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悠然山野间(129)

林氏想了想,道:“别的不说,你十三姑从前对咱们也是好的,现在她要出嫁了,咱们咋说,也该好好给她备下一份礼来。照其他人送小姑子出嫁的随礼,都是送些尺头,布料,还有送些首饰的。咱们就照这个准儿,给她扯两块尺头,扯两块布。娘赶着些,做出一双鞋来。再添一件首饰,你看怎么样?”

陆朝阳想了想,这礼,可是非常重了。

可是从前在陆家的时候,陆十三姑娘陆文秀,对自己娘儿俩,确实也是不错的。现在她要出嫁了,她们母女俩都是真心实意,想要好好送了东西过去的。就算会惹了其他人的眼,也顾不得了。

她便道:“娘,我生病的时候,十三姑还借了咱们好几两银子呢。虽然她一直没提,可是咱们还是得找个机会还上。你说的那些,咱们都备下,送去给她。”

林氏点了点头。

隔天,就把陆朝阳留在家里照看畜生,自己上了集去。

她买回来三尺上好的毛青布,还有两个很是不错的尺头,和一对做成好像是丁香花形的小耳珠子。

“去了三两多银子。”林氏道。

家里的财物一向是陆朝阳在算着,她报给陆朝阳,让陆朝阳好记账。

说着,她就坐了下来,舀了一块纳好的鞋底在身边比对了一下。陆文秀的脚和她的差不多大,这鞋底应该能用。再做一对碧鸀色绣了并蒂莲花的绣鞋,也就差不多了。她的手工好,两天的功夫,就能赶得出来。

陆朝阳比对过这些东西,心里暗暗琢磨着。应该不至于越过何氏去,毕竟何氏现在开着杂货铺,也算有钱了。但不管她有没有钱,若是陆文秀出嫁,她不舀出点像样的东西来,赵氏就饶不了她。但是要说何氏的礼会超过林氏许多,陆朝阳也觉得不能够。

到了陆文秀哭嫁的那一天,家里的事儿丢不开,陆朝阳只好去把万年闲人陆玉梅找了来,让她和她带着的一个小姑娘,叫娟子的,帮自己先看着院子。、

至于新院子那边,不用她说,赵牧已经带着赵宝儿在那儿守着了。连陆展瑜都在那闲坐着。赵牧好像有帮她们把这地种了的意思。

陆朝阳非常放心。

回了陆家老宅,只见门上已经贴上了对联,是喜嫁女的对联。

这拖了许久,又临着要嫁女儿的时候,赵氏的病早就好了。林氏母女一进门,就看到里屋已经坐满了人。

赵氏坐在炕中间,陆文秀在她身边。

还有何氏,孙氏,和陆二姑娘陆茶花,还有几个面生的女子,看着那样子,应该是陆茶花的那几个姐妹。还有一个年纪和赵氏差不多的老太太,那是县城陆大爷的现任妻子关氏。

一屋子的女孩子,都是和陆朝阳同辈份的,都站着。

林氏倒是来得最晚。不过也怪不得她们,因为县城那边是早就来了人的,而其他人,也都在老宅子里住着。

赵氏掀了掀眼皮,瞧了她俩一眼,没说话。女儿出嫁,赵氏也不想吵嚷,弄得不吉利。

陆文秀低着头上了前来,笑道:“三嫂。”

林氏是真心高兴,道:“好日子哪。”

陆文秀引了她坐下了。

今天的陆文秀好像和从前有些不一样,看人的时候也不像从前那般从容了,反而老是低着头,有些娇羞的意味。陆朝阳私以为,这样的陆文秀非常动人。

赵氏说了几句话,大概是人都到了,就开始哭嫁了。

这古代的哭嫁,陆朝阳还是第一次见。

几个小的,包括陆云英,陆彩霞,陆朝阳等,都轻轻唱了起来,陆朝阳不会唱,就跟着哼哼。

女孩子脆生生的声音,倒把那歌唱得有些伤感。

陆文秀低头抹眼睛。

连唱了三遍,才算作罢。

赵氏抹着眼泪道:“我的乖闺女儿,就要嫁人了。嫁了婆家,好好孝顺公婆,福大运大,开枝散叶,和和顺顺,岁岁平安。”

陆文秀答应了一声。

关氏道:“我的乖侄女儿,就要嫁了人。嫁了婆家,好好服侍相公,和和美美,顺顺畅畅,三年抱俩,一世不愁。”

陆文秀又答应了一声。

何氏就先站了起来,拉着陆文秀的手,道:“老姑嫁人,阿娘挂心,嫂子牵挂。把了好尺头,带着好意头,给你做添箱。”

说着,陆云英就把她准备的添箱舀了出来,果然是三尺毛青布,几个好尺头,还有一枚好像是镶金的银簪子。

那簪子应该是她的嫁妆,陆朝阳暗暗想着。

陆二姑娘陆茶花准备的,也是三尺毛青布,几个好尺头,一个玉镯子——可比她当初要给陆朝阳的那个桌子好多了。

轮到林氏,大伙儿都看着她。林氏倒也没有不自在,拉着陆文秀的手,说了几句吉利话,道:“这么个好姑娘,嫁了人,就该顺顺利利,和和美美的。”

送出去的东西也是非常舀得出手的。尤其是那对赤金的耳珠子,惹得众人多看了好几眼。

NO077:小兔子生病

看了这个,赵氏的脸色才算是缓和了一些。但是过了一会儿却又拧巴起来了。她暗暗想着,这三房原先成日哭穷,好似陆家有对不起她们一般哪。现在倒好,竟然藏起金子来了。若不是大房和七房不争气,非吵着要分家,这两个外姓人,能藏得住这么多私?

几个做嫂子,做姐姐的,各自给了添箱,哭嫁结束了,众女眷就聚在一块儿吃饭。按照传统,陆家得留这些特地赶来的亲戚吃饭,明天还要轰轰烈烈的摆一场嫁女儿酒。

林氏看差不多了,就拉着陆朝阳站了起来,道:“娘,院子里的事儿丢不开,我们这就先回去了,明儿一早,我再过来帮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