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重生后我富可敌国(181)+番外
“父皇,祁哥今日又给您带来了好东西过来。”
老皇帝也不再纠结难题的问题了,他知道这祁秋年有本事,封他个男爵,也不亏,至于那些反对的朝臣,就让祁秋年自己去堵他们的嘴吧。
祁秋年理解老皇帝的意思,如今老皇帝不单是在薅他羊毛,还是在赶鸭子上架,他得要拿出点真本事,才能堵住那些人的嘴。
有句话是怎么说来着,能力越大,责任越大嘛,祁秋年宽慰自己。
“爱卿今日又带来了什么?”
祁秋年把白菜篮子递交了上去,顺带了一封奏折,“陛下请过目。”
大白菜的产量,优势,如何培育推广,他都写了个一清二楚,也懒得他费口舌了。
老皇帝原本见着是两颗蔬菜,跟晏承安的想法一样。
夏季的蔬菜,那可不值钱。
可他又知道祁秋年不会无的放矢,于是便耐下心来看了奏折。
还是一如既往的简练,一目了然,祁秋年少有的几次上奏,都让老皇帝心情舒畅。
他没先说大白菜的事情,反而先夸了这奏折,“爱卿若是得空,改日给朝堂大臣们培训培训,叫他们日后上奏都这么写。”
省得长篇大论,半天都说不到重点。
祁秋年:“……”
这种得罪人的事儿,又要他来干了。
不过这是老皇帝的命令,他阳奉阴违一下,直接把格式复印几份,送到朝臣府上,应该也没问题吧?
等老皇帝看完了大白菜奏折,欣慰叹息,“还是爱卿会办事儿。”
这奏折里不光写了大白菜的种植等,还写了要如何推广。
之后第二季的土豆红薯玉米,大致也可以效仿了,还能同时进行,省了一次推广经费和时间。
不过说到这土豆红薯玉米。
“爱卿,之前你说都可以种两季?”
“是的,陛下,不过这还是要根据当地气候的。”
如今这一批,应该上最先收获的,其他的都还在地里,土豆玉米红薯的种植周期都在三个月左右。
按照时令,今年北方再种一季也不是问题。
不过其他州府就不好说了,搞快一点,应该还赶得上。
祁秋年琢磨了一下,“第一批收获的,陛下可选择地方,先送过去,别耽误了。”
有了第一次,第二次,老皇帝也有经验了,这都不消祁秋年提醒。
早一日全国推广,就早一日能让普天之下的百姓都吃饱肚子。
不过祁秋年还是没忍住,提醒了几句。
“陛下,这三种高产量的粮食,一旦大面积的推广,百姓必定前赴后继,所以还请陛下,尽量约束一下百姓,不要过多的占用耕地,虽然这三种粮食都能用于用来作为主食,但到底还是不如大米小米小麦来得实在。”
土豆就不说了,那确实是优质碳水,但祁秋年却更喜欢用土豆做菜,而不是把土豆当成主食。
玉米的话,抱着绿衣,嫩的时候还好,水煮一下就能吃,要是玉米老了晒干了,打成玉米面,也就是俗称的苞谷碴子,祁秋年反而没那么喜欢了。
还有红薯,这玩意儿说起来有点不雅观,吃多了容易放屁,还有一句话怎么说来着,一斤红薯三斤屎,而且吃多了也烧心。
所以祁秋年还是更希望大家餐桌上的主食还是以米饭面条这一类的为主。
老皇帝心里有数,但还是承了祁秋年的提醒。
说完了菜的事情,老皇帝又问起了曲辕犁。
“朕看过图纸了,这应当也算是大件的农具了,造价不会太低,若是推广,怕是许多老百姓都用不起啊。”
祁秋年琢磨了一下,“可以让官府出面,订制一批,下放到村子里,让百姓可以租用,价格定低一些,让大家都用得起,积少成多,也能回本。”
国库也不靠此盈利。
他又有些犹豫,“若是陛下不介意,其实可开放商人推广,让他们去官府用更低的价格承接曲辕犁,然后再让他们出面去租给百姓,把价格定死,虽然赚得不多,但也是一笔收入。”
大商人是肯定看不上这点钱的,但那些做小本生意,未必不乐意。
再则,让商人自己去推广,也省了地方官员出人出力,特别是地方百姓,似乎都有些害怕与官府打交道。
让商人去推广,一般小商人都是本地的,十里八村的,大多都有熟人,只要把这曲辕犁的耕作效率传播出去,百姓稍微打听一下就能推广出去了。
因为熟人推熟人,大家信得过。
另外,也不要限制普通老板姓购买,一个村子里,总有那么些小富人家,不乐意排队租用,自己买回家,用完了还能租用给别人。
祁秋年想了想,“到时候还请陛下单独设立一个维修的部门,这曲辕犁,不便宜,但始终都是有损耗的,百姓买回家,用一两年稍微有点儿坏了,也能找到地方维修。”
这也不复杂,官府要推广打造曲辕犁,必定会和当地的木匠以及铁匠合作,到时候从木匠和铁匠中选择一个口碑好的。
老皇帝点点头,“就按照爱卿说的去办吧。”
他看着祁秋年,“曲辕犁推广,应当是要交给工部的,爱卿也早日去工部上职,把你这法子与他们商讨商讨。”
祁秋年:“......是,陛下。”
老皇帝这里的事情说完了,祁秋年也要办自己的正事了,关于水力纺织机的事情。
他简短地禀告了陛下,将这水力纺织机的用途,以及经济价值都说了个清楚。
老皇帝对这种女红用的器具并不是很感兴趣,只让他们看着去推广就好。