄疯了,也就得找人说。

想来想去,能听她这番抱怨的,只有宁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