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我死后她真的再嫁(30)

作者: 白糖粽子精 阅读记录

就像我对这场盛大的心动无法解释。

就像,我们此刻情不自禁的对视,又傻乎乎的微笑。

嘿,这又怎么解释的清。

我只想和她在一起,哪怕没有目的的在这个偌大的操场兜圈子。

手臂上被蚊子咬了好几个包,我却一点也不嫌烦。

她也拍着小腿上一只正在吸血的蚊子,笑着说“肯定是我太甜了,都把蚊子招来了。”

是啊,她太甜了。

让我本来平淡如白开水一样的人生,有了不一样的滋味。

如果不遇到她,我的人生也会按部就班的进行下去。

但那样多没意思,像一条生来就被画好的笔直的线,一条路走到头。

现在,这条线愿意在人生这张纸上,画一朵浪漫的玫瑰花。

献给最喜欢的姑娘。

老师在课上说过,你可以通过一个人的眼睛,判断他是怎样的人,以及,你会不会和他有过多的交集。

有的人,一眼恐避之不及。

有的人,一眼就一见钟情。

心会通过眼睛,传达出情绪,再好的伪装,也会在对视里败下阵脚。

所有感情如是,向心而问,唯心是举。

这是门玄学,我是唯物主义者,不太相信。

但现在,我好像又有点动摇。

因为我透过那双眼睛,看到了她,也看到了我自己。

她的内心是一片清澈的湖水,我愿意在生命的长河里一直一直走下去。

远处传来了迎新晚会的欢呼声,音乐声,这热闹是他们的。

而操场上,只有我和她,我们的世界,是如此安静。

安静到可以听见草丛里的虫鸣,在它们的小世界,它们也在唱着自己的歌。

我在心里一遍又一遍的念着她的名字,许佳知。

那种感觉,像是在念古罗马的情诗。

是诗人奥维德的爱情诗作《恋歌》。

《恋歌》的文本内容,在中世纪的西欧经历了复杂的传承过程。

有缺失,有遗漏,总之不是它本来的样子。

管他呢,我在心里对自己说。

每个人如果遇见自己的命中注定,那都会有一本独属于自己的《恋歌》。

完完整整,毫无残缺。

我的《恋歌》,是她的名字。

(二)

大四的暑假,我和佳知拿奖学金一起去旅行了一趟。

去的是附近很有名的静安寺,听说市里面一位大企业家不知道为什么,年年都会给寺里修缮一番,或者捐一笔不小的香火钱。

好像是因为他和他的太太就是在这座寺庙结缘。

佳知对这个故事挺感兴趣,故事里的男主角叫余承光,住持为了感谢他的善缘,想把寺庙里的后堂命名为“承光堂。”

但那位已经年过半百的企业家拒绝了,而是选择了自己太太的名字来命名。

这才有了“冬至堂”的由来。

我在心里唏嘘,想必是一段轰轰烈烈的爱情,才会如此久经不衰。

我和佳知一起跪在佛前许愿,哪怕不能实现,心里有一个寄托也是好的。

这世界上哪有那么多的事,可以完完全全做到如愿以偿?

不过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尝念一二罢了。

我在檀香味道里偷偷睁开眼,看到我的小姑娘把愿望许得格外虔诚。

我有种莫名其妙的预感,她的愿望里面,一定有我的存在。

至于她到底许愿了什么,那就无关紧要了。

世界上美好的愿望,总是相通的,或许和我许下的八九不离十。

出了门,她去了趟洗手间,我在台阶下面等她。

寺庙的空地中间,有一棵千年的古树,上面挂满了红色的丝带随风飘扬。

我的思绪也没有来由的飘散,想着刚刚许下的愿望。

一位上了年纪的老僧走到我面前,冲我双手合十,念了句“阿弥陀佛。”

我不明白他的用意,但还是礼貌的冲他回礼,对视的一霎那,我看到他眼里是溢满的慈悲。

他默然良久,而后淡淡开口,嗓音如古树般沧桑。

“施主,你命中有一劫难呢。”

我不相信这些东西,可心里还是一紧,忍不住问道“敢问方丈,是什么劫难呢?”

遇到爱的人后,有了铠甲,也有了软肋。

以前不在乎的东西,现在也在乎了。

老僧转着手里的佛珠,冲我摇摇头,“天机不可泄露,贫僧不敢妄言,恐坏了施主的命数。”

“但贫僧有一个解法,可以帮助施主顺利渡过劫难。”他补充道。

推荐我去买串佛珠?或者让我再捐些香火钱?

我尚琢磨着他的套路,他却已经说出了下文。

“和你一同前来的那个女孩,是施主的爱人吧,你们若是可以分开,施主劫难全无。”

我气不打一处来,人家都是劝和不劝分,宁拆一桩庙,不拆一桩婚,这老和尚,怎么和别人反着来。

我开口询问“如果不分开,对她有什么影响吗?”

老僧看着我的眼睛,像是知道我会问这个问题,他淡定的回答“那位女施主不管怎么过,这一辈子都会平安和顺,但你就不一样了,你得离开她,才可以躲过这一场劫难。”

我笑了,“那便生死由天吧。”

她若是可以一生平安和顺,那便无所谓了。

这惹起了他的疑惑,“施主,你如此坦荡吗?”

我点点头,一本正经道“方丈您也许没有遇到过这样的感情,我遇到了,就不想放开了。”

所以,管他以后是天打还是雷劈呢。

他叹了一口气,好像无可奈何到极致一般,“那希望施主你以后不要后悔。”

上一篇: 私藏杏林妻(出版书) 下一篇: 尘与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