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四合院来的娇小姐[年代](23)+番外

作者: 末笙 阅读记录

听到一百倍这个夸张的形容词,颜漪下意识的不信。

不过,她没有直说。

虽然赵媒婆也爱夸张的夸人,但并没有崇文区那个张媒婆那样不干人事儿。

她还是很给面子的,颜漪问道:“是什么好人家啊?也是我们东城这边儿的?”

“不是,不过——”赵媒婆买了一下关子。

颜漪现在要求她办事,十分上道的露出好奇的表情。

赵媒婆更喜欢她了,拉着她就往自己家走。

边走,边笑道:“是西城那边的。”

老北京有一句老话,叫做‘东富西贵’。说的就是,住在西城区的人,大多都是王公贵族,那边的人‘贵’。而东城,则因为国家的仓库聚集地,商人也多,住东城的人大多有钱富有。

咱们种花国传承几千年,虽然现在政策在这里,但对于贵族,崇拜敬畏的心依然。

颜漪一听是西城的,终于露出真实的诧异。

同时,她突然有些慌了。赵媒婆是东城区的,突然帮她找了一个西城的,让她不免想到崇文区的石家。

她怕,又是一桩相见两厌恶的婚事。

颜漪在想,要不推了?

然而颜漪还没想好怎么推,她就被赵媒婆带进了她居住的小西子胡同的二号大杂院。

这里原本是一个三进的大院落,因为政府政策,收归国家所有。后来又被国家规划出来,给附近的工人租借使用。

在这个二号的大杂院里,大多都是附近工作的人。

而赵媒婆的丈夫,就在附近的王府井百货里当搬运。

这可是一个好工作。

也因为这样,赵媒婆才有闲情逸致去给人当媒婆。

赵媒婆的家在外院,原本的倒座房,靠左手的最里边儿,一个十几方的房间。很小,还隔出了一内一外,两个房间来。

颜漪一进门,就感觉到局促。

突然来到这么局促的地方,她一时伸展不开,有些不自在。

赵媒婆也看出她的不自在,于是干脆把家里的木桌子搬到院子里,然后给颜漪泡了一杯糖水。

她们在院子里谈。

然而大杂院人多事儿多,她们才坐下,就有住在附近的两家媳妇过来八卦了。

“哎哟,赵媒婆,这是哪家的姑娘啊,长得真俊。”

“是要找对象的吧,把她介绍给我家树根怎么样?”

“去去去,都给我滚一边儿。”赵媒婆抓起放在门口的扫把,‘啪嗒’一声,就打在地上。

也不知道是开玩笑,还是说真的,“你家树根长得歪七歪八的,满脸痘坑,也想祸害人家小姑娘。一边儿去,这是我娘家的小丫头,今天是来看望我的。”

被嫌弃的妇人,可生气了,呸了一声。

颜漪差点没被她的唾沫子,吐到身上。

“呸,当谁不认识大西子胡同的颜家丫头似的。”

“还娘家人呢,你娘家有这样的人,早就尾巴扫上天了。”

赵媒婆被揭穿,也不生气。她站起身,扫把又是一扫,扫把尾擦着妇人的脸过。

赵媒婆也呸:“呸,你知道这是大西子胡同的颜家丫头,那你还有脸让我介绍给你那个游手好闲,长得坑坑洼洼的儿子?”

“滚,别给脸不好脸了啊。”

“惹急了我,我一扫把弄死你。”

说完,赵媒婆又是一个‘横扫千军’。

这次真的吓到妇人,吓得她赶紧跳起来逃跑。

另外一个人见妇人逃了,也没敢留。

只是到底是院子,又是外出的外院,这人来人往的,走过来一人,就看她们一眼。

颜漪更不自在了。

等第三个人走过,又直勾勾的好奇看向她时,颜漪终于受不了。

她提议道:“赵婶儿,要不我请您去喝茶吧。正好,您不是说下午有个人要见么,我们就到见面的附近的茶馆喝茶,顺便吃个午饭,等他过来怎么样?”

这个提议,赵媒婆心动。

但是要小姑娘出钱,她还是要脸。

她不敢立马回答。

看出赵媒婆心动,颜漪便立马拉着她起身,“走吧,走吧,赵婶儿。我妈吗昨晚还给我钱,说让我找个机会请您喝茶感谢您。正好了,我也不用再找时间。我们喝完茶,就去见您说的人,也省得来回的走。”

“好不好呀,赵婶儿?”

长得好看的人,总有那么点特权。

赵媒婆被颜漪这么一撒娇,别说心动,人都动了。

“好好好好好,你说什么都好。”然后反拉着颜漪,脸上笑开了花,“走,赵婶儿也不用你请,赵婶儿有钱。”

颜漪笑:“那可不行。不然我回去,我妈妈肯定会说我的。”

借此,颜漪不露痕迹的问起那个家是西城,却来东城找对象的男同志。

颜漪问:“对了,赵婶儿,您刚才说的男同志,他为什么过来我们东城找对象啊?”

颜漪:“在他们西城找不是更好吗?”

毕竟即使是现在,大多西城好的人家,都不会看上别的地方的人。

就像颜漪那个所谓的伯公一家一样,他们自认为是钮钴禄氏贵族的后代,连颜漪家都看不起呢。

赵媒婆随便把东西放回家后,转头又笑道:“所以啊,我才说你是个有福气的。这个人叫慕文山,家在西城。但这个小伙子有想法,自己考进了人民日报,现在吃住都在咱们王府井大街那边儿。”

“我昨晚,刚好有事去王府井转了一圈。这不,就聊上了。”

“然后我又一问,小伙子现在还没有对象,又想找一个温柔善良,志同道合的女同志。我一想,就想到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